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1、《唯一的听众》(教案).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1、《唯一的听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11、《唯一的听众》(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小“目标教学模式”备课表 课题11、唯一的听众教材简析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在她
2、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 2、查找描写外貌的句子。教学流程导入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作者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齐读课件中句子),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齐读课件中最
3、后一段)作者从一开始的内心沮丧,失去信心,躲到小树林里练琴,到最后充满自信,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拉琴。作者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原因就在于(生说)(板书:老妇人)的帮助。那么,她是怎么帮助作者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唯一的听众。出示课题:唯一的听众达标教学目标分解教学操作内容、程序(实施)细究课文1、板块一:抓四次对话,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师:作为“我”唯一的听众,老妇人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A:师: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
4、,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出示)“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师: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出示“我的脸顿时准备溜走。”)我(板书:脸上发烧,内心惭愧想溜走)。现在你是作者,听到这几句话,你还想溜吗?为什么?师:这时,老妇人说:(指名读第二句)(出示):“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现在听了老妇人的这句话以后,你的脸还烧吗?为什么啊?师:老妇人是在(板书:鼓励)我。B: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齐读句子)(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唯一的听众 人教版 小学语文 教案 11 唯一 听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