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术版小学美术五级下册《花鸟画》教案.doc
《人美术版小学美术五级下册《花鸟画》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术版小学美术五级下册《花鸟画》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花鸟画教案人民美术出版社 小学美术 五年级 第十册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国画颜料的性能以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的用笔方法,了解和体会传统花鸟画创作意图和意境,感受花鸟画创作的乐趣。二、学情分析基于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思维方式、接受能力而言,属于学习写意画的入门阶段。加之时下整体的书法水平、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的缺失以及新思潮的冲击。因此,本节课教师应降低对学生用墨、用笔等技法水平的要求。应注重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感受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魅力,继而从这种
2、积淀中吸取精神食粮。三、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通过临摹梅、兰、竹、菊掌握基本的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第二课时:进一步扩展,临摹其它内容的花鸟画并进行添加创作。四、教学内容及目标(一)显性内容及目标应知: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认识。应会: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在临摹梅、兰、竹、菊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幅花鸟画。(二)隐性内容及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和艺术的情感。2.提高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技法、技巧,在探索中积累和创新。难点:用笔、用墨和用色的表
3、现方法。六、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欣赏分析、演示讲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七、学生准备材料1.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墨水、笔洗、画毡、调色盘。2.收集梅、兰、竹、菊诗词及名家简介。八、教师准备材料1.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墨水、笔洗、画毡、调色盘、画架、画板。2.范作1:四尺三开梅、兰、竹、菊范作共八副。范作2:小张
4、梅、兰、竹、菊学生临摹手稿共三十二张。3.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九、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新课导入阶段1.师提出要求:保持一种安静平和的心态,记住自己是一位品格高尚、知趣高雅的君子。2.以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的飞速传播这股强劲的“中国风”倡导学生“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画好中国画”从而引出课题花鸟画3.师生交流认识花鸟画主要表现和描绘的对象。1.学生形成心理准备、形成心理预期。2.感受文化背景形成责任意识。3.通过观察各类花鸟画作品总结提炼花鸟画定义。课题花鸟画及其定义欣赏研究阶段1.师生交流 :梅、兰、竹、菊是历代名家最喜爱描绘的对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寄托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花鸟画 美术 小学美术 下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