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方案.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立格追求 战略引领”中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方案,一、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1、依据一:学校课程总目标 永嘉中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依托楠溪,文化驾驭,目标导向,能力本位,立人之格,终身发展”的立格教育培养目标。“立人之格”是指“体格健全、品格出众、才格卓越、志格远大”的终身发展之格;“能力本位”是指“六学”能力,即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领导、学会创新。“目标导向”是指培养具备战略意识的现代公民。,二、永嘉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体系构建,2、依据二:学科课程总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培养公民素养和行动力。,3、依据三:学生的社会角色分析,经济
2、生活:1、消费者2、经营者3、劳动者4、投资者,政治生活:1、公民2、政府工作人员3、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其 他:1、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2、哲学思想的享受者、创立者3、法律工作人员4、制度建设者5、社会工作者、义工等,战略意识,执行力,永嘉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体系,在现行国家课程的体系和不增加学生课余负担的前提下,构建“培养学生的战略意识及其执行力”的校本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体系。,1、学校培养目标2、学科目标定位3、学生社会角色,具体策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校本选修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组类进行开发。政经类“时事政治”选修课开发小组(组长及组员:彭宗明、李佩青、李林贵)法律类“举案
3、说法”选修课开发小组(组长及组员:孙跃若、郑益新、滕寿誉)文哲类“知行合一”选修课开发小组(组长及组员:杨静、谢晓云、王艳艳、陈莉莉、周琼慧),思想政治学科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具体目标:(1)培养公民基本素养(2)辅助国家课程学习(3)突出学校教育特色,政经类选修课程主要对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法律类选修课程主要对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文哲类主要对接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三类选修课程既要体现一定的学科内容,又要体现学科间的融合,如经济与政治、文化的融合,哲学与心理学的融合等,所有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单纯提炼,都是交叉学科的表现。,校本选修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衔接
4、,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内容融入学校选修课程体系,“知行合一”选修课程组 哲学类(依附于学校普通、精品课程),永嘉中学思想政治学科选修课程关联度及梯度,按照日本著名教育家梶田叡一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达成类、提高类和体验类三大项,这三类目标都包含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的一系列目标,并有具体到达的要求。,梶田叡一提出了“开、示、悟、入”的教育学观点。“开”,意为开阔视野,唤起兴趣,耕耘心田;“示”,意为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要点;“悟”,意为学生将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和实践;“入”,意为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探索、追求,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今后发展目标:在达成类、体验类目标上可开设其他哲学思想,如
5、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以及黑格尔导读或导读等。,“知行合一”选修课程组楠溪特色课程(依附于学校楠溪特色课程),今后发展目标:充分开发学校选修课程“永嘉情怀”的楠溪特色文化,如永嘉学派:功利与道义等,视教师能力而定,内容不限。,“时事政治”选修课程组 政经类(依附于学校普通精品课程),“时事政治”组兼对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国家选修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今后发展目标:将三大目标类型的课程尽量细化,如大国博弈,每学期争取开出一组或两组主要国家的关系。,该组兼对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国家选修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今后发展目标:在达成类目标可以继续开设其他法律,在提高类和体验类目标需要进一步开发,如法律程序、法律模
6、拟审判等,在普法基础上加强职业技能学习。,“举案说法”选修课程组法律类(依附于学校普通、精品课程),三、思想政治学科校本课程实施,3、具体措施,三、思想政治学科校本课程实施,3、具体措施,案例研究学习方式研究课程开发实施团队建设研究,思 考,1、如何实现学生、教师、课程的统一,如何加强学生真正融入课程并能参与课程建设?2、选修课程的审核问题?3、“战略意识及执行力培养”课程应开发哪些内容,采用哪种模式更能达成课程目标?我们依然在路上,四、永嘉中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规划的团队,1、新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 专家指导:林月周 组长:周丐亮 副组长:王振哲 成员:陈碎敏、郑益新、各段长、各教研组长、各
7、备课组长,林月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教研室主任、高中政治教研员、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政治特级教师陈作棉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大学教授 单茹茹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高中政治师训员,浙江省教坛新秀郑益新永嘉中学教研组组长,永嘉政治学科教研员杨 胜瑞安中学政治教研组长,浙江省基础教育课改专业指导委员会高中思想政治专家组成员 张恩丰乐清中学政治教研组长、乐清市高中政治教研员 杨仲景温州中学骨干教师,温州市第三届教坛中坚 俞优红温州市第七中学高中政治教研组长,温州市第三届教坛中坚 叶招财温州市第八中学高中政治教研组长,温州市首届教坛中坚张宗远温州市第十五中学骨干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 陈有正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8、骨干教师,温州市第三届教坛中坚许方领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温州市第二届学科骨干教师(注:林月周、单茹茹、杨胜、叶招财、张宗远、陈有正、俞优红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高中政治培训团专家),2、强大的专家团队,四、永嘉中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规划的团队,本校教研组共有教师11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6人,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1人;35 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有7人,是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研组,是一个团结互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集体。,3、永嘉中学政治组团队,四、永嘉中学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规划的团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路上,谢谢指导
9、!2013.11.28,具有战略意识:简言之能够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具有整体观懂得取舍;心怀长远目标又有具体的执行策略。,物质存在的依据(辩证法观点),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朱熹把“一物两体”概括为“一分为二”,他说:“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方以智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题;王夫之则把“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两个命题结合起来,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兼有阴阳的统一体,阴阳对立不是“破作两片”,而是可以相互转化。,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
10、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有规律的,黑格尔总爱说:“矛盾引导前进。”他认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在本身之中包含着矛盾,所以它才能运动,才具有趋向和活动。”“凡有限之物即使自相矛盾,由于自相矛盾而自己扬弃自己。”(此处自相矛盾不是逻辑矛盾)列宁非常重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在哲学笔记中写道:运动和“自己运动”,“一切自己的运动的原则”,这就是黑格尔主义的“
11、实质”,即合理内核。运动本身就是矛盾。,书本语言: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教师该证明:1、机械运动中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某处有不在某处,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解决构成了机械运动。(“康德拉普拉斯假说”:地球和太阳系是历史上形成的,是由充满宇宙的混沌状微粒物质,在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下,逐渐演变而来,形成有规律的运动的。)2、生命体运动中的同化和异化的矛盾。3、社会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绝对运动的观点基
12、础上,引入相对静止的观点,仍然是辩证观点的体现。,赫拉克利特:“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教师内涵性发展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专业和技能发展;(二)精神层面的(教育理想、激情、追求);(三)生命意识和生命品质,一个优秀的教师、成熟的教师应该有一份生命关怀,一份强烈的生命成长的意识。,知识分子掌握抽象形式
13、的文字符号,擅长运用套装知识中的“黑话”,知识分子认知世界的图像,是否比非知识阶级更为真实、更为宏观而深刻?,事实上,知识分子之所以异于别人,并不一定他比非知识分子更真实地认识世界,但可以肯定的是,抽象形式的掌握,使他能更广延而深入地经营“抽象的概念”而进入社会的某一个层级,“黑话”的运用有助于知识社群内部的沟通与概念的细致化,同时也有利于人类知识的传递与继承。,黄武雄学校在窗外,中心辐射,综合思维,如:以实践为核心观点,串联相关辅助文,形成板块专题讲解,实践观点(马哲历史观基本观点)实践含义、特点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哲学起源、P4名言、P44页相关链接:区分认识来源与途径实践的特征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推动历史进步如何推动(解决人类社会两大基本矛盾)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 明白实践主体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带动相关辅助文的讲解),(2012年浙江省高考题)40、(2)以上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3)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实践,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如:概念与基本原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