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王力古代汉语.ppt
《冯谖客孟尝君王力古代汉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谖客孟尝君王力古代汉语.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馮諼客孟嘗君,齊人有馮諼者,古今存現句的區別:(1)主語。現代漢語是範圍存在;古漢語是整體領有。(2)賓語。現代漢語是在專名前加量詞,如“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如果賓語是人稱代詞,則把數量詞后置,如“浙江來了我一個”;古漢語無定化的方法是加“者”,把有定名詞變成無定名詞,“者”在這裡是不能省略的。,什麽是存現句?句子头上有一个表示处所或时间的类主语,中间的动词多是动结式或动趋式短语(不及物或者及物),最后是出现或消失的事物,一般是无定性的。,貧乏不能自存(一),貧乏:窮困。貧,財少;乏,缺少,特指食用的缺少。注意:“疲乏”是後起的意義。乏,見課本57頁。,貧乏不能自存(二),存:存在,這裡指生活
2、。(課本102頁)誤。此為“養”義,所謂“自存”就是自己養活自己。參見:王念孫讀書雜誌淮南内篇第三“養老鰥寡”條。,使人屬孟嘗君(一),屬:囑託。課本102頁的注解與136頁常用詞演變部分的講解不一致。注解認為在“囑託”這個意義上,“屬”與“囑”是古今字。而常用詞部分以“通”這個一般是用來標注通假字的術語標注。,使人屬孟嘗君(二),說文尾部:“屬,連也,從尾,蜀聲。”徐灝注箋:“屬之言續也。繫傳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從尾是也。引申為會合之義。”“屬”有連義,故從尾,尾是連在軀體上的。本義是“連接”。有研究者提出此為“接洽”“溝通”義。,使人屬孟嘗君(三),同一類的事物有孶乳派生的關係,
3、稱為某屬,即在狀態形質上有聯繫。比如:粳米、糯米稱稻屬,雖然有黏與不黏的區別,但都是生長于水田中的榖物。用語言進行交流,把思想串通起來,也稱屬,這個意義後來寫成“囑”,是一個後起字。這裏用的就是“囑託”義。,使人屬孟嘗君(四),孟嘗君:姓田,名文,“孟嘗君”是其封號。齊王室貴族,任齊相。多門客,與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並稱“戰國四公子”。,使人屬孟嘗君(五),初,田嬰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嬰告其母曰:“勿舉(撫養)也。”其母竊舉生之。及長,其母因兄弟而見其子文於田嬰。田嬰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頓首,因曰:“君所以不舉五月子者,何故?
4、”,來源:史記孟嘗君列傳,使人屬孟嘗君(六),嬰曰:“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索隱按:風俗通云:“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文曰:“人生受命於天乎?將受命於戶邪?”嬰默然。文曰:“必受命於天,君何憂焉。必受命於戶,則可高其戶耳,誰能至者!”嬰曰:“子休矣。”,來源:史記孟嘗君列傳,使人屬孟嘗君(七),齊湣王二十五年,復卒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嘗君為秦相。人或說秦昭王曰:“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來源:史記孟嘗君列傳,使人屬孟嘗君(八),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
5、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徧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來源:史記孟嘗君列傳,使人屬孟嘗君(九),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凴證),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來源:史記孟嘗君列傳,使人屬孟嘗君(十),出如食頃,秦追果至關,已後孟嘗君出,乃還。始孟嘗君列此二人於賓客,賓客盡羞之,及孟嘗君有秦難,卒此二人拔之。
6、自是之後,客皆服。,來源:史記孟嘗君列傳,願寄食門下,願:希望。寄食門下:借寓在別人門下,以求口飯吃。門,這裏是家的意思。門下,指孟家。戰國後期開始處所成分前的介詞“於”常常省略。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于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補全應為“畜之(于)池”。,愿、願 在古代,“愿”和“願”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願”的各个义项都不写作“愿”。现“願”简化为“愿”。古汉语常用字字典362页:愿,老实;願,愿望,心愿;愿意,乐意;希望。/仰慕。,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何好”的結構:一説為動賓結構,“何”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好”是動詞;
7、一説為偏正結構,“何”作定語,“好”名詞。何能:(有)什麽才能。,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諾:應答的聲音。成語“唯唯諾諾”。說文口部:“唯,諾也。”段注:“此渾言之。玉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諾,析言之也。”,左右以君賤之也,(一),左右 孟嘗君手下的辦事人員。君 主人。賤 形容詞用作意動,以之為賤,輕視他。也 出現在話題性的小句之後,起篇章提示作用,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吧”“啊”話題標記,如北京話“我們家吧”“他這個人啊”。,左右以君賤之也,(二),以:動詞,認為。中華書局本史記孟嘗君列傳為:“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己。”(2354頁),食以草具,食:給吃。(去聲別
8、義:通過去聲與非去聲的對立或者交替來體現詞的不同語法意義,是上古漢語的一種形態手段。左傳宣公二年:“華元殺羊食士。”)草:粗劣,不精。具:課本注釋迂曲不明,容易引起歧義。“具”有兩說,一說:器物、器械,这裏指餐具。另一說:酒肴飯食,草具,粗茶淡飯。當為後者。參見教材145頁“具”條。,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居有頃:居,猶經過,表示相隔若干時間;頃,短時間。即過了有一段時間。史記项羽本纪:“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倚:斜靠著。彈:用手指輕敲。歌:動詞。指按一定的樂曲或節拍詠唱。說文欠部:“歌,詠也。”徐鍇 繫傳:“歌者,長引其聲以誦之也。”,“長鋏歸來乎,食無魚!”,鋏:劍
9、柄,手握持的部分。這裏“長鋏”也就是“長劍”。“鋏”的命名之由:劍柄是由木片綁在劍莖之上,以便手握持時不傷手,有“兩夾一”的形態特徵,故以與“夾”聲音相同的語音形式去指稱它。,“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歸 回家。來 語氣詞,表示祈使語氣。乎 語氣詞。食 名詞,飯菜。以 介詞,後省略賓語“之”。,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比門下之客:一本作“比門下之魚客”。鮑彪補注引列士傳:孟嘗君廚有三列,上客食肉,中客食魚,下客食菜。認為此處奪“魚”字。依下文“比門下之車客”看,當有一“魚”字。注13“比照一般門客”不夠準確。,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出:這裏是“出
10、行”的意思。車:上古屬魚部。,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為之駕 雙賓語結構。翻譯時,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於是乘其車,揭其劍,,於是 這時。與現代漢語“于(於)是”不同。揭 高舉。說文手部:“揭,高舉也。從手曷聲。”如成語“揭竿而起”。,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過:探望,拜訪。客: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客。,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爲家!”,家:上古屬魚部。“食無魚”、“出無 車”、“無以為家”,三句末尾字 押韻。無以:古代漢語凝固結構,“沒有什麼可 以拿來”。為家:這裏是養活家的意思。,左右皆惡之,以爲貪而不知足。,以為:認為。貪:求無饜足
11、。而:連詞,連接兩個並列關係的成分。,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親:父母親。,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給:j,供給,供應。用:錢財。無:禁令性否定副詞,不要。於是:可以理解為連詞。,“與、予、給”,見課本146頁。,給(一),在上古,“給”的常用意義有二。一是形容詞,食用豐足的意思。二是動詞,供應的意思。“給”的以上兩義都讀j,第一義在今義中已不存在,只保留在少數成語中。第二義也不常用,但在“供給”、“給養”等雙音詞中仍作為詞素保存著。,來源:郭錫良古代漢語109頁,“給”的今音主要讀gi,義為“給予”,這個意義在上古還沒有產生,古書中很少出現。現在“
12、給”還有表示被動的用法,如“錢給花完了”等,這也是古代所沒有的。,給(二),來源:郭錫良古代漢語109頁,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出:發出,發佈。記:佈告,公告。,誰習計會,習 熟習,通曉。計會 就是“會計”,即記帳的工作。見課本146頁、147頁。,“會”“計”的區別:計,一切與賬目有關的活動都稱計;會,是指一年總的收入和支出。周禮要會鄭玄注曰:“月計為要,歲計曰會。”,習,“習”字從羽,本義是鳥反復地飛,頻繁地飛。引申為反復練習,鑽研。再引申為熟習,通曉。由反復練習也引申為對某事物反復接觸而產生的反應,習慣。又為動詞。習慣於。成語有“習以為常”。,來源:郭錫良古代漢語728頁,能爲文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冯谖客 孟尝君 古代汉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