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尿管的护理改后泌尿外科.ppt
《留置尿管的护理改后泌尿外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置尿管的护理改后泌尿外科.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留置尿管的护理,泌尿外科 XXX,引 言,留置导尿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护理技术之一,属于有创的操作项目。在西方国家,尿路感染居医院院内感染之首,占30%50%。在国内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占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其中有80%的院内泌尿系感染与留置导尿有关。,大 纲,一、概念,二、留置导尿的目的,三、导尿管的选择,四、留置尿管的护理,一、概念,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出尿液的技术。分类:一次性导尿术、导尿管留置术。导尿管留置术:指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以引流尿液的方法。,留置导尿的目的,1、准确记录尿量:抢救危重、休克病人。2、术前准备:
2、盆腔内器官手术,为避免术中误伤膀胱,一般术前留置导尿,以保持术中膀胱持续空虚状态。3、泌尿系统的术后病人:便于引流及冲洗;减轻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4、解除尿潴留5、对于特殊病人,以保持会阴部清洁:截瘫、昏迷、会阴部有伤的病人,以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压疮。,导尿管的选择,材质的选择,聚氯乙烯(PVC或塑料)乳胶硅胶,导尿管的选择,1、有无气囊?(1)普通导尿管:导尿后,用橡皮膏将尿管粘贴固定在尿道口处。(2)气囊导尿管:距离尿管头约2.5cm处有一小气囊。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向气囊充水固定尿管。气囊尿管因内固定效果好,刺激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类型的选择,导尿管的选择,2、腔的多少?(
3、1)单腔导尿管:留取中段尿、膀胱灌注治疗以及暂时解除尿潴留。(2)双腔导尿管:距离尿管头约2.5cm处有一小气囊,它具有固定简单、牢固、不易污染等特点。(3)三腔导尿管: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胱内滴药。,类型的选择,导尿管的选择,导尿管型号,按照外径的周长分6F30F共13个规格型号,常用的成人导尿管有12F、14F、16F、18F四种型号。,型号的选择,成年男性一般选用12-16F尿管 成年女性用16-18F 老年人一般为20-22F 注:对于初次留置导尿管者,宁细勿粗,宜选用较小的导尿管;而对老年人,宜选择粗一些的导尿管。,留置尿管的护理,置管前护理置管时护理置管后护理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置管前
4、护理,1、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3、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包,仔细检查无菌导尿管/包,如有无过期、破损、潮湿等。4、提供良好地环境,保护患者隐私。留置尿管治疗方法的特殊性,直接涉及患者的隐私,良好地环境既是治疗的需要,也是体现人性化护理的发展趋势之一。判断解释准备(用物、环境),一次性导尿包,初次消毒,再次消毒及导尿,置管时护理,1、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要求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2、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正确铺洞巾,保持最大的无菌区域,防止尿道口污染;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3、置管过程中,动作轻柔,指导患
5、者精神放松、配合插管,避免损伤尿道粘膜。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消毒顺序:,置管时护理,女性:初次:由外向内,自上而下:阴阜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尿道口 再次:由内外内,自上而下:尿道口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尿道口男性:初次:阴阜、阴茎、阴囊,自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搽拭尿道口、龟头、冠状沟 再次:尿道口、龟头、冠状沟,置管时护理,5、导尿管插入适宜深度后,向水囊注入适量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男、女导尿术的不同】,置管后护理,1、标注好尿管留置时间及尿袋时间。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认识到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
6、护理。3、尿管留置期间,鼓励患者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使每日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以达到稀释尿液、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石的发生(但水肿、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患者除外)。4、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 常规清洗会阴部每日2次,清除尿道口周围血迹和分泌物,常使用0.5%碘伏或呋喃西林消毒尿道口及导尿管近端(10cm)。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尿道口消毒。,置管后护理,正确放置尿袋:引流管和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不能接触地面或放在地上,尿袋的底端要高于地面10cm。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及时更换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以
7、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乳胶导尿管每2周更换1次 硅胶导尿管每月更换1次 橡胶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置管后护理,定期更换尿袋:当尿袋破损、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尿袋。普通尿袋 抗反流尿袋 精密计量尿袋 每3天 每7天 每7天,置管后护理,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避免不必要的分开导尿管与引流管的接头及频繁取尿标本等动作。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接口。翻身或在离床活动时,将导尿管和引流袋妥善安置,避免导尿管及引流袋
8、受压、扭曲,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置管后护理,5、尿液的观察 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及量。若尿液有浑浊、结晶、絮状物等异常现象,应及时更换导尿管、尿袋,并留取尿液标本送检,选用敏感的抗生素。6、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间隙性夹管,根据每一位病人的尿意和膀胱充盈度确定放尿时间,一般23小时放尿一次),训练膀胱反射功能,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及早拔除导尿管,自主排尿。7、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 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置管后护理,8、膀胱冲洗尽可能不做膀胱冲洗。膀胱冲洗的时机:当患者存在感染、出血或是尿管可能堵塞的情况下。
9、膀胱冲洗:将一定量溶液通过尿管注入到膀胱内,再利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以达到止血,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的发生,治疗疾病,保持尿液引流通畅的目的的方法。分为:密闭性膀胱冲洗 开放性膀胱冲洗,置管后护理,【密闭式膀胱冲洗】常用冲洗溶液: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3%硼酸液等。灌入液的温度为38-40。冲洗液的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cm,滴速为60-80滴/分。流程:关闭引流管,开放冲洗管,使溶液滴入膀胱,待患者有尿意或滴入溶液200ml300ml后,关闭冲洗管,放开引流管,将冲洗液全部引流出来后,再关闭引流管,按需要如此反复冲洗。,冲洗管,引流管,置管后护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置 护理 泌尿外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47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