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一家》教案3.doc
《《我儿子一家》教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儿子一家》教案3.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儿子一家教案3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1.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散文。说它典型,就是它突出地体现了一个“散”字:材料散,语言散。在选材上,几乎选取了家庭生活中所有生活琐事,五花八门,面面俱到,但来却没有零乱之感。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它的每一个琐碎的材料都被一根线贯串着,这根线就是“情趣”二字。“情趣”是这篇文章的灵魂,它像串珍珠样,把一个个具体、生动、风趣的材料贯串起来,使全文浑然一体。 除了一条灵魂线索之外,本文还有一条线索,那就是“我的所闻所见”。文中几乎每一件事都是我亲耳所闻(有的是长大后听父母讲述的)或亲眼所见,读来亲切自然,可信感强。 把握了这两点之后,本文就容易理解了。在授课过程中,要
2、首先让学生体会这两条线索,要准确把握,整体把握。为了直观起见,可以通过下面一个图表把两条线索和文中主要材料体现出来,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我儿子一家的行文线索 所 闻 所 见 我出生时的家庭琐事 情 趣 所 闻 所 见 妈妈做恶梦 情 趣 我两岁时的一件小事 妈*学习与休息 与作家们交往 教学“学玩” 午休 长大也和妈妈住一起 与客人共坐 2.本文语言口语化。因为本文是出自一个五岁孩子之口,所以朴实、生动、有趣,是它的一大特点。如:“每适我淘气,父亲老是摇摇头;若是女孩就好了。”别人问我是谁家的孩子时,我立即应声:“诗人舒婷的儿子。”妈妈唏嘘好几天,常常警醒地摸我的脑袋,似乎试探它能不能硬过板
3、车的把手。”“我下了决心,干脆不讨老婆算了。”等许多类似的句子,都生动地体现出童心、童趣,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感动。 关于语言的这个特点,要通过多读来体会。多读应是讲授本节课的主线。多读也应是讲授自读课文的原则。 3.本文作者是舒婷,但文章却是让“儿子”作第一人称,这种写法比较特别。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授课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认真思索,如果把“儿子”换成第二人称。“妈妈”(作者)换成第一人称,其效果会如何?可先让学生针对某些段落尝试转换,体味效果与原来的不同之处,再理解让“儿子”作第一人称的好处。 4.作者“剪辑”了十来个家庭生活“镜头”,组合在一起,每个镜头都相对独立而又有机结合,丝毫没有割裂
4、之感,原因是什么?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体会。 指点迷津 一、重点: 1.体味理解“散”的材料通过“线”(散文的“神”,即散文的主题)有机组合的方法。 2.认真把握本文的线索。 3.学习本文生动、风趣、口语化的语言。 二、难点: 本文“人称错位”的写法和作用。 三、重点词语: 颓然面面相觑衣冠楚楚衣冠禽兽 警醒守株待兔唉声叹气垂头丧气 唏嘘可怜巴巴居高临下高屋建瓴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大声朗读课文(5分钟),概括回答: 本文共写了几件事?(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概括) 提示: (1)妈妈坐月子:妈妈好胃口“胎”教 爸爸“嫌”我是男孩儿起名字。 (2)妈妈是灯泡厂的(3)背作家姓名能得大奖共3 (4
5、)爸爸的鼾声(5)家中来客 (6)妈*“三怕”(7)脑袋与板车把手 (8)熄灯前与熄灯后(9)妈妈“怕”爸爸 (10)一个孩子和五个孩子(11)唐阿姨的猫死了 (12)“学玩”(13)长大不讨老婆了 本文共写了十三件事。 2.哪些是详写?为什么要详写? 提示:(1)妈妈坐月子;(2)熄灯前与熄灯后;(3)“学玩”;(4)爸爸的鼾声是详写。这些之所以详写,是因为最能突出表现主题。 3.速读课文(两分钟)回答: (1)写的是哪一类的呈?这些事有哪些共同特点?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得起来?举例说明。 提示:本文写的都是家庭生活琐事。这些事的共同特点是:充满情趣。反映了“我”的家庭生活和谐的情趣。 例如:写
6、“妈妈好胃口”时,作者用了一个传神的词“刮”,说“她把碗底刮得干干净净,还问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这样就把妈妈坐月子的痛苦渲染得乐观、开朗、生动有趣了。 写爸爸听说妈妈生了个男孩儿时,“颓然”应声“糟了!”姨姨气急,说“哪怕养出个蟑螂来,你都该叫好极了!”突出了十足的家庭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儿。爸爸的“颓然”是“半真”“半假”,姨姨的“气急”是“半假”“半真”,读后让人忍俊不楚,因为文章是那样的轻松活泼。 写客人问我“是谁家的孩子”时,我答“诗人舒婷的儿子”,刻画了孩子可爱的“稚气”;写奶奶“喜滋滋发布新闻”,反映了孩子的“自豪”心理,写“爸爸妈妈一听面面相觑”,生动地反映出孩子与父母心理的强大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儿子一家 儿子 一家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