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四下).doc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四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四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武鸣县城厢镇第二小学 陆博生教学内容:P108-110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2)结合实例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及其变化规律,回答实际问题;并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能初步进行判断和预测。(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2、过程与方法(1)将实际生活事例与课堂教学的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2)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讨论等学习方式体会和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绘制折线统计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本课教学要求。3、情感、
2、态度和价值 观(1)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和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2)应用生活实例进行学习和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感爱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积极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正确描点,连线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生活同学们,2008年的大雪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但它让中国上下更加团结.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诚成抗击冰雪的热血场面让人感动,也让我想到了2003年的那场比雪灾更为严重的灾害“非典”。(出示“非典”相关图片)在抗击
3、“非典“的日日夜夜里,有恐惧,有抗击,但看到的更多是希望,请看下面这组数据。(教师出示):北京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情况:北京4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113人,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122人;5月6日新增”非典”病人70人;5月11日新增”非典”病人42人;5月16日新增”非典”病人28人,5月21日新增”非典”病人8人;5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5人;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1人。提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用以前学过的什么方法进行整理?学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出示统计表和统计图) 师:谁能说说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作用。生:统计表能很快了解到具体的数据,条形统计
4、图能很快比较出数据的多与少。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师:这些数据,除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以外,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统计图来表示.请看(一)集中观察实例,找出图形特点1、条形折线统计图的转化(出示课件)2、揭示课题。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知识.3、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它们那些地方一样?那些地方不一样?(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对比图)a)相同点:有标题和制作日期;横轴上的数据代表日期,每个单位长度都表示5天;纵轴都表示新增病人的人数;每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是2 0人。(好眼力!)(2)不同点: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来表示数量,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
5、示数量,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二)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1、说说折线统计图上的各个点表示什么?(1)(闪动第一个点)比如(第一个点)表示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请2-3个同学说说)提问:相同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初步感知回答:(预设)(1)简洁,画起好方便。(除了画图简洁,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2)折线统计图还能通过线段的起伏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好,请打开书117页 2、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问题: 师:请同学汇报自己是怎样填的,并说明你是怎样从折线统计图中看出来的。(1)新增病人在( )月( )日最多,达到( )人。以后人数在逐渐(
6、 )。5月1日的人数是最多的,达到122人。因为5月1日的点与其他点比较是最高,所以人数最多。因为在5月1日以后的折线都在不断下降,所以人数在逐渐减少。随机提问:新增病人在( )月( )最少,有( )人。怎么看出来的?师:你能用手势表示怎样是增加,怎样是减少吗?(2)新增病人数减少最快的时间是在( )月( )日到( )月( )日,减少了( )人。怎样发现的?(善于观察比较的孩子。)新增病人减少最快的时间是在5月1日至5月6日,减少了52人。我发现从5月1日到5月6日的线段下降得最快来找到的。(相邻两个点的人数相减再比较可以知道。)(看那个时间段线段斜的最厉害减少得就最快。)(相邻两点竖着比减少
7、的格子越多,人减少得就越快。)(两点间的线段越陡,说明人减少得就越快。)提问:通过线段你知道了那些信息?提问:折线统计图除了画图简洁以外,它还有什么作用?师:我们通过点的高低可以知道数量的多少,通过线段的倾斜程度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3)根据变化趋势,预计6月初的新增病人数会怎样变化?我觉得6月初的新增病人的人数,预设:A 会很少了,没有了。师:做出这个预测有道理吗?依据是什么?生:如果从5月份的新增病人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折线越来越向下降,所以可以估计6月初的新增病人会更少。)师:怎么理解?生:就是看折线一直往下降的趋势。师:看“趋势”来做预测,很有道理!B
8、 会很多。“非典”疫情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诚成的抗击之下最终得到了全面的控制。请同学们看书第118页,把表述折线统计图特点的句子勾一勾,小声的读一读。及时完成板书:折 线 统 计 图 特点:简洁,并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 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出示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4、联系生活,体验变化。同学们其实生活中很多数量也呈一定的变化趋势。想体验这种变化的过程吗?好,请你用手势比划下面这些数量的变化过程。(1)从春天
9、到冬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拿起手来,先找到起点,准备,春天发芽了,一直长到夏天,很多,很茂盛,秋天开始落叶了,落,冬天落完了。(不错,大家很认真)(2)出示九寨沟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请看这个,能比划吗?大家一起试试。我来说月份,你们来比划。1月到2月,3 月12月。你们说,生活中像这样呈一定变化趋势的数量,最好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呢?三、探究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一)探究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提问: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之后,你能够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吗?分小组讨论:如何绘制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绘制的关键是什么?1、组内讨论,组长做好记录,整理之后,准备全班交流。2、小组汇报交流。3、概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折线 统计图 教学 设计 四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