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给暖暖》教案.doc
《《歌——给暖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给暖暖》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秋歌给暖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诗歌的古典意象,体会诗人描摹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在寂寥、冷寂的寒秋中对“暖暖”的向往和珍视,学会用“暖暖”给予他人温暖。教学重点: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教学难点:把握“秋歌”与“暖暖”的关系。1课时一、 导入(课前播放视频)瘂弦的人生经历丰富而又坎坷,在苦中作乐的营房生活中,在远离故土的异乡生活中,在与妻子长期分离的相思中,他肯定有孤独和哀伤的时候,那么他是从哪里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他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瘂弦的诗歌秋歌给暖暖。二、 提问题:听朗读,根据诗歌题目和内
2、容,提出些疑问和问题。(一) 、老师范读(二) 学生提问:1、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意思? 2、“暖暖”是什么?是个人吗? 3、这首诗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作者所选的意象和“暖暖”有什么关系? 5、为什么说“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了一个暖暖”? 6、诗歌的第四节和第五节意思有些矛盾。一会儿说“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一会儿又说“只留下了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如何理解? 7、标题中的“秋歌”和“暖暖”之间有什么关系?(看来同学们都充分开动了脑筋,思维非常的活跃,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刚才有同学问“秋歌和暖暖有什么关系”,看来有的同学看不出秋歌和暖暖之间的关系。既然痖弦这首
3、诗的主标题叫秋歌那么我们不妨把给暖暖的部分去掉,一起来学习秋歌(修改版1)。展示:秋歌(修改版1)ppt秋歌(修改版1)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秋空写他们美丽的十四行了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三、找意象,品意境(一)、请同学们齐读ppt上的秋歌(修改版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音乐)意象:落叶、荻花、湖沼、砧声、雁子、马蹄、落花、南国、山径、歌人、琴韵、北方、寺院。(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凄凉、宁静、感伤的秋天形象。那么老师也根据这些意象模仿了一下
4、秋歌,请同学们对比一下,秋歌(修改2)和秋歌(修改1)哪个更好,请同学们在对比中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展示:改动后的秋歌(修改版2)秋歌(修改版2)落叶凋零荻花在湖沼边凋谢七月的砧声消失了雁子们从秋空飞走了马蹄踏过落花在山径歌人留下琴韵在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二)、对比诗歌,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音乐)1、小组讨论:(修改版)的诗歌和痖弦的秋歌哪个更好,为什么?痖弦的秋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每小组讨论一节,完成以后可选其他节讨论。)2、 小组展示,教师总结1、(生):修改后不好。“最后的”有一种惋惜和遗憾的情感,这是落叶在树枝上的“最后的”的生命。而“颤抖”比“凋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歌给暖暖 暖暖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