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磨课为手段 提高教学有效性.doc
《以磨课为手段 提高教学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磨课为手段 提高教学有效性.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磨课为手段 提高教学有效性 编者按:上一期的教师专业成长栏目里,谈评课的艺术介绍了在听课这种教研活动开展时,教师进行评价的内容、方式以及原则。而本文则为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教研概念磨课。它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它与评课有何异同之处,它对教学活动的推进又有什么作用呢? 曾经聆听过徐子煜教授关于磨课的讲座,感觉磨课这种教研形式对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于是我园开始经常在教研期间开展磨课活动。磨课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我园的有效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下面就我园如何开展磨课活动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理论建构,提高对磨课的认识 在接触磨课这个概念之前,磨课对于我们来说算是一种新生
2、事物,要接受新生事物,首先要了解它的内涵。只有真正搞清楚磨课是什么、蕴含了什么理念,才能更好地去磨课。 因此,我带领教师学习在“磨课”上下功夫“磨”出来的教案从材料上做文章,在细微处显效果等与磨课有关的文章,组织他们观看徐子煜教授论“磨课”的讲座。经过一系列集中的学习和个人反思后,教师们对磨课的认识有了质的改变: 1.一个优质的教学活动不是“备”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 2.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是在琢磨中产生的,而应是多次教学后的经验积淀,是经验和教训获得的集中体现。 3.磨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磨”出一节样板课,而是让教师经历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从“磨”中自我学习、自我感悟、自我建构。 二、“磨
3、”教学活动目标,使之具体明确 教学活动的目标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进行活动评价的标准。它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因此在教研活动中,对活动的目标进行“研磨”显得尤为重要。 “磨”教学活动目标的标准是,看活动目标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育理念,是否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领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是否考虑到了幼儿的认识水平,是否便于检测等等。 例:科学活动打开核桃 在第一次磨课中,我们发现执教老师很认真也很辛苦,但活动效果却很不理想。于是我们针对目标展开了讨论:首先,目标太笼统,属于“万金油”式的
4、目标;其次,目标的陈述不具体,郑州市教研室要求活动目标的陈述应细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这三大类,执教者在目标的细化上比较凌乱,应该精准陈述目标;最后,目标的重难点不明确突出,幼儿的能力基本上没有得到提升。我们在讨论后,决定把目标的重点定位在“幼儿尝试运用工具打开核桃”上,难点定位在“发现既简单又省力的打开核桃的方法”。 在第二次磨课的过程中,由于目标的细化以及重难点的突出,执教老师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课堂教学的组织秩序也显得规范了许多。 在第三次磨课时,通过大家对活动目标更加细致和完善的制定,执教老师在第三次上课时真正做到了胸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达成了较为理想的教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以磨课为手段 提高教学有效性 手段 提高 教学 有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7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