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课程教学一体化教案.doc
《西方经济学(本)课程教学一体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本)课程教学一体化教案.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本)课程教学一体化教案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是广播电视大学开办二十年后又一新的办学形式,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和探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服务的。本课程是专科为起点的本科教育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专业本科的基础理论课。培养目标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务的人才。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本科开放教育金融、财会、工商管理等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
2、制改革和金融、会计、管理发展需要的,从事金融理论研究、会计理论研究和管理理论研究的研究人员和从事金融、会计和管理岗位上的管理人员。三、教学对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文凭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成人学员。四、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经济运行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经济理论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和全新的经济理念,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即要注重对经济理论的传递与
3、积累,更要注重利用这些经济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作到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以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丰富经济理论。4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了解: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知道是什么,对其中关系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立、人物、事件要把握;能够正确加以表述;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理解为什么,把握决策思路;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正准确地应用。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专科)、经济数学基础后续课程: 金融、会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六、教学环节1音像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媒
4、体,是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本课程采取录象教学媒体,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以重点讲授或专题形式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学习思路和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2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面授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录象讲座,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3自学:以学
5、生独立学习为主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各级电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注意。4实践教学(习题作业):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各地电大及时布置和完成习题作业,要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实地参观、社会调查并进行交流,撰写参观体会或社会调查报告。5考核: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员对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检测学员运用经济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 媒体分配
6、1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主教材是由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侯荣华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和中国统计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本科)(2003年版),它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辅助教材是西方经济学导学(本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把握重点、解答难点、进行作业练习等。2音像教材:22讲电视课。电视课由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侯荣华教授主讲。讲授方法主要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22讲录像已压成3块VCD光盘随书下发)。第三部分 教学的总体设计方案时 间 内 容第四周 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三章效用理论第八周 第四章生产
7、与成本理论第五章市场理论第六章分配理论第七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第十周 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十一章 ISLM模型第十二周 第十二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十四章 财政理论与政策第十四周 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政策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第十八周 复习(难点、重点、解题思路)第四部分 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一章 导 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2掌握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3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 供求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掌握需求、供给与均
8、衡价格问题;3.了解蛛网理论。第三章 效用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家庭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2掌握正常商品与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商品替代率;3了解确定条件下和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的特征;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及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2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曲线变化规律及利润最大化问题;3了解生产要素及生产函数问题。第五章 市场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2掌握超额利润变动的规律;3了解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第六章 分
9、配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劳动供求均衡及工资决定问题;2掌握资本市场均衡及均衡利率问题;3了解准租金和经济租金问题。第七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帕累托标准问题2重点掌握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3掌握最有效率的交易问题和最有效率生产问题4了解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科斯定理的原理及应用;2掌握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3了解市场失灵的必然性。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与计算;2掌握GNP和GDP、PI和PDI的区别与联系;3了解GDP的缺欠与完善。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两部门和三
10、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四大消费理论);2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3了解均衡收入的涵义及条件。第十一章 IS-LM模型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的涵义及形成;2掌握货币需求与供给理论;3了解IS-LM模型第十二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学习目标:1 重点掌握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2掌握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3了解总需求与总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通货膨胀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原理及应用;2掌握失业的种类及影响3了解滞胀的涵义及成因第十四章 财政理论与政策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各种财政乘数及其应用和财政政策效应问题;2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11、问题;3了解公共物品理论和最佳分配理论。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政策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佛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政策等工具;2掌握货币乘数;3了解货币政策效应。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贸易乘数;2掌握对外均衡曲线和汇率问题;3了解相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调整。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2掌握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3了解加速原理及其作用过程。第五部分 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作业1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价格弹性主要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此外还有需求收入弹
12、性。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是进行价格决策时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衡量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需求价格弹性Ed ,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Ed(QdP)(PQd)一般情况下, 商品的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为高档消费品(或称为奢侈品);Ed1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
13、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也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供给量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为供给规律或供给定律,也是进行价格决策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衡量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供给价格弹性E s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E s(Q sP)(PQ s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E s1表明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或易保管商品;E s1表明供给量
14、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慢,这类商多为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和不易保管商品。因此,当我们以商品的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制定商品价格,或者说按生产商品的成本来制定商品价格时,还应考察商品价格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问题,分析出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 及供给的价格弹性E s,确定其属于何类型商品,有针对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价格,作出较正确的价格决策。否则,虽然是以生产商品的成本定出的价格,但由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不同,都会对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产生不同影响,造成不同状况和程度的损失。另外,商品的需求量还受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衡量商品需求量受消费者收入影响程度用需求收入弹性EM
15、,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EM(QdM)(MQd )一般来讲,商品的EM1表明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这类商品称为奢侈品;EM1表明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这类商品称为生活必需品;EM0表明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这类商品称为劣等品。参见教材P41衡量商品需求量受相关商品价格影响状况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AB,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E
16、AB(QBPA)(PAQB)商品的EAB0表明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称为互相代替品;EAB0表明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称为互为补充品;EAB0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B商品需求量和A商品价格变化无关。参见教材P43所以,在进行价格决策时,还应考察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要分析消费者现实收入和预期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制定出较合理的价格,或及时进行价格调整,从而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和获得尽可能大的利润。注:回答本题时,举例说明应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将一至二个商品举出,分析其几种弹性的状况,明确属何类型商品,应如何制定或调整价格,此部分较灵活无
17、统一标准,只要结合基本理论阐述清楚即可。作业2题目: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一是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个人和每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二是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三是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四是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可以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不致于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现象。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
18、d ,并且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 是重叠的,即PARMRd,都是水平形的。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时的盈亏状况取决于均衡时价格P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之间的关系:若PSAC则可获超额利润,若PSAC则亏损,若PSAC则有正常利润;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价格大于或等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即PSAVC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上大于或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部分。当一个行业中的所有厂商的供给量之和等于市场
19、的需求量时,这一行业便达到短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中,行业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行业供给曲线是行业中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之和,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有一个调整过程,至短期均衡的超额利润或亏损为零,才实现长期均衡,故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LACSMCSAC。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最低点的那一段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不是将行业内各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厂商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时,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分三种情况:成本不变行业
20、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曲线,表明行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其产量供给,但市场价格保持在原来LAC曲线最低点水平;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斜率为正的曲线,表明行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水平时,市场价格会随之同方向变动;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表明行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时,市场价格会随之成反方向变动。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主要条件:一是厂商即行业,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行业所需要的全部产品;二是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三是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该行业。在这些条件下,市场中完全没有竞争
21、的因素存在,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这与完全竞争的含义和形成条件是不同的。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与其面临的需求曲线D重叠,即PARD;边际收益曲线MR在平均收益曲线AR的下方,即MRAR。平均收益曲线AR和需求曲线D(d)重叠,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需求曲线D(d)的形状,完全垄断是向右下方倾斜线,完全竞争是水平线。边际收益曲线MR和平均收益曲线AR的关系也不同,完全垄断MRAR,完全竞争MRAR。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这与完全竞争短期均衡条件相同。
22、在实现均衡时,厂商大多数情况下能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可能遭受亏损或不盈不亏,这取决于平均收益曲线AR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SAVD的关系,如ARSAVC,则厂商有超额利润或不盈不亏,如ARSAVC,则有亏损。这与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后的状况比较是不同的,完全竞争是用价格P和平均成本SAC来比较判断的。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厂商即行业,它提供了整个行业所需要的全部产品,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所以不存在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也无行业需求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这些与完全竞争条件下是不相同的。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征的,这与完全竞争行业以超额利润或亏损为零是不同的。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课程 教学 一体化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8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