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学科人文化评价.doc
《浅谈品德学科人文化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品德学科人文化评价.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德评价:绽放你的笑脸浅谈品德学科人文化评价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伴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新的评价理念应运而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那么,品德评价如何改变以往那种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感情与态度的关注,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的现象呢?浙江教科院普教所所长王健敏博士的学生品德测评系统的改革与探索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倡导在一种生活、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性信息
2、,进行个性化发展评价。这种评价活动与教育活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无痕的,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中真实地表现自我,并追求评价活动本身的教育发展功能,旨在突破品德课程的“教学行为”无“教学生活”。这种评价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纳入本学科的视野,使之成为教学的前奏后续,回归品德评价的真实状态,即强调即兴、即时、即地的评价。 这与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评价的精神实质不谋而合、一脉相承,即:回归生活,以人为本,尊重差异,激励个性化发展,体现人文阳光。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让评价充满人文阳光,让评价的过程成为人文教育的过程,使评价同时成为一种无痕的教育。一、 着眼于整体,重视评价内容的生活化品德与生活课程的
3、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即:“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生活即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的终点。只有把道德评价放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才能真实地评价出他们发自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观察、家访等方法,把对学生的道德评价细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只有把学生置于自然生活的状态下,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才能使他们的品德水平获得真实的反映与客观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主发展。如浙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
4、有一课让我自己来吧,在教学时我们按排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一环节: 1、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小天地:我们学习、休息;我们锻炼、玩耍;我们睡觉、整理;我们起床、穿衣你会自己安排吗? 2、穿衣是小朋友每天都做的事,今天我们分小组来比比谁穿得好,穿得快?大家把统一的校服准备好。(播放轻快的音乐,学生开始穿衣。)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相提醒穿衣。 3、每组最快的小朋友站在讲台前,手捧好孩子果园的红彤彤的快乐果。(成熟的果子表示做得很好)让他们当裁判依次检查下一组的穿衣情况,并由他们发奖品给小组或优秀者。 4、有困难的学生让大家来帮助:他们站在教室的中央,大家用鼓励的语气和他说说话,出小主意。让他自己动手继续
5、穿好衣服。教师奖励他们黄果子(表示就快成熟了) 5、请几位能干的小朋友示范几种不同的折衣方法。师采访:你怎么知道的?(看妈妈折衣,问奶奶的,姐姐教的) 6、请每小组派一名最能干的小朋友上台参加折衣竞赛。其余的为参赛者加油。 7、大家当评委。(既要讲到还不够的地方,又要鼓励折衣的方法或整齐程度。)一年级的学生依赖性很强,自理能力不强,我们针对学生实际生活选取教学内容,把学生平时经常碰到的但又不注意的事作为教学的内容,学生有亲切感,有吸引力。在分小组进行穿衣比赛中进行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增大了每个学生发出和收取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进行了学习能力与方法上的评价在采访活
6、动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生活小知识的途径,自己以后也多观察、多请教,积累生活知识。学生当评委这一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很可贵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养成生活习惯有信心、有兴趣与与掌握生活技巧同样重要。二、 立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创建评价的互动性一般来说,评价主体是“能根据评价结果,为达到改善教育活动及其成果目的而采取相应措施”的人与组织。评价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从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评价,即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及社会评价。这样,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就能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1、学生自评:这一种方式就是
7、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对他们的行为或作来作出自我评价,体现了评价的人文性。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关系,往往无法完整、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充分向学生展示评价活动的各个条件,诸如评价目标、意义、标准、方式和进程等。第二、组织学生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进步状况,并能根据自查结果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及早调整自己的努力目标与行为。第三、教师应向学生解释各种评价结果,并与每位学生一起分别制定今后的努力发展方向和计划。经过一段时间,学生自我评价起来能说;“我能按时吃饭了,但还有些偏食,我得改改了。”“我能坚持早晚刷牙了。”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同时又能鞭策自
8、己,提高自我意识及自我反思能力。这是我们在自评当中应注意的导向问题。2、学生互评:在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评价或小组评价时,要注意现在的学生往往注重成绩和等级,有时学生之间互不服气,评价便成了“挑刺”和“指责”。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他人评价的不可靠性,同时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有害无益。在他人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要端正评价双方对评价的态度。B、评价者要注意克服各种偏见。C、注意对评价的心理调控。当学生评价成为挑刺,揭短时,教师就要注意进行调控,引导学生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在评议时先说说值得大家学习之处,再提提小建议,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于是,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评价语言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品德 学科 人文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6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