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小学低级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教育案例研究.doc
《286小学低级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教育案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6小学低级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教育案例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教育案例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计算教学占据了大部分,且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图形来辅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和算理,在计算教学中如果能注重与形的结合,则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低年级计算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不能很好的利用好这些图形来辅助教学,具体情况如下:1.重计算结果,轻计算意义。由于现在的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时已经接受了10以内的加减法“训练”(笔者在此将其称为“训练”,而非“学习”,) 很多学生都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出结果
2、。但这种计算是建立在一种长时间的机械训练基础上的记忆,学生并不知道加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为什么得到这个结果?许多一年级教师在教学时发现:学生都会做!便满足于学生已经“会计算”,不再借助于图形让学生深入理解加减计算的意义,不再去挖掘教材中蕴含在计算后面的内容了。2. 结合图形使学生理解算理不够深入,浅尝辄止。在借助图形理解算理时,不能深入挖掘图形中蕴含的数学内涵,从而是帮助学生理解,仅仅是简单的停留在看到了什么样的图,使图形与计算不能有效的整合,割裂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在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教育,借助“数形结合”理解计算的原理,帮助学生在掌握单一的计算方法、
3、技能的基础上感悟数学思想,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更好的将数学知识转化成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数与形是数学学科密不可分的两个主题,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包含“以形助学”、“以数辅形”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在数学学习中有时我们需要借助图形来探索数的规律,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我们时常要用到摆小棒、画图等方法来帮助理解算理;在探索图形规律时也需要用到数来佐证,例如:在研究平面图形的形状、周长、面积时,我们则离不开数的帮助。计算能力和技能是小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低年级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4、,不应当是仅仅靠模仿记忆掌握计算方法,在计算教学中更多的是需要通过数与形的结合,例如:小棒图、形象图、添加图、删减图等具体可感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原理。使学生在计算时能自觉的运用图形的方法进行理解和计算。二、研究的目标、内容与主要方法(一)研究的目标1了解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渗透教育的现状。2分析现行苏教版低年级数学计算教材中“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渗透教育的内容。3研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计算教学的教法与学法。4研究如何使学生将“数形结合”的方法在计算中自动转化、灵活应用的策略。(二)研究的内容1调查了解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教育的现状
5、,并做出分析总结。2分析现行苏教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教育的内容,并形成总结。3研究适合学生特点的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教育的教法与学法,并就不同的教学内容形成系统的教学设计。4结合前一阶段的调查分析结果,进行计算教学数学思想渗透教育的课堂研讨,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对于计算教学的作用,形成案例分析,并总结经验,修改教学设计和方法。三、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一)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资料法:对相关研究材料进行学习,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在研究前,认真阅读了数学思想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示例、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并查阅了小学
6、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学设计(理科版)等杂志,从中了解关于“数形结合”教育思想及有关教学案例,为课题方案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教育调查法:通过测试、调查、听课分析了解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掌握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精心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对本校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书面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例:(1)本项调查题主要是调察学生对于“凑十法”的理解情况。(2)用你喜欢的图表示算式的计算结果。(画的越多越好)3+25 8-53本项调查主要是调查学生在面对数学计算时,能否结合图形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现状。3.行动研究法:围绕课题方案,在一年级教学中进行课堂教学研讨等实践活动,
7、重点关注计算教学中教师利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修订渗透数学思想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并将获得的策略和方法再次在教学中进行实践。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记录,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二)研究的主要过程在申报课题前,经慎重考虑,做了课题的读书计划,先后阅读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数学思想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示例等等论著和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教学设计(理科版)等数学教学杂志,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研究分析了现行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与“数形结合”思想相关的
8、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主要是教学复数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十二单元加法,主要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减法,主要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主要教学100以内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主要教学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这些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展现了学生学加减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要借助直观图,通过对实际情境的观察和理解,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为了了解当前我校数学教师在一年级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渗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书面问卷
9、调查,对调查结果做了真实详细的分析,制定了实验方案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教育的案例研究。建立了课题博客,及时发布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根据图中的意思写出算式,问卷量化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减法,不能正确的结合图形的意思进行理解意义。对于“凑十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的不够深入,不能结合图形表示出算式(第7题)。这些都反应出平时教学中指导学生“数形结合”理解算理的教学不够充分和深入。用你喜欢的图表示计算的结果,问卷量化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多数只能表示出一种图形(且多数为教材中使用过的图形),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发散性思维。只有当学生能用不同的
10、图表示算式时才说明他真正理解了。在课题实施阶段,按照计划阅读相关书籍,及时上传到课题博客上。针对苏教版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材中的与“数形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制定了教学方案,重点是教法和学法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有意识的在学生中进行教学,邀请其他数学教师参与课堂研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和反思教学过程,通过不断的修订,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完成了课例分析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一)。案例评析一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案例评析片断一:师:同学们看一看,图中的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图1) 图1生1:有3个小朋友在玩。生2: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边,好象在浇花。师:再
11、来看看这幅图,有什么变化呢?师动画演示两位小朋友走过来。如图2。生1:又跑来了两个小朋友。生2:现在有5个小朋友了。 图2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理解加法的含义。(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生1:我数的,1、2、3、4、5。生2:3和2合成5。生3: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师: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揭示课题(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3)教读算式:加等于。(4)师提问:根据图意,谁能说说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猜猜
12、“+”表示什么意思?那么3+2=5表示什么意思?(多找几个人说说)(评析: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实现让学生从“形”到“数”的过度。在这一段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向学生展示3+2的过程,即原来有3个小朋友,后来又来了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并且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这个过程,在表达的过程中,让这种“合起来”的思想慢慢渗透到学生头脑中,这也是“数形结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即:形的内容要首先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然后再过度到数的形式。)师: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人的?生:原来有3个又来了2个,合起来有5个。师:还有什么情况下也可以用3+2=5表示呢?生1:我先伸3个手指头,又伸2个就有
13、5个了。(孩子可爱的一边掰手指,一边说着。)生2:我先吃了3个(块)糖,又吃了2个(块),一共吃了5个(块)。生3:妈妈买了好多苹果,我先拿了3个,又拿了2个,一共拿了5个。生4:我有3个(枝)铅笔。妈妈又给我买了2个(枝),一共有5个(枝)了。还有许多学生急切的举着手想说。(评析:这一段的教学设计可谓是别具匠心,学生从小朋友浇花图中认识了“3+2=5”,在学习了写法,读法后,教师又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还有什么情况下也可以用“3+2=5”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加法的含义,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进行提炼,说出与“3+2=5”意义相同的情形,激发学生利用“形”辅“数”
14、的热情和兴趣,在学生多样的举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了“3+2=5”及加法的含义,做到了“形变质通”。)片断二:师:同学们看看第一道题里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样画?生1:画了5个小圆圈儿。生2:不对,是分开的,一边画了2个,一边画了3个。生3:左边画了2个小圆圈儿,右边画了3个小圆圈儿,一共有5个小圆圈。生4:因为是“2+3”,所以先画2个,再画3个。师:你能像第一题题那样,先画一画,再填得数吗?对于“1+4=”这道算式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种画法:1、画在一起:2、画圆圈正确: 3、画其它图形: 4、画具体物品苹果、梨等: 对于第1种画法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4=5,我就画了5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86 小学 低级 计算 教学 中数形 结合 rdquo 思想 渗透 教育 案例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9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