《教育论文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课堂的生命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来自师生的生命活力,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生命活力”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态度、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具体到数学学科,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
2、发展。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生命活力 教学氛围身为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吸收各学科教学的精华,构建有利于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教学,赋予数学学习生命的活力、解放学生的生命活力,体现自身的生命活力。一、设计弹性教案,是体现生命活力的保证我们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弹性的“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方案。新课程有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因此,要变一种固定的计划方案为多假设方案,使自己在实施中能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应付自如,能根据学生心理的、情
3、感的、认知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我们要落实三个转移:从重视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移;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转移;从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活力转移。二、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数学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活动,而且也是情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做到“三带”,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1.渲染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依靠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加以渲染。情境教学是渲染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如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先让学生每人拿出准备好的六
4、颗石子,将其撒在桌子上画好的圆圈里,接着自己统计圈里几颗,圈外几颗,然后汇报。这样,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使其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发现新知。2.调控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给人以愉快感的教学情境,要保持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下的“常温”,教师就应学会自觉地“调温”。“调温”有两种,一是将教学热点进行冷处理,二是将教学冷点进行热处理,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后一种情形。因此,教师应及时在情感冷漠处、教学冷场处、思维冷却处、兴趣冷淡处、答问冷寂处、质疑冷门处加温或聚热。三、拓展让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开发教材资源数学课
5、程纲要解读中指出: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学会主动的、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同时还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1)有机整合。在教学“1120各数认识”时,课前了解到学生都能准确地数100以内的数,于是把相关内容合并为“两位数的认识”;教学“位置与顺序”时,把“上下、左右、前后”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些方位词,学生能整体感知,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区分、比较,所以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恰当取舍。在设计“一个
6、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一课时,感觉到教材提供的素材不够直观,于是根据需要,重新选择设计了一个更有效的情境来展开数学问题,通过观察实物(长绳和短绳)提出问题:若把长出的那部分留下来,应怎么办?解决办法:孩子们提出把“和短绳同样长的部分”剪掉感悟道理:从中感受到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抽象的问题瞬时得以解决,提高了课堂效率。2.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在当今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扮好自己的角色,教师只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让他们
7、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去求得新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出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量出它们的面积,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孩子们在交流中不断发出欢呼声说:“我们已经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系”、“我们已经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瞧,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合作、交流,探究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是多么的高兴,他们那成功后激动兴奋的样子,真让人感动至极。3.强化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联系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
8、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见到的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他们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四、重视偶然因素,恰当处理偶发事件生活中的课堂是没有彩排的,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而“现场直播”的课堂最具有鲜活性、生命力。当学生心灵开放,思维多向,行为活跃,课堂定会因不可预测因素的出现而波澜起伏。也许,偶然的因素会使教师措手不及,造成教学秩序的暂时失控,但是,我们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相反,若能巧妙地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
9、,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定能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高潮,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也会因此而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活的乐趣。例如,一位教师正在讲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基本概念,突然,教室外基建工地传来“嘭、嘭、嘭”的拖拉机发动声,学生开始烦燥不安,教师灵机一动,大声讲道:“现在大家开始数数,看拖拉机的响声有几下,然后回答你数的是质数还是合数。”这个案例中,学生注意力已游离了教学目标。如果这时命令或强制学生听讲,不仅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教师巧妙地把环境中的噪音变成了有利于教学的情景,顺应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中,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因此,我们要正视因偶然因素给课
10、堂造成的“不顺”,要敢于打破课堂的“预设”,以教学的机智撑起荡漾在波涛中的课堂之舟,使师生在愉悦的体验中抵达认知的彼岸。实践证明,生活化的而非程式化的课堂教学必然有一些“从未见过的,无法预见的情景,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在其中体验理性与感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所渗透着的欣喜。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学生的生命活力,是积极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力、自我价值得以表征与实现的需要,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价值追求!(作者单位: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青年巷小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
11、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
12、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
13、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