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育德思想.doc
《谈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育德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育德思想.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践行基础的、真实的、开放的德育-谈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育德思想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育德为主要功能,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重要任务;课程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寓品德教育于生活(社会生活)常识教育之中,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要深入研究怎样正确认识该课程的育德含义,确保其德育实效性的增强。一、以人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重视学生基础德性的培养。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宗旨,也是新课程育德理念的重要变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构建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强调学习做人是课程
2、的核心;重视从学生发展的现实与可能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尊重儿童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帮助学生生活得更加美好,应该是本课程品德教育的本质意义。课程坚持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尤其强调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儿童健康、快乐、自信、有爱心、有尊严的生活,既是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本课程品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课程强调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主张学生的基础素质
3、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发展。以人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视对学生基础德性的培养。德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品性,是人类应具有的基本道德的总和,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从做人的基本要求出发,人才有可能成为纯粹的人,成为快乐的人,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培养基础德性,学习做人,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的基础保障,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要务。二、回归生活,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行品德教育,践行真实的德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为了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设置的,育德自然是本课程构建和教学实施的要旨。课程标准指出,道德
4、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我们应该、而且也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道德。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就是要让课程符合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况,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要关注儿童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这样,也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他们自身而言是有意义的,是有助于他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的。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使道德与生活不再是两张皮。本课程品德教育以生活(社会生活)教育为载体,在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行品德教育,这已经成为本课程构建及其教学实践的一大亮点。相比以前的德育课程,教育内容更加丰富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谈教科版 品德 生活 社会 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