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思维及其培养的核心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语法思维及其培养的核心观念.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语语法思维及其培养的核心观念 袁辉一、语言世界观与语法思维 语言世界观告诉我们,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上的不同往往体现出思维方式的差异。洪堡特曾经说过“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道藩篱,一个人只有跨过另一种语言的藩篱进入其内,才有可能摆脱母语藩篱的约束”。语言世界观的学说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外语学习者必须学会用外语思考。因此,学好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语言思维方式也必须做相应的转变。 英语语法结构是英语语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同样反映着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多年来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目标。 语法思维是基于语言世界观提出
2、的,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新概念,它是外语学习者通过观察、学习反映特定民族思维方式的语言结构,接近并习得该民族思维方式的精神活动,是外语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语法思维的提出不是对“新课标”的反动 应当注意的是,不能把学生语法思维的培养与语法课完全等同起来。语法思维的培养是语法观念的输入,是语法意识的建立。提倡培养语法思维不是提倡在课堂上大讲语法,而是强调要建立学生用英语语法进行思维的习惯;它是语法课的一个内容,而又超乎语法知识之上:它是语法的,更是思维的。英语语法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一个部分,旨在让学生摆脱母语思维方式的束缚,从而真正地掌握英语语言与文化。在这一点上,英语语法思维
3、培养的提出不是对“新课标”的反动,而是与“新课标”保持一致。“新课标”开篇就说明“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新课标”淡化语法教学并不是说要抛弃英语语法,更不等于说学生可以不建立英语语法意识,抛弃了英语的语义、语法结构意识,实际上就是对英语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的抛弃,其恶果必然是学生既不可能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与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不可能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分析“新课标”的目标描述和语法项目表,以及教育部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英语卷,“课程必备材料”中的“英语语法简读”,我们
4、不难认识到。“新课标”要改变的是英语课上以讲解语法规则和词汇知识为教学中心的状况,它既不排斥语法教学,也末降低语法教学的标准。 培养英语语法思维,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语法如同文化特质一样,也是英美人概念、想象方式的体现;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汉语法的不同即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并在语言学习中培养必要的英语语法意识,从而真正把握住英语的“内蕴语言形式”(innere Sprachform),真正学好这门外语,而不是仅仅习得英语的表面现象。 三、英语语法思维培养的核心观念 正如前文所说,英语语法思维培养的是学生用英语语法组织思想的思维习惯
5、,其培养内容是具体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法思维,必须让学生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个正确的认识,并准确地把握反映英语民族思维方式的英语语法的特点。英语语法思维的培养包含以下几个核心观念的建立。 1.语言规律是思维方式、思维规律的体现,英语语法反映英美人的思维方式 不同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作为语言组成部分的语法同样反映思维方式。对于这一点,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有过精彩的论断与描述,为了简洁和与汉语比较的原因,我们把萨丕尔举过的一个例子改述如下。 比如这样一个客观事件:“石头掉下来了”,对于这个事件,不同民族的所有观察者所看到的是相同的内容,但不同语言对于这个事件的描述,却反映出不同民族对这个
6、事件的认知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个事件,英美人要考虑的是“石头”是特指的还是泛指的即是“这块”还是“有一块”,在语法上体现为the与a的选择;如果是确定的,还要考虑到石头的“数量”,是“一”块还是“多块”,在语法上体现为名词单复数形式的应用;对于“掉下来”这个运动,英美人必须说明运动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语法上表现为动词时态的选择;如果石头是单数的,动词还要有一个形式与它相应。反过来再来从汉人的角度看这个事什,以上英美人考虑的内容似乎对汉人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英语语法反映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汉语语法反映的是汉人的思维方式。用英语思维如果不包含用英语法思维,就会成为空谈,因此英
7、语教学必须包含学生语法意识的培养,必须教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用英语语法进行思维活动。 2.英语是形态型语言,形态是语法的也是思维的 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结构反映思维方式后,学生应具备的另一个英语语法认识是英语与汉语相比是一种形态型语言,形态的变化会表达全然不同的关系,表达完全不同的思想。 英语的形态变化是任何一个学习者都能够感知到的,但应当向学生讲明形态的变化对表达不同思想的重要性。 我们同样还是以萨丕尔的用例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有一个句子The farmer kills the duckling.如果我们改变了这个句子里的某些形态上的附加成分,比方说动词后的-s,去掉表示确定的the,我们获得的就
8、不是原先表达的思想。在原来的句子里我们都知道农民和小鸭子就是不久前谈到过、听到过或者想到过的,如果一个人偶然听到这个句子,他就会对farmer与duckling感到茫然,难免产生许多疑问,如“那是哪个农民?”“哪个鸭子?”等等。果真去掉了-s与the,我们不仅仅获得一套全新的语法关系,更获得了一个全新的思想:“Farmer,kill the duckling(农民,宰这小鸭子)暗指着我不只是谈到这个农民,并且正对他说话;他不是真地在宰小鸭子,是我在命令他做我们因此断定,要是只想谈到这农民,小小的the必得搁回去,-s也一定不能挪掉。 以上两个例子都说明,形态作为英语语法的一个标记,与思想的表达
9、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映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因此学生应当对英语的形态特点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是机械的记忆一套变化规则。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英语的词类进入句子后会根据表达思想的需要发生普遍的、规律性的变化,比如:名词的数与格的变化-s、-s;代词的性、数、格、人称的变化(如l,me,my,mine;we,us,our,ours等等);形容词、副词的级(-er,-est);动词的时、态、体、语气等等,这些变化既是语法的,也是思维的。 3.英语语法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部分,英语语法是刚性的 我们已经了解并且认识到英语语法作为英语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反映英美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使思维过程模式化,所以通
10、过可以直接观察的言语模式,就可以过渡到直接观察不到的思想结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培养用英语思维是具体的、实质的,因为建立英语语法思维就掌握了一个接近英美人的思维方式的手段。 另一方面,已经模式化了的思维过程与方式必然具有稳定性与强制性,并且会通过语法体现出来,使得英语语法具有刚性。 英语语法的“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前面提到的反映英语民族思维规律的语言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强制性(当然这个稳定性与强制性是所有语言都具备的);另一个是作为形态型语言的英语对形态、形式要求也是严格的与强制性的,它具体体现在:形态上的要求通常必须遵守,形式上要求存在的东西不可或缺。比如:构词层面的各种词缀,
11、如:名词的-ment、-ation、-ity、-er(or)、-ism、-ist、-ology、-ness,形容词的-ful、-al、-ative,动词的-en、-fy,-ize,副词的-ly等,它们刚性地标明了这些词类的词性;句法层面的各类形态变化和关系,如名词的数与格-s、-s,代词的性、数、格、人称(如I,me,my,mine;we,us,our,ours等等),形容词、副词的级(-er,-est),动词的时、态、体、语气的各种形态变化方式;形式上要求必须存在的各种一致关系(如主谓一致)与介词、连词等等,这些刚性的要求通常是必须遵守的,往往不容更改,否则要么会落入语言错误的陷阱,要么表达
12、的是全然不同的思想内容与思维过程。 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法思维,就应当强调英语语法的刚性特点。 4.英语词法与句法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词类在进入句子后会根据思想表达的需要作形态变化。 学生英语语法思维培养中的另一个需要强调的内容,或者说需要向学生讲明的知识,就是英语词法和句法的一致性。一致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英语词法与句法的一致性体现在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对应或者说对位关系。说的直白些,就是英语句子中不同位置上的句子成分对出现在这个位置上的词类是有要求的,比如英语中的三大词类名词对应主、宾、补语,动词对应谓语,形容词对应定语、表语。其二,词类在进入句子后往往会根据表达的思想与句
13、子的要求作形态变化。我们知道,词类的形态变化形式是在进入句子后发生的,决定它的形态的是思维的过程与内容以及句法的关系。比如:A cat eats a mouse与The cats ate mice这两个句子中词类发生的一系列的形态的变化,体现的都是思维过程与语法关系的要求。英语形态变化的形式是有限的,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动态地取决于思想表达的需要和句法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词类的形态变化形式一般不进入词典或列为专门词条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英语语法的以上认识,有益于学生将词法、句法、思维方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它不仅有益于深化对英语语法的认识,有益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更有益于从语法思维的角度真正地把握用英美人的思维方式,真正做到用外语思考,真正做到跨文化。 结语:外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具体的实质的,决不能将它等同于讲解几个反映文化差异的外语习语,它需要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接近另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外语语法思维的提出只是这方面的一个探索,我们认为只有把握了语言反映出来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实现用外语思维的目标,进而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的目标。(此文获2004年江苏省“师陶怀”论文评比一等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3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