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
《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低段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 在阅读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阅读品质却逐渐下降。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必须从阅读初期小学低年级抓起。 一、阅读品质的内涵及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品质的现状特点 阅读品质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认识,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内在动力,主要包含阅读的主动性、持久性、专注性和思辨性等方面。为把握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育,我校以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初步了解本校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品质特点,现将有关情况概述如下: 1.低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但主动性、思辨性不足 一方面,幼儿园阶段的早期阅读已为低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阅
2、读能力打下了一定基础,而且,对于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低年级学生也会进行思考并推测出阅读材料试图表达的意思。但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这成为学生阅读的一大障碍。一般而言,一年级学生愿意请教别人,二年级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来解决问题。但过多的生字障碍,使得学生往往缺乏耐心和主动性,常常用非常快的时间进行“浏览”,缺乏对阅读材料的深层次解读和理解。 2.低年级学生易受外界影响,阅读的专注性、持久性不够 低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发生注意力转移的现象,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就无法专心甚至干脆放弃阅读,而且,阅读目标不明确,随意性较强。低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坚持看完某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停地更换书籍
3、。 3.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伴随一定的情感体验,并愿意和父母、同伴分享阅读感受 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喜欢继续延续在幼儿园时听故事的阅读方式,喜欢亲子阅读,也喜欢与身边的同伴一起阅读并及时分享阅读感受。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途径 (一)“具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策略 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认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是整个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无疑,教师和家长正是能够协助学生阅读的大人。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1)引导整体感知,提高学生阅读的有序性、专注性。在幼儿园时期,学生喜欢在阅读中翻阅色彩鲜艳、图画丰富的页面,所以他们常常不能按顺序翻看图书,
4、阅读缺乏有序性、完整性。进入小学后,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教师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从单纯的视觉刺激逐渐过渡到对阅读内容发生兴趣。因此,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书本的整体结构。其次,为克服生字多、学生独立阅读存在困难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大声朗读,让学生直观、流畅地感受完整的故事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训练学生有序地进行阅读,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叙述模式和运用语言的方法,使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点从图画与色彩逐渐转移到文字的叙述和表达上。 (2)引发思考,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思辨性。为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主动思考,教师可引导低年级学生根据题目、扉页来推测故事的主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阅读 品质 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5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