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七级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花》教案.doc
《苏少版音乐七级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花》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音乐七级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花》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少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花教案课题: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茉莉花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是人民群众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产物,聆听各地的民歌茉莉花,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归纳民歌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传统、人文风俗及地方语言都有密切关系;2、学唱中国民歌茉莉花,尝试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表达出歌曲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委婉细腻的江南民歌特点。3、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学唱乐曲的主题旋律,能对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特点、风格变化进行正确评价,体验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美。教学内容: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教学重点:用二声部合唱的形式演唱中国民歌茉莉花教学难点: 以情带声
2、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短片,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回答小结江南水乡,一个秀美的少女吹起修长的竹笛,婉转悠扬的茉莉花旋律如清泉般流淌而出,响彻行云,穿越时空,从江南到巴黎,从埃及到罗马,老人、孩子、绅士、修女,无不侧耳倾听,心驰神往这部以经典民歌茉莉花为“主角”的短片,传递了“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的真诚愿望,也将“中国民歌的好声音茉莉花”的和谐之音传遍了世界。(课题)二、茉莉溯源鲜花调1、茉莉花最初叫鲜花调,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记录了三段歌词。据专家考证清代时的鲜花调就是在明代流行于扬州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是鲜花调最基本的旋律
3、形态,歌曲曲调细腻优美、旋律婉转流畅,具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大家想不想听老师用扬州方言唱一段?2、老师弹唱鲜花调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金银花,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金银花, 好一朵玫瑰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金银花开好比勾儿芽, 玫瑰花开碗呀么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 奴有心采一朵戴,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 又怕刺儿把手扎。3、师生互动,学唱一句鲜花调三、茉莉飘香河北民歌茉莉花1、茉莉花清新淡雅,洁白无瑕,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春天里,只要剪下一根新鲜的枝杈插入泥土,隔三岔五地为它浇水,当年就会开花,你就会欣
4、赏到美丽的茉莉花了。200年来,民歌茉莉花在祖国大地上,吸取了各地土壤中的不同养料,形成不同的风貌,用它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开遍全国的民歌茉莉花。除了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河北、河南、山西、东北、四川等地的茉莉花也很有特色。2、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欣赏一首河北民歌茉莉花。请大家仔细聆听,与我们熟悉的具有江南小调特点的茉莉花有哪些不同点。3、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4、歌曲表现了少女以惜花、爱花的浪漫情怀5、展示前两句歌谱,跟琴唱谱,思考:歌曲出现了哪些音?体验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7、演唱前两句歌谱,总结下行跳进的旋律特点和切分音节奏。8、介绍茉莉花的世界性:民歌茉莉花不仅开遍了全国,而且也成为世界乐坛的
5、一朵奇葩。1804年,英国第一任驻华使馆的秘书巴罗在自己撰写的中国游记一书中写到自己看到了“在一种形似吉他的乐器的伴奏下,唱着中国最流行的赞美茉莉花的歌”,并附有曲谱。这种形似吉他的乐器就是中国民族乐器琵琶,而中国最流行的赞美茉莉花的歌就是中国民歌茉莉花。1896年,李鸿章代表大清朝参加万国运动会,因大清国没有国歌,就唱了一首茉莉花。后来茉莉花就被定为大清朝的国歌,并被广为流唱。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中国民间歌手就美国唱起了扬州民歌茉莉花。当时的纽约时报曾这样报道中国音乐和茉莉花:“音乐对中国人而言,可谓天人合一的最佳意境。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背景中,以特有的肢体语言传神地把中国古老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茉莉花 苏少版 音乐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