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二:口语传播.ppt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二:口语传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二:口语传播.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二口语传播,第十一章,2,导 言,公共关系活动常常要借助”传播”实现,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书面 语言,口头 语言,离不开语言运用,口头语言依然是基础,3,第一节 口语传播概述,4,仍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播方式之一。,只能近距离内传递交流,音声符号转瞬即逝,信息保存依赖记忆力,口语传播,也可称为有声语言传播、口头传播,人类经历了,但口头传播,5,一、口语传播的特点,1.两个或两个以上传播主体在同一时空范围内共同参与传播。,强调传播主体参与传播活动的同时性空间限制性,6,2.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这说明口语传播有很强的时效性。,7,3.信息的内容不局限于语
2、法结构,还包含了表情体态表达的意义。,这就是说口语传播具有丰富的 表现手法和辅助手段。,8,口语传播,除了遵循传播规律外,关键是认识其本身的特点。,尽可能利用 时间和空间,注意反馈信息,随时调整内容,恰当运用 辅助手法,9,但是,面对面口语传播的最大不足就是覆盖面小,提高了传播成本,另外,不同场合说话分寸难以把握也是问题。,10,即将开始的口语传播的目地,二、口语传播的 技巧,克服不当的言语口气,认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传播角色,口语传播要投入身心,(一)传播者环节,11,确定口语传播的主题,发言要围绕主题,紧扣主题,言之有物,避免哗众取宠,(二)传播内容环节,12,语言准确、简洁,注意口语的流畅
3、和连贯,学会控制声音,发挥非语言因素作用,(三)媒介环节,13,要了解接收者,尊重接收者,要聆听接收者,(四)接收者环节,14,注意谈话的知识型和启迪性,选好谈话场景,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不断根据对方反应进行及时调整,(五)传播效果环节,15,第二节 口语传播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16,礼貌的询问访 客来意,争取给对方 满意答复,关心对方的去从,(一)被动性日常接待,一、日常接待,17,邀请型,第一,第三,第二,第四,(二)主动性日常接待,了解对方实际 需要,使对方了解和熟悉 组织和接待者,阐述本组织权限,是客人做出选择,解释对方提 出的疑问,18,接待人、主持人、发言人的角色搭配,又称记者招待会,处理好应该回避的技术问题,镇静、温和、礼貌的姿态,灵活运用信息发布的两种形式,二、新闻发布,19,礼节性聚会,“对话”,例行性会议,三、沟通性会议,20,估价,在公务 谈判中,对自身利益目标要有准确的估价,求同 存异,力争“求大同,存小异”,估计,对对方可能提出的 方案有预先的估计,四、公务谈判,21,口说心动,(五)游说策动,争取建立一 个好形象,巩固发展已树立 的好形象,改变组织在听众心 目中的不良形象,22,谢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关系 实务 操作 口语 传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