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渗透教育.doc
《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渗透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渗透教育.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渗透教育滨江小学金冬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主义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如何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既是语文新课程教学要求,又是建设和谐社会、培养一定规格人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渗透和情感培养的重要意义。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地区,都把培养人,培养什么样
2、的人作为首要的问题,而德育对保证人才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2、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性质和总目标无不凸现着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强调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广影响,它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3、当今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进行的“关爱生命发展”的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创新教育思想,无不强调了人本理论中“人”的因素,强调了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健康、完满的发展。而良好的道德修养、思维
3、品质和文化品位,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又是生命发展的基点和先决条件;同样,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和丰富的情感,又何言创新呢?二、德育包括的主要内容。要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因素,首先要了解“德育”这个宽泛而又极易使某些人产生片面理解的概念包括哪些方面。这个问题,屠关雄在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给了我们一个较完整和系统的答案。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政治教育。即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了解当前形势等等。(二)思想教育。即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灌输,进行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初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三)道德教育。即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集体主义观念和爱祖国、爱人民
4、、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四)法纪教育。即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地同一切行为作斗争,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五)性格情感教育。包括对现实的态度,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了解德育的基本内容,可以使我们认识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性,避免在具体教育中的片面性,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完整的有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和情感培养的主要方法和途径。1、通过朗读训练进行德育。小学课本中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优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或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就能使人产生强烈的爱憎感情。通过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理解、想象,使学生懂得什么可恨,什么可爱;懂得什么应该批判,什么应该学习;通过感受具体的形象和意境,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向 真、善、美靠拢,屏弃假、恶、丑。比如我们教学革命烈士诗二首时,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头脑中便会浮现出一个戴着脚镣手铐,满身伤痕的革命烈士昂首挺胸,怒视敌人的不屈形象,同时学生的脑海中还会浮现出敌人卑劣、残暴的丑象。这时学生的心里会不自觉地涌动着一股强烈的爱恨 之情,这种效果是那种“这首诗赞扬了什么 ,揭露了什么”的说教方法永远达不到的。再如教学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挖掘 语文 教学 中的 德育 因素 进行 渗透 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