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理论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设计案例.doc
《基于MI理论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设计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MI理论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设计案例.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MI理论的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张 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洛阳 471003)摘 要:MI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一经推出便引起热烈讨论,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多元智能理论对外语教学的革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就如何将MI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MI理论 精读 英语 课堂教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在心理学领域的异军突起,“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吹响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向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起挑战的号角。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人的
2、价值,主张学习应该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则强调教师的权威,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整齐划一的方式授课,无差别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批评与质疑和越来越多区别于传统的创新教学理念的挑战。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其1983出版的著作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 :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正好顺应了这种潮流。在书中,作
3、者首次提出人类有着完整的智能“光谱”,即人的智能结构至少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假设,颠覆了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可采用单一的、量化的智力检测手段来测量人的智能的传统智能理论,于是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以后有关研究人员对这一理论逐步完善,使之成为心理学界研究智力的一种重要学说,而且通过在学校实践中的不断应用,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被各国教育学、心理学界誉为“哥白尼式的革命”。我国的外语教学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耗时低效”、“聋哑英语”、“应试机械”等等,要求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多元智能理论以其坚实
4、的科学基础对传统的教学思想提出了挑战,为教师进一步认识和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有力的理论依据。一、多元智能的定义加德纳对智能的定义是:在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外,还有其他智能。加德纳将其多元智能框架定义为一个开放的系统,1983年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结构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后又陆续添加了两种,分别如下:1、言语语言智能,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2、逻辑数理智能,指的是对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思维表达的能力。3、
5、视觉空间智能,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包括用视觉手段和空间要领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4、音乐节奏智能,指的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5、身体运动智能,指的是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以及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6、人际交往智能,指的是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7、个人反省智能,指的是个体认识、洞察和内省自身的能力。8、自然观察智能,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以及自然世界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1998年提出)9、存在智能,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1999
6、年提出)1二、传统精读课堂教学的弊病精读课在整个英语课程设置中属于基础性课程,精读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英语基础,因此地位十分重要,所占学时也最多。但是在传统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使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获得较好的教学质量,主要原因如下:1、 内容枯燥由于精读课具有基础性课程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其课程内容主要以基础性知识为主,多为解释课文内容配合语言点的讲授,内容枯燥,缺乏趣味,难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长时间的保持。2、 教学重点偏移由于一直强调精读的基础性作用,导致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对语言点本身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和必要的背景知识的介绍,从而使
7、学生没有在脑中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没有对所学内容产生一个总体概念,反而过分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四零八散的难以记忆。3、 教学理念保守传统的精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侃侃而谈,不注意学生对讲课进度的跟进情况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丧失了根据学生的现场反馈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授课方法的机会。4、 授课方式单一一些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所用到的教学用具就只有课本和黑板,对于其他一些像多媒体之类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利用不充分,不能将所讲知识通过图像、声音、肢体等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对知识的了解。5
8、、评测方式有待改进传统的精读课程的考评方式是笔试,这就存在一个问题,笔试中的考题往往脱离生活实际,用大量抽象的、结构化的知识来测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考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听说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结果往往造成许多人考试中取得高分,却在生活中不能活学活用,学成了“哑巴”英语,很难适应社会对学外语者的要求。而每每在考试中分数不高的学生,也会丧失学好这门课的信心。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多学生始终对精读课提不起兴趣,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尤为低下,考试全靠试前几天的狂读猛背,一旦考试结束,之前短时间之内记住的知识转瞬就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无法使自己的英语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三、多元
9、智能理论对精读课堂教学的启示如何解决传统的精读课堂教学设计所带来的弊病,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成了精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多元智能理论为之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首先,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并非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结构,都不同程度地拥有至少九种基本智能。因此看一个学生不能简单地说他有多聪明,而是应看这个学生怎样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同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并不能证明这个学生的能力不行,而是他没有了解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其可取之处,都有学好的可能性,这对于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着
10、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多元智能理论有利于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正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结构不同,所以对所有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显然是不合理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是能够将学生的智能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配合。这就需要教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其特长,努力为其创造能充分发展其潜能的有利条件。第三,多元智能理论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这种狭隘的教学观念将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循规蹈矩,并阻碍甚至扼杀
11、学生多方面的潜在能力的发展。真正有效的外语教学应该认识到智能的多元性和广泛性, 尽力创造一个结构优化的多元化外语学习环境,以适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的发展。第四,多元智能理论促进了教师对自身角色转变的理解。传统的精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忽视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而多元智能理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去探索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特点,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学习,鼓励学生负责任地计划并监控自己的学习。最后,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评测方式的桎梏
12、。以往的精读考试往往过于注重对学生言语和逻辑智能的考核,考试在人为的非自然情境中进行,最后还要依据标准化答案对学生进行评分,这往往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而多元智能理论鼓励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可以把学生的观察记录、成果展示、录音、录像、图片、图表等记录都划分到评测范围中去。用这样综合性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可以捕捉学生在一段时期内的成长轨迹和进步方式,鉴别出每个学生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克服了传统评价的“快照式”测验所带来的弊端。四、案例下面我们以英语精读教程第三册第二课The Soul of a Champion: A Letter to Michael Jordan为例,看看多元智能理论是如何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MI 理论 大学 英语 精读 课堂教学 设计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