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千克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doc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千克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三级上册《千克的认识》第二课时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课时 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页红点3及自主练习有关题目。教学目标: 1.通过想一想、拎一拎、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帮助学生感受重量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2.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和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会用“千克”表示物体的重量。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几千克物体的轻重,并会运用千克。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本数学课本,一
2、个学生书包,质量为500克的盐两袋,1千克的洗衣粉一袋,1盒贡菊,1罐奶粉,1盒围棋,5个盘秤。学生准备:1本数学课本,一个装满书的书包,质量为500克的盐或糖、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准备几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或水果。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一手拿你的数学课本,一手拎你的书包,体会你有什么感受。(拎一拎)2.引导:所有同学根据教师的描述拎一拎,体会1本数学课本和1个装满书的书包的重量,并比较轻重。 3.小结:看来“拎一拎”这个办法很简单、也很方便!通过拎一拎我们感受到了物体是有轻有重的。 4.看来物体都有它的重量,老师带来了一只世界上最小的
3、小狗,大家想不想看呢?(课件出示世界上最小的狗的图片)在这幅图中的信息中,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狗的重量,并提出“千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千克”。关于“千克”你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呢?(生可能会说到千克比克的单位大,千克的字母形式kg、1千克有多重等)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kg。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共同来认识一下千克吧!(板书课题:千克的认识) 【设计说明:用“拎一拎”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既让学生体会到物品有轻有重,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进入数学学习情境】二、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猜一猜-
4、千克与克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猜一猜,1千克可能等于多少克?(学生根据1千米=1000米,会说1千克=1000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1千克=1000克。2.活动一:掂一掂1千克物品师拿出1千克的洗衣粉,怎样才能知道他的重量呢?(生会说用称称)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称并讲解其用途,重点讲解盘秤的结构。 引导: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盘秤,想不想用盘秤来称一称这包洗衣粉的质量。学生称一称并交流。谈话:这包洗衣粉的质量就重1千克。想不想自己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呢? 活动要求: 左手掂一掂。右手也掂一掂。闭上眼睛掂一掂,用心体会1千克到底有多重。3.活动二:猜一猜1千克物品激趣:都记住1千克物品掂
5、在手上的感觉了吗?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的感觉准不准了吗?(师有序的展示:一盒贡菊,一罐奶粉,一盒围棋)活动要求:依次掂一掂这三件物品。根据刚才的体会找出正好是1千克的物品。(找多名学生体会,并说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同学们的判断对吗,请盘秤来帮忙称一下。(一盒贡菊比1千克轻些,一盒围棋比1千克重些,一罐奶粉真好是1千克。)【设计说明:掂一掂、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在感受1千克实际质量的同时,建立了1千克的概念。用掂、猜的方法找出1千克的物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1千克的表象,学会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活动三:称一称1千克物品激趣:大家的感觉真准!还想来试一试吗?这次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克的认识 青岛 小学 数学 三级 上册 千克 认识 第二 课时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