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教案.doc
《内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经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经选读教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004课程名称内经选读(“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庆其主编)课 题绪论授课时数4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掌握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学术特点及学习方法2熟悉内经的成书年代、作者、沿革及其基本内容。 3了解内经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教学过程一、 内经的成书与沿革1成书年代:黄帝内经包括现在流传的素问、灵枢两部著作。各9卷81篇。其成书时间当分为写作时间和成编时间。历代学者的观点颇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意见:黄帝时代战国时期秦汉之际西汉。选读认为是在史记之后,七略以前,即公元前一世纪。其唯一依据是史记中没有记载黄帝内经这一书名。2书名的由来与
2、作者:黄帝内经之“黄帝”为假托。内,对外而言;经,经典。素问,也有各种不同说法,马莳,张介宾认为“平素所讲问,是谓素问”。灵枢也有各种不同称谓,皇甫谧称为针经,张仲景为九卷,王冰称灵枢,蕴道家思想。内经作者不是某一个人。3沿革:分别讲授素问、灵枢的流传。二、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学术特点。1理论体系形成:讲授形成条件和建构方法。2主要内容,其医学内容包括“养生”、“阴阳五行”等十类。3学术特点整体观辨证观功能观三、 内经的学术价值1奠定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2确立了生物、自然、社会医学模式。3指导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治。4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5创立针灸学说,发明针灸疗法四、
3、学习内经的方法1利用工具书,读懂文理。2。借助注家,弄懂医理。3。前后联系使每一个理论系统化。4。联系临床实践,领会精神实质。重点难点 1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及学习内经的方法。 2内经的成书时代及作者 思考题 如何理解内经的成书年代、基本内容、作者? 内经的学术特点有哪些?参考文献1龙伯坚 黄帝内经概论2李今庸 古医术研究内经选读教案课程名称内经选读(“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庆其主编)课 题第一单元 宝命全形授课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掌握养生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熟悉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生理过程和肾气的作用。理解补肾法对延缓衰老的意义;凋理冲任与生殖机能
4、的关系。2熟悉“四气调神” 的养生之道及违背四时阴阳所产生的病变;掌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涵义及“不治已病治未病” 的预防医学思想。3 熟悉古人对生命形成的认识;掌握人之寿夭的根本因素;了解人之生长壮老的过程教学过程词语解释: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天年、不时御神、虚邪贼风、恬淡虚无、天癸至、地道不同、发陈、容平、痿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格、肌肉解利、乱而相引内容分析:101上古之人养生长寿的基本方法;今时之人导致早衰的基本原因。 102外避邪气,内调精神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 103肾精在人类生长、发育、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肾精与脏腑之精的关系;调理冲任在妇科疾病治
5、疗中的意义。 104顺应四时阴阳变化养生的意义。 105四时阴阳变化的意义;违逆四时阴阳变化的危害性;治未病的意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 106生命的形成;神的作用;长寿的特征 107人类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其外在表现,不能终寿而死的基本原因。重点难点1养生的原则、方法。2肾精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过程中的作用3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4背诵101、102条文。思考题1上古之人的主要养生方法有哪些?2 肾精在人类生长、发育、生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3何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参考文献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2张介宾类经 内经选读教案课程名称内经选读(“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庆其
6、主编)课 题第二单元 阴阳应象授课时数6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掌握阴阳的含义和主要内容;2 掌握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3 掌握阴阳的可分性。4 理解阴阳运动变化的特点。5 了解五行的演绎 及在医学上的运用。教学过程词语解释: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神明之府、本、阳生阴长,阴杀阳藏、嗔胀、逆从、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湿胜则濡写、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喘粗为之俯仰、七损八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内容分析:201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特性、作用及在诊治疾病中的意义;阴阳反作病证举例;依据自然界云雨变化类推人体中清阳浊阴的分布规律20
7、2水、火、气、味的阴阳属性、相互关系;药食气味的作用;壮火、少火与人体正气的关系。203阴阳偏胜的病理病症;六淫伤人的特点;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伏气发病规律。204四时五脏阴阳五行的系统联系;阴阳的相对性及其相互为用的关系205阴阳偏胜的病证举例及特点、预后。206依照“七损八益”原则调养意义及违背时多出现的衰退现象。207“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法则早临床上的广泛应用。208阴阳学说在诊法中的应用。209阴阳的可分性。210升降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211升降出入运动的产生及其作用。重点难点1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在中的具体应用2形、气、精、味化的关系。 思考题1六淫致病有何特点?(结合原文)
8、2壮火、少火在人体正气有什么关系?3清阳、浊阴在人体中是如何分布的? 参考文献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内经选读教案课程名称内经选读(“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庆其主编)课 题第三单元 藏气法时授课时数8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掌握十二脏腑的功能特点,相互关系及心的主导作用。2掌握藏象概念及五脏性能。3熟悉脉、髓、筋、血、气的生理和病理。4掌握五脏“藏而不泻”和六腑“泻而不藏”的含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掌握“魄门亦为五藏使”的临床指导意义。熟悉奇恒之府的概念及功能特点。5掌握水谷、饮入于胃后的输布过程及“四时五脏阴阳”的含义。6掌握脾与胃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及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
9、熟悉病邪与脏腑发病的关系,风邪湿邪致病的特性;了解脾的主时。7熟悉五脏和七窍的关系。8理解心不受邪的机理。教学过程词语解释:神明、治节、化物、决渎、气化、使道、转味而入出者也、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此四肢八溪之朝夕、魄门亦为五脏使、肺朝百脉、毛脉合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阳道实,阴道虚、四肢不同、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内容分析:301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及心的主导作用。302五脏的基本功能、阴阳属性、与时令的关系、组织联系,六腑的总体功能,胆的特殊功能。303脉、髓、筋、血、气与人体脏腑形体的联系及血的重要作用。304奇恒之腑、传化之腑的含义、内容、功能特点。脏、腑的总体功能、功能哪个特点,魄门与五
10、脏的关系。305饮食物在体内的输布过程。306脾胃生理、病理特点,不同性质邪气商人的一般规律。307脾为胃行其津液的道理、途径,脾不主时及其临床意义308七窍与五脏的关系及五脏、六腑不和的基本病理。309心的重要作用及心不受邪的道理。重点难点1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相互关系及心的主导作用。2胆腑的特殊功能。 思考题1十二脏腑有哪些主要功能?2何谓奇恒之腑、传化之腑?其功能特点时什么?3如何正确理解脏主藏,腑主泻? 参考文献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张介宾类经内经选读教案课程名称内经选读(“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庆其主编)课 题第四单元 血气精神授课时数8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自学教学目的1掌握神的概
11、念及针刺必本于神的意义,掌握五脏与神的关系。熟悉神的产生及人的思维过程,了解情志失调伤神伤脏而致病。2掌握营卫之气的生成与会合、三焦的生理功能及汗血同源的道理,了解营卫与睡眠的关系。3掌握精、 气、津、液、血、脉的基本概念,生理作用及病理变化;熟悉六气与水谷 精气的关系。4熟悉血气精神、经脉、卫气、志意的生理作用;理解脏与腑的生理功能,“人之常平” 的特征。5熟悉营气、卫气、宗气的生成和作用。教学过程词语解释: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随神往来者谓之魂、任物、僻邪、破捆脱肉、闷乱、经溲不利、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气道、卫气内伐、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济泌别汁、毛蒸理泄、两神相博、泄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经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