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学20522.ppt
《乡村社会学2052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社会学20522.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2/16,厦门电大,1,乡村社会学,2023/2/16,厦门电大,2,第一章 绪论,教学重点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意义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2023/2/16,厦门电大,3,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一、社会学和乡村社会学的涵义及学科发展(一)乡村社会学的涵义社会学的涵义: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社会科学。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应用性乡村社会学的涵义: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本书中的乡村特指城市以外的人类聚居区域。,2023/2/16,厦门电大,4,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一、社会学和乡村社会学的涵义及学科发展(一)乡村社会学的
2、涵义农村、农业、农民的概念:农业是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包括农林牧副渔农民是从事广义农业,以农为生的劳动者。农村或乡村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区。农民被看作是乡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乡村是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2023/2/16,厦门电大,5,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二)乡村社会学的产生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的美国18941895 芝加哥大学的 亨德森教授以“美国乡村生活的社会环境”开设课程,被视为乡村社会学的开端1915年威斯康星大学加尔平教授一个农业社区的解剖的研究报告,被认为是首创的、合
3、乎科学的系统的乡村社会学研究,2023/2/16,厦门电大,6,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三)乡村社会学的发展美国研究农业社会学二战后在欧洲有很大的发展,1964年第一届乡村社会学世界大会在亚洲,日本是最早参与的国家之一,2023/2/16,厦门电大,7,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二、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一)研究对象乡村居民的社会生活、乡村社会关系、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二)基本内容乡村社会、乡村居民、乡村社会群体、乡村社会组织、乡村社区、乡村生活方式、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乡村社会问题、控制、保障、乡村现代化,2023/2/16,厦门电大,8,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三、
4、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乡村社会学与农村经济学的关系农村经济学是研究乡村中的人们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乡村经济发展的学科。区别:农村经济学以乡村经济过程为中心展开研究。乡村社会学研究整个乡村社会,不只研究经济现象,也研究政治、婚姻等。联系:经济活动是乡村社会主要内容、基础,2023/2/16,厦门电大,9,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三、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二)乡村社会学与农业推广学的关系农业推广学:优良事物的推广、传播及接受过程的科学。联系:农业推广必须借助社会学的研究,也能丰富对乡村社会的认识,发展乡村社会学区别:农业推广是新技术、品种的推广与被接受,研究的是乡村社会过程的一
5、个方面;农业推广具有应用性,乡村社会学偏重理论性概括。,2023/2/16,厦门电大,10,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三、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三)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联系:乡村城市化 互相补充,2023/2/16,厦门电大,11,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四、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一)认识乡村社会的发展规律,为科学规划乡村发展服务(二)调查和分析乡村社会问题,为制定正确的乡村政策提供参考(三)推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2023/2/16,厦门电大,12,第二节 中国的乡村社会学,一、1949年以前我国乡村社会学发展状况(一)乡村社会学在高等学校的发展1899年美国公理会牧
6、师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这是在我国最早的乡村社会学研究。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沪江大学葛学溥指导学生调查,1925年出版华南乡村生活,这是学院系统进行乡村生活社会调查的开始中国学者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研究并教学,最著名的是杨开道,1929年出版农村社会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学诞生的标志。李景汉1929年出版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是我国学者最早关于乡村家庭的调查报告吴文藻,从方法和理论做出突出贡献,组织学生实施“社会学中国化运动”费孝通及其同事,在实际研究并作出理论性总结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乡土中国达到对我国乡村社会教学社会学理论分析的最高水平。,2023/2/16,厦门
7、电大,13,第二节 中国的乡村社会学,一、1949年以前我国乡村社会学发展状况(二)乡村建设运动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乡村和解决乡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晏阳初开展以平民教育为基础的乡村建设运动李景汉的定县社会状况调查,是我国第一例在一个县的行政区域作的全面细致的调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办村学、乡学、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2023/2/16,厦门电大,14,第二节 中国的乡村社会学,二、中国共产党的乡村社会调查与分析(一)中国共产党的乡村社会调查毛泽东的的乡村调查张闻天的米脂县杨家沟调查(二)中国共产党乡村研究的主要社会成果1、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乡村社
8、会的性质2、对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作了具体分析3、丰富了社会调查方法,2023/2/16,厦门电大,15,第二节 中国的乡村社会学,三、我国乡村社会学的恢复与发展(一)社会学在我国的恢复及乡村社会学的发展(二)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1、农民的分化 2、农民的社会流动3、乡村基层组织 4、乡村的家族问题5、乡村的婚姻和家庭问题 6、农民生活方式问题 7、乡村贫困问题8、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 9、乡镇企业的发展问题10、乡村城市化问题,2023/2/16,厦门电大,16,第二章 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教学重点乡村社会的特点、结构当代中国农民的特征社会化的必要性、内容乡村居民社会化的特点,2
9、023/2/16,厦门电大,17,第一节 乡村社会,一、乡村社会的涵义与特点(一)涵义: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二)特点:1、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农民是主要的职业群体3、家庭是生活的单元4、质朴的文化:务实、坦诚、朴素、自然、封闭文化的特征:人类共同生活的产物,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后天学得,是社会遗产,具有多样性,2023/2/16,厦门电大,18,第一节 乡村社会,二、乡村社会的结构(一)社会结构的涵义:广义:社会个基本活动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状态。狭义:各社会群体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基本的关系状态。(二)乡村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各种
10、关系的总和。包括:产业、职业、消费结构等。职业结构是社会劳动分工而形成的诸职业之间的关系格局。传统以农民为主体的职业结构;发达地区以工人为主要群体。兼业群体的出现。单一向复杂结构变化。,2023/2/16,厦门电大,19,第一节 乡村社会,二、乡村社会的结构(三)乡村的政治结构是因权力分配而形成的各权力群体之间的关系状态。封建社会:皇权、绅权、族权解放后:县乡村三级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社会精英,2023/2/16,厦门电大,20,第一节 乡村社会,二、乡村社会的结构(四)乡村的社会关系结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反映着社会交往的双方相互的权利和义务
11、。血缘和婚姻关系、地缘关系及业缘关系是主要类型,交织形成乡村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结构。小农经济:家族式结构;改革后:互利合作型日常生活领域,亲属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差序格局”,2023/2/16,厦门电大,21,第二节 乡村居民,一、乡村人口与乡村居民的涵义(一)乡村人口人口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组成的群体。乡村人口是居住、生活于乡村区域的人口,是该乡村区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二)乡村居民的涵义与构成1、涵义:以乡村为居住地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人。2、构成:自然属性、职业、居住地和居住时间,2023/2/16,厦门电大,22,第二节 乡村居民,二、乡村社会成员和农民(
12、一)乡村社会成员是指组成乡村社会并参加乡村社会活动的人员乡村居民从居住形态、户籍的角度来看待,考虑的是居住方式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活动乡村社会成员从乡村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放在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关系体系中来考察。主要社会成员、次要社会成员(二)农民是乡村社会成员的主体以农业为主要职业活动:劳动时间、劳动成果,2023/2/16,厦门电大,23,第二节 乡村居民,三、中国农村的特征(一)我国传统农民的特征及其变化1、传统农民的性格特征:言心哲:农民的心理特点:守旧、迷信、极端的个人或家族主义、情感颇厚易受人指使、节俭、多疑、正直诚实。文崇一:重权威、保守、依赖、礼让、谨慎、勤俭、忍耐和安分。原因:小
13、农经济、长期聚族而居、狭小的生活空间,2023/2/16,厦门电大,24,第二节 乡村居民,三、中国农村的特征(一)我国传统农民的特征及其变化2、中国农民的变化政治社会化集体化乡村工业化家族主义有所改变革新意识明显增强利益观发生变化眼界扩大,2023/2/16,厦门电大,25,第二节 乡村居民,三、中国农村的特征(二)当代中国农民的基本特征1、以农业为主业的劳动群体2、利义杂糅的价值观念3、多元化的思想、价值观念4、政治意识,2023/2/16,厦门电大,26,第三节 乡村居民的社会化,一、个人社会化的涵义与必要性(一)个人社会化的涵义个人社会化:个人学习群体经验和社会行为规范,增加自己的社会
14、性,以适应群体和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是当一个人取得基本的社会成员资格后继续学习社会的知识、经验和文化的过程。,2023/2/16,厦门电大,27,第三节 乡村居民的社会化,一、个人社会化的涵义与必要性(二)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延续和进步的需要,2023/2/16,厦门电大,28,第三节 乡村居民的社会化,二、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一)学习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二)学习社会规范(三)确定人生目标(四)培养社会角色个人社会化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社会学 2052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