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灾害事故及意外伤害的处理.ppt
《常见灾害事故及意外伤害的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灾害事故及意外伤害的处理.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灾害事故及意外伤害的处理,近年来各类灾害事故和意外伤害事件在世界范围内明显增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对各类灾害事故和意外伤害的处理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的体现。我国是一个灾害事故及意外伤害频发的国家,整体发生率远远高于世界水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2001年2005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73起,平均每年发生15起,特别重大事故中,煤矿事故最多,平均每年发生8起,占58。,同时,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生态环
2、境问题突出,2001年2005年全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中,由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占到了一半以上。同时,一些新的公共安全问题,如SARS、禽流感、松花江水质污染等突发事件也给国家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而我国应急救援尤其是现场抢救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建设应急管理系统,加强急救能力,尤其是在全民中普及急救知识迫在眉睫。,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演练。在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中,要把人员的疏散、转移、应急救治作为突出的重点内容,尽最大可能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卫办发(2006)16号,我国的灾害
3、事故分级分为五级:,灾害事故的分级,E级(微灾):死亡10人以下或损失10万元以下人民币。,D级(小灾):死亡10百人或损失10万百万元人民币。,C级(中灾):死亡百千人或损失百万千万人民币。,B级(大灾):死亡千人万人或损失千万亿元人民币。,A级(巨灾):死亡万人以上或损失亿元以上人民币。,火灾,洪 灾,地震,地质破坏,常见灾害事故与意外伤害,生物灾害,水灾,交通事故,2004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50万人,2003全国交通事故667507起我国车祸死亡人数世界第一,104372人 死 亡,494174人 受 伤,2004年 567753起,交通事故日趋严重,经济损失33.7亿元,116亿人民币
4、,12亿人民币,25亿人民币,32亿人民币,50年代,60年代,80年代,70年代,90年代,5亿人民币,火灾逐年增多,(直接财产损失),全球估计每年有 100 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死亡者的20倍-卫生部,我国平均每年大约28.7万人自杀死亡,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自杀事件不断增多,2003年发生的 SARS,死亡人数仅 300多人,但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社会动荡程度、旅游、经济及对外交流都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的非典使整个国家经济遭受500亿元的损失。,生物性灾害危及世界,SARS,人禽流感,生物性灾害危及世界,19181919
5、年的“西班牙流感”导致全世界2000万5000万人死亡。,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仅在美国就导致在约7万人死亡。,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则导致美国死亡3.4万人。,2004年的“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至今还有散发。,透过数字看艾滋,生物性灾害危及世界,全球约有40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中250万不足15岁的少年儿童。,2003年全年新增500万艾滋病病例,其中 300 万人死亡。,全世界平均每天有1.4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8000多人死于艾滋病。,生态破坏自然灾难加剧,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约 9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碳超过标准的大气环境中,每天有 800 人因呼吸
6、受污染的空气而死亡。全世界汽车每年将约50亿吨二氧化碳排到大气层中。,大气污染 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生态破坏自然灾难加剧,水体污染,全世界每年约 12亿人缺乏安全用水,10亿人腹泻。,2005年3月2日金陵晚报:天津市东北15公里处西提头镇村有120多名癌症患者,根据调查该村周围有一百多家化工厂。村周围有毒水、毒气、毒渣未经过处理随意排放。,中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例数为160万,死亡例数达130万。,食物污染严重,我国有8 亿人口体内残留有早期使用的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动物产品所含的生长激素和药物引发的健康问题困扰着科学家。,生态破坏自然灾难加剧,化学与辐射灾祸日渐增多,19801
7、984 年的5 年间,美国的工厂就发生各种重大污染事故6928起,平均每天就要发生5起。例如:1984年 12月 3 日,美国一家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农药厂一个装有45吨剧毒农药的储气罐阀门失灵,气体外泄,受染面积40 平方公里,2000 多人中毒死亡,20000 多人严重中毒。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一座液化气站发生连续爆炸,造成1000 多 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毁坏房屋1400余座。,现场救护的特点,对伤病员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立足于现场依靠“第一目击者”,抢救生命减轻伤残,最佳急救期:伤后12h内 较佳急救期:伤后24h内 延期急救期:伤后24h以后,第一期是灾难发生
8、期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如地震、飓风等,第二期灾难发生后数分钟至几小时,缺乏有组织的医疗救护,第三期灾区开始恢复正常生活保障,有组织的医疗,对受灾伤员来说是决定 生死的重要时刻医学上称为“救命的黄金时刻”,进灾区的援助力量与当地尚存的 医 务 人 员 协 作 实 施 援 救,外来救援力量进入 灾区进行医疗救护,通常只能做到自救和同伴互救,可作暂时压迫止血和使部分重伤 员 脱 离 险 境,主要实施维持生命的初救,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 急 救 措 施,对危重伤员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气管插管、通气、供氧、止痛 除颤、脑复苏等,救护时间的划分,统一指 挥 伤员分类 专科治疗,现场抢救 后
9、送伤员 医院救治,救护空间的划分,现场救护原则,现场救治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其它人员以抢为主,先分类再后送,以救为主,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医疗救护人员,第一优先TOPPRIORITY,第三优先WALKINGWOUNDED,死亡DEAD,第二优先2ndPRIORITY,救护区标志,胸部伤、开放性 骨折、小面积烧 伤(30%以下)、长骨闭合性骨折,按有关规定对死者进行处理,无昏迷、休克 的头颅损伤和 软组织伤,严重头部伤、大出血、昏迷、各类休克、严重挤压伤、内脏伤、张力性气胸、颌面部伤、颈部伤、呼吸道烧伤、大面积烧(30%以上),常见灾害事故与意
10、外伤害,交通事故,火灾与烫烧伤,地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车祸,伤者逾1500万。我国每万辆机动车平均年死亡约10人,年交通事故死亡率万分之一,约占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5%,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人类第一公害。,交通事故,51年内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120余倍,2000年以前,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上升。据公安部门的报告,2000年后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10万人上下,受伤人数50万左右。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数约占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死亡数的8。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员中,60以上是行人、乘客和骑自行车者。75的致死性机动车交通事故
11、伤害发生在公路。,卫生部近日发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全世界因交通事故死亡50万人,2004年交通事故统计,全国交通事故567753起,我国车祸死亡人数世界第一,死亡104372人,受伤494174人,经济损失33.7亿,死亡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往往影响着临床救治时机和创伤的转归。,交通事故创伤的特点,发生率高,在临床医学上属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变化快,休克、昏迷等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率极高。,伤情复杂,往往是多发伤、复合伤并存,表现为多个部位损伤,或多种因素的损伤。,交通事故创伤基本分类,创伤分类有几种方法,如按体表有无伤口分类,按人体的受伤部
12、位分类,以及按致伤因素分类等。一般是按体表结构的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而将创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开放性创伤,包括擦伤、撕裂伤、切割伤和刺伤:,擦伤:是创伤中最轻的一种,是皮肤的浅表损伤,通常仅有受伤皮肤表面擦痕,有少数点状出血或渗血、渗液。,撕裂伤:是由钝性暴力作用于人体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撕裂,多由行驶车辆的拖拉、碾挫所致。伤口呈碎裂状,创缘多不规则,污染多较严重。,切割伤:为锐利物体切开体表所致,如破碎的玻璃、断裂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伤口创缘较整齐,伤口大小及深浅不一,严重者可伤及深部的血管、神经、肌肉,甚至脏器。出血较多。,刺伤:由尖细的锐性物体刺入体内所致,刺伤的伤口多较小,
13、但较深,有时会伤及内脏器官。,开放性创伤,闭合性创伤,分为挫伤、挤压伤、扭伤、冲击伤和震荡伤:,挫伤:系钝性暴力或重物打击所致的皮下软组织的损伤,多因车辆碰撞、颠覆、坠落造成,主要表现为伤部肿胀、皮下瘀血,严重者可有肌纤维的撕裂和深部形成血肿。如果作用力的方向为螺旋方向称为捻挫,其损伤更为严重。,挤压伤:肢体或躯干大面积的、长时间的受到外部重物的挤压或固定体位的自压所造成的肌肉组织损伤。局部出现严重水肿,血管内可发生血栓形成,组织细胞可发生变性坏死,可发生挤压综合征。挤压伤与挫伤相似,但受力更大,接触面积大,受压时间长,对人体伤害较挫伤更重。,闭合性创伤,扭伤:是关节部位一侧受到过大的牵张力,
14、相关的韧带超过其正常活动范围而造成的损伤。关节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半脱位和韧带纤维部分撕裂,并有内出血、局部肿胀、皮肤青紫和活动障碍。严重的扭伤可伤及肌肉及肌腱,以至发生关节软骨损伤、骨撕脱等。,闭合性创伤,震荡伤:是头部或身体某些部位受到钝力打击,造成暂时性的意识丧失或功能障碍,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如脑震荡、脊髓震荡、视网膜震荡等。,关节脱位和半脱位:不匀称的暴力作用于关节所致。按骨骼完全脱离或部分脱离关节面分为:关节脱位和半脱位。暴力同时造成关节囊损伤,重者复位后易复发。,闭合性创伤,闭合型骨折:骨组织受到强暴力作用造成部分或全部断裂。虽然体表没有伤口,但有时造成邻近的神经血管损伤。,闭合性
15、内脏伤:人体受暴力损伤,体表完好无损但能量传入体内造成伤害。如头部受伤时,出现颅内出血、脑挫伤;腹部受撞击时,肝、脾破裂;汽车乘员的安全带伤时,出现内脏出血、脊柱骨折等。,闭合性创伤,损伤的基本机制,惯性作用,因车辆的突然加速或减速引起或因快速行进的车辆突然刹车停驶,车内乘员惯性向前,身体的某些部位与车体相撞而致伤,如司机前胸撞击到方向盘可引进胸部挫伤;头面部撞击汽车挡风玻璃造成颌面伤;颅颈交界处的韧带、关节、骨骼及脊髓和脑组织亦可发生损伤。,车辆直接碰撞造成人员损伤,撞击力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人体,也可将人抛出而致摔伤。,撞击作用,挤压作用,安全带伤,人体被车轮辗压,可以造成碾压部位变形,组织
16、被牵拉撕裂,重者可造成骨折或内脏损伤。,烧伤,由于肇事车辆燃烧起火而伤及乘员。,损伤的基本机制,高速行驶的车辆突然减速或急刹车,通过座位安全带固定的人员,固定的部位由于减速力量、挤压力、传导力可致肠系膜根部、腹腔脏器、腰椎等损伤。,交通事故中最多见、最典型的是撞击伤。撞击伤由于受伤者所处的具体条件的不同,伤情可有很大差异。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受伤部位发生率较高的是头部和下肢,其次为体表和上肢。重伤的发生率较高,约占创伤的40%,多为多发伤。创伤的性质以挫伤、撕裂伤、辗压伤和闭合性骨折最为多见。,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机动车内人员伤情特点,道路交通事故创伤中,司机与前排乘坐人员受伤发生率较后排人
17、员为高。,翻车事故时,乘客可被抛出致摔伤、减速伤、创伤性窒息、砸伤等;发生车辆追尾事故时,乘客可受挥鞭伤,出现颈髓、颅内损伤等;困在车内的乘客经多次抛投、撞击、挤压,造成严重多发伤。,机动车内人员受伤的基本机理是惯性作用所致,在车辆被撞击的瞬间,由于车辆的突然减速,司乘人员受惯性作用撞向车前部,甚至经前窗抛出而受伤。就受伤部位而言,司机较多发生头面部、上肢、其次是胸部、脊柱和股部的损伤;乘客较多发生锁骨和肱骨的损伤。,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机动车内人员伤情特点,摩托车驾驶员的伤情特点,摩托车驾驶员在驾车行驶时,上半身基本上没有保护,易受伤。在乘客座位上的人员,多数是在撞击时被抛出而致摔伤。摩
18、托车创伤致死者中80%的摩托车驾驶员和90%的摩托车搭乘人员死于头颈部创伤。,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一般说,自行车速较慢,冲击力不大,因自身因素发生的创伤多较轻。当机动车与其相撞而发生创伤时,骑自行车人被撞倒,如头部先着地,则造成颅脑伤,其次是上肢和下肢损伤。或继发辗压伤,或在受第二次撞击造成腹部内脏损伤。,骑自行车人的伤情特点,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在交通事故创伤中,行人的受伤多是由机动车辆撞伤,其受伤的作用力一是撞击力,二是摔伤或辗压。再者,行人因受撞击时所处的位置不同和车辆类型不同,伤情特点各异。小车正面撞击行人,直接碰撞行人的下肢或腰部,行人常被弹至车体上方,碰撞到挡风玻璃、车顶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 灾害 事故 意外 伤害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7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