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教案《病毒》教案.doc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教案《病毒》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六级上册教案《病毒》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病毒教案【教材分析】病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学生资料搜集与相互交流认识到病毒的种类及与人类的密切联系,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防治病毒说明任何事物只要认清它的本质就可防可控,就可以趋利避害,就可以为人类造福。从而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病毒的资料,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积极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2.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知道它们的结构;了解各种各样的病毒及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教学准备】查阅病毒的详细资料、课件(包括视频、图片等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一)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在2003年,也就是你们刚出生的那一年,一场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肆虐全球危及我国,你们知道是什么疾病吗?这种疾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请看视频(播放“非典”时期的视频)(二)展示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病毒是生物中的一类。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病毒有关资料,学会查阅、整理各种途径获得科学资料并能用表格等形式条理的记录搜集到的资料。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资料交流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感受资源共享的便利。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二、学习新课:活动一: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2.各组找出有切身体验的
3、同学现身说法。(如自己得过病毒性感冒,打过预防针等)3.引导学生对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及班内交流对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进行汇总。4.教师小结并指导学生填写课本第三页我们的调查记录,同时再适当补充材料,完善学生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的认识。(预防措施除了打疫苗外,最重要的是讲究卫生加强体育锻炼,靠自身的免疫力战胜病毒)活动二:认识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1.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相互交流资料,我们对病毒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你想象一下病毒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试着画出你想象中病毒的样子。2.各组选出作品,通过实物展台班内展示。3.教师总结分析,用ppt呈现病毒的种类及病毒的结构。4.认识病毒的两面性。(课件展示资料:病毒在医药方面、工农业生产方面、生态环境与生物进化方面为人类所利用。)三、当堂训练1.病毒是一类( )的生物,它没有( )结构。2.常见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有( )、( )、( )、( )。 3.判断:病毒只有有害的一面。( )四、本课活动评价: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哪些小组的同学表现更为优秀?五、拓展活动:师: 课堂的结束并不代表探究的结束,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病毒的有关资料,做一期“病毒和人类的关系”为主题的手抄报或剪贴报,看哪位同学报纸的内容更加详实,信息量更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 青岛 小学 科学 上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9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