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修改稿)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人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意。本单元几篇课文表现并赞美了父爱、母爱、师爱、亲邻间的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纯真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育他们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个角落。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二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
2、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塌、昔、墟、掘、爆、堪”等6个生字,会写“昔、漆、拐、挖、掘、控、辟、拥”等8个字,掌握“昔日、漆黑、拐弯、挖掘、控制、开辟、拥抱”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理解信念和父爱的伟大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子俩十分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四、教学准备
3、:1、学生预习课文,理清文章结构。2、教师和学生搜集有关地震的材料。3、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这次地震音频、父亲在营救儿子时候的图片等)五、教学课时: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播放唐山大地震影像资料。(修改说明: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们还小,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只不过是曾经听说过这次地震而已。改为观看唐山在地震的电影片段,会让学生对地震造成的破坏有更直观的认识,真切感受地震带来的灾难。)导语:地震无情,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当我们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被废墟掩埋了的生命时,都只能以眼泪来祭奠他们。可是,也有一些顽强的人,在废墟里掩埋了几十小时、甚至上百小时
4、,终于等来了救援,重获了新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同样顽强的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事。(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3全班交流: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昔、漆、拐”等字形。(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
5、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第二课时(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1、复习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发生在父与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反馈,并板书:父子)2、在地震中,许多楼房都成了废墟,(课件出示影音资料)同学们,像这样惊心动魄的大地震,在正常情况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的可能性大吗?(生齐答不大)是的,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然而这篇课文讲的一个儿子与十四个同学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一个父亲不顾危险坚持不懈地挖了38小时,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了不起)板书(二)品读课文,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父亲了不起在哪?儿子了不起在哪;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把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上册 地震 中的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