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管理.ppt
《设备润滑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润滑管理.ppt(1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设备管理、维修与油液监测,第三部分:润滑与润滑材料,第四部分:典型设备与零部件润滑,第五部分:案例分析,第二部分:摩擦学基础,第一部分设备管理、维修与油液监测,“十一五”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21世纪科技发展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节能 降耗 环保 安全,现代设备的特点,大功率、小体积、重量轻、高速化、精密化、功能多样化及高级化、微电子化、自动化、高可靠性、环境友好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润滑是设备管理的重要方面,设备管理、
2、润滑与维修,设备维修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设备润滑是设备维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液监测是设备润滑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油液监测是设备状态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设 备,润 滑,可维修性,可 靠 性,设计,制造,用户,全寿命,装置、方式、材料、管理、监测,设备合理润滑(GB/T13608-92“合理润滑技术通则”):在技术、经济允许条件下,为实现设备的可靠运行、性能改善、降低摩擦功耗、减少温升和磨损及润滑剂的消耗量,对设备的润滑设计、润滑系统的运行操作和使用润滑剂的品种、性能等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国外称之为设备全优润滑。由于投资回报率,日本也称之为“润滑经济”。,合理润滑需要投入,但投资回报率高-节约创造财富
3、,设备合理润滑主要技术内容(1)评估设备润滑当前存在的问题;(2)根据设备类型/工况/环境等条件合理选用润滑剂和润滑装置;(3)控制设备油液污染,实现主动维护;(4)对关键设备及需要按质换油的设备进行定期油液分析,了解设备润滑磨损状态,实现预知性维修;(5)建立规范的润滑管理制度并强化执行。,设备合理润滑-企业有待开发的大金矿(1)提高设备可靠性,保障运行安全,减少停机损失和维修费用;(2)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购置费用;(3)降低能源消耗;(4)延长油品寿命,降低润滑油油耗;(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设备维修方式的进步,失 效 后 修 理定 期 维 修 制,先
4、进的,预知性维修 状态监测,传统的,主动维修 污染控制,机械设备,特征运动方式,主要失效原因,对应状态监测手段,材料断裂材料磨损材料腐蚀,振动监测油液监测腐蚀监测,旋转运动 往复运动 静态,油液监测服务于设备维修,支持预防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延长维修周期、换油期支持预知维修(Predictive Maintenance):早期预报故障,避免失修和过修支持主动维修(Proactive Maintenance):发现并消除故障的根本原因,延长设备、零部件和油品的寿命,上海润凯,企业的部分润滑问题,润滑规程不清晰或没有;买最便宜的或最贵的润滑油;润滑知识老化或仅仅来
5、自于润滑油厂商;润滑停留在几十年以前的水平,例如:使用机械油、有油就行;按时换油,而不是按质换油;类似的润滑问题重复出现。,润滑新理念,工业骑在10um的润滑油膜上润滑油(脂)是最重要的机械零部件,是维修工唯一能控制的部件合理润滑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润滑污染控制的重要性,英国流体协会的液压系统寿命研究表明:液压油污染度为10/7时的系统寿命为24/21时的系统寿命的100倍。SKF的轴承寿命研究表明:轴承润滑的污染状况可使轴承的寿命相差500倍。,SKF新轴承寿命理论,旧理论:L10=(C/P)P新理论:L10 a,a=aSKF L10 0.1aSKF50 Ln a a=a1 L10 a a
6、=a1aSKF L10,油液监测,通过定期检测设备中的在用润滑剂,来早期预报润滑剂劣化、润滑剂污染和部件异常磨损,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异常,基础油添加剂变化表观、本质变化,磨损金属污染金属添加剂,油品常规理化分析,油品质量合理选油按质换油,设备润滑状态分析,污染度测试,液压系统其它系统,红外光谱,发射光谱,直读铁谱分析铁谱旋转铁谱,磨损方式磨损类型磨粒识别,设备磨损状态分析,直读铁谱分析铁谱滤膜分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专家经验,监测数据,综合结论,分析判断,监测报告,反馈信息,用 户,PQ指数,磨损金属总磨损值,红外光谱图,发射光谱趋势图,铁谱照片切削磨损,铁谱照片铝合金磨粒
7、,铁谱照片腐蚀磨粒,油液监测的成功关键,采用状态监测系统获得有代表性的油样报告内容准确而完整对所报告信息正确诊断及时进行维护工作现场反馈,用户的主要受益,减少意外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投资回报实现按质换油,延长换油周期防止突发性重大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有利于节能和环保实现设备现代化科学管理设备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零事故、零差错,1油液监测油品常规理化指标检测2油液监测铁谱分析或铁谱光谱分析3油液监测只适用于大设备4强调趋势分析和异常磨损分析,忽视理 化与油质分析5测试方法不规范,数据不准确,油液监测的误区,1不是多种检测方法的简单组合2摩擦学领域多学科综合应用技术3以最
8、经济的手段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4强调“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和诊断准确性,油液监测的实质,油液监测中的取样问题,1、取样是油液监测中的重要环节2、注意取样的代表性,循环系统取样,最佳的取样位置不是油液流过管路中的直线部分而是拐角和弯管这些油液呈紊流状态的区域。垂直安装在系统循环管线的直线部分上的取样阀往往会引起颗粒流失,导致进入油样瓶中的颗粒浓度的减少。将取样阀安装在管线拐角及转弯处可以消除这种影响。,压力管线取样,4种不同的方式,便携式减压管取样,顶针阀取样,球阀取样,便携式顶针阀取样,低压循环系统中取样,当排油管或回油管没有足够的压力来取样时,需要用到真空泵式取样器。,油浸式润滑的取样,柴油机,
9、循环齿轮箱和循环压缩机,CAT新型号的发动机在进过滤器前的适当位置都安装有取样阀,ASTM D6224,表1:新油的取样和测试,表2:在用油的取样和测试,表3:在用油界限值,表4:在用油测试数据的解释,表5:油中元素的来源,第二部分 摩擦学基础,摩擦的定义及类型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间产生切向的运动阻力,叫摩擦力,这种现象叫摩擦。按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旋转摩擦和复合摩擦。按摩擦副表面的润滑状态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和混合摩擦。,磨损过程 磨损是指摩擦副的对偶表面相对运动时工作表面物质不断损失或产生残余变形的现
10、象。磨损过程是因对偶表面间的机械、化学与热作用而产生。运动副的磨损过程可分为:跑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磨粒磨损 磨粒磨损是接触表面作相对运动时由外界硬颗粒或对磨表面上硬的微凸体,在摩擦过程中引起的表面擦伤和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磨粒磨损是最常见的磨损现象。据统计,在生产中因磨粒磨损所造成的损失约占磨损总数的一半左右。一般说来,磨粒磨损有三体磨粒磨损和两位磨粒磨损两种形式。磨粒磨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磨损机理:微观切削、挤压剥落和疲劳破坏。,磨 粒 磨 损 机 理 和 磨 损 颗 粒,磨料磨损类型,粘着磨损 粘着磨损是接触表面相对运动时,由于粘着效应所形成的粘着结点发生剪切断裂,被剪
11、切的材料或脱落成磨屑,或由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而造成的一种磨损。粘着磨损是一种常见的磨损形式,它的发生与发展十分迅速,容易使机器发生突然事故,造成巨大损失。根据粘着结点的强度和破坏位置的不同,粘着磨损有以下几种形式:涂抹、擦伤、胶合、卡咬。,粘 着 磨 损 机 理、磨 损 颗 粒 和 磨 损 零 件,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 表面疲劳磨损,有时称为疲劳磨损。可以定义为“当两个接触体相对滚动或滑动时,在接触区形成的循环应力超过材料的疲劳强度的情况下,在表面层将引发裂纹,并逐步扩展,最后使裂纹以上的材料断裂剥落下来的磨损过程”。既然它是一个疲劳过程,那么表面疲劳磨损,按裂纹萌生点不同可分为表层萌
12、生与表面萌生疲劳磨损;按磨屑和疲劳坑的形状不同可分为鳞剥和点蚀两类。,疲 劳 磨 损 机 理、磨 损 颗 粒 和 磨 损 零 件,腐蚀磨损 在气体或液体的腐蚀环境中进行摩擦,摩擦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生成反应物,这些反应物继续摩擦就会剥落,这个过程反复进行所造成的表面损伤,称为腐蚀磨损。因此,腐蚀磨损必须兼有腐蚀和摩擦。常见的有氧化磨损和特殊介质腐蚀磨损。,锈 蚀 颗 粒 和 腐 蚀 磨 粒,设备磨损提示:(1)影响设备磨损的因素众多,要具体分析;(2)设备磨损是个渐进过程,短时难以察觉;(3)通过合理润滑降低磨损速率可带来长期经济效益,不会立竿见影。,影响磨损的因素 润滑;材料
13、;表面加工质量;机件的工作条件:载荷、速度、温度、湿度及周围环境、机件运动副的结构特点及运动性质。,第三部分 润滑与润滑材料,1、润滑 润滑的作用 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降低温度、防止腐蚀、保护金属表面、清洁冲洗和密封。润滑的类型 按润滑剂的物质形态可分为:气体润滑、流体润滑、半固体润滑和固体润滑。根据润滑膜的形成机理和特征可分为以下五种:流体动压润滑、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流体静压润滑、边界润滑和干摩擦状态。,边界润滑,流体润滑,润滑形式,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流体动压润滑,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当滚动轴承、齿轮、凸轮等高副接触时,实际承载面积极窄小,使得接触区内产生高达几千MPa的压力,导致较大
14、的弹性变形。由于接触压力极高,润滑油粘度由于粘压效应会增加许多倍,因此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就是考虑了摩擦副接触面的弹性变形和润滑油的粘压特性。,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流体静压润滑 流体静压润滑是指利用外部的流体压力源(如供油装置),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润滑剂输送到支承的油腔内,形成具有足够静压力的流体润滑膜来承受载荷,并将表面分隔开这样一种润滑状态。它的主要优点:起动摩擦阻力小;使用寿命长;抗振性能好;运动精度高;可适应较广的速度范围。但需要专用的流体压力源。流体静压润滑系统按供油方式可分为:定压供油系统和定量供油系统。,边界润滑 在不满足流体润滑的条件下,将润滑油加入到摩擦副表面所形成的表面膜也具有
15、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作用,广义而言,这种润滑状态被统称为边界润滑状态。边界润滑是介于流体动力润滑和固体摩擦之间的一种润滑状态,是一种润滑膜很薄的很不完整、摩擦表面有部分固体接触的润滑状态。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润滑油的粘度对其润滑效果影响很小。此时起决定作用的是润滑油(尤其是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和摩擦副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彼比相互作用形成的边界润滑膜的性质。边界润滑膜通常是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的方式形成的。,物理吸附膜,化学吸附膜,化学反应膜,典型零件的油膜厚度滚动轴承 0.13m齿轮 0.11m发动机滑动轴承 0.550m 其它滑动轴承 0.5100m头发直径:7580m;肉眼可见
16、的最小尺寸:40m,润滑材料类型,基础油分类,美国石油学会(API)基础油分类,溶剂精制基础油的分类,加氢基础油的分类,润滑油的添加剂 根据所起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改善润滑油物理性能的,一类改善润滑油化学性能的。清净分散剂;抗氧抗腐剂;金属钝化剂;极压抗磨剂;防锈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抗泡沫剂;抗乳化剂。,无,磷氯硫,合成润滑油 合成润滑油是采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备的。它与矿物油相比,具有以下特性: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和热氧化稳定性;优良的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润滑性和较低的挥发性。,理化性能指标:外观、色度、密度、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和倾点、水分、机械杂质、残碳
17、、灰分、水溶性酸碱、酸碱值和中和值、氧化安定性、热安定性、油性和极压性、腐蚀和锈蚀、空气释放性、泡沫特性、抗乳化性、水解安定性、蒸发损失、馏程、苯胺点、橡胶适应性、剪切安定性等。,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摩擦磨损性能:润滑油在评定了理化性能之后,一般应进行某些模拟台架试验,包括一些发动机试验,通过之后方能投入使用。具有极压抗磨性能的油品都要评定其极压抗磨性能。常用的试验机有四球试验机、梯姆肯环块试验机、FZG齿轮试验机、法莱克斯试验机等,都用于评定油品的耐极压负荷的能力或抗磨损性能。,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工业润滑油分类标准:GB/T7631.1(按应用场合):(等效:ISO6743/0-198
18、1),工业润滑油粘度等级GB/T3141-94(等效:ISO3448-1992),类,以上表格中的粘度等级分类标准不适用于内燃机油和车辆齿轮油。,润滑油产品的名称的一般形式:,例:LAN 32,粘度对照表,基于95 VI单级润滑油的粘度。ISO级别适用于摄氏40 C时。AGMA级别适用于华氏 100 F时。SAE 75W、80W、85W和5及10W适用于低温(低于 17 F=0 C)。100 F和210 F的相应粘度在表中列出。SAE90到250及20到50适用于 210 F(100 C)。,润滑脂由80-90%的润滑油10-20%的增稠剂5%的添加剂构成,可以把增稠剂想象成吸取润滑油的海绵,
19、润滑脂,润滑脂,润滑脂是一种油膏状的润滑剂,在常温、常压下呈半固态油性软膏状。润滑脂是除润滑油外的另一类应用范围很广的重要润滑剂,广泛用于汽车、坦克、舰船、飞机以及其他机械,其组成与润滑油大不相同。润滑脂具有液态润滑油所没有的很多特性,例如:耐压性强。润滑脂在金属表面上的附着能力很强,它能在润滑油无法润滑的部位形成牢同的润滑膜,并承受很大压力。缓冲性能好。润滑脂用于做往复运动的机械中在很大冲击力和震动时能起缓冲作用,减弱或消除机械的震动,保证必要的润滑。不易流失。由于润滑脂能用于垂直表面或不密封的摩擦部位,能保持足够的厚度,即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也不至于流失,所以能保证可靠的润滑。密封性能和防
20、护性能好。润滑脂的密封性能优于润滑油,它可以防止水分、灰尘、杂质和腐蚀性物质进入摩擦表面,保持摩擦表面清洁,防止其被锈蚀。粘温性能好。润滑脂的粘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润滑油小,这是润滑脂特有的优良性能,因而适用于运动速度和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情况下的润滑。,特点,润滑脂虽具有很多优点,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液态的润滑油。由于润滑脂没有流动性,导热系数很小,因而不能进行循环润滑;它没有冷却和清洗作用;它的摩擦阻力较润滑油大,影响机械的效率;润滑脂的抗氧化安定性不如润滑油;润滑脂更换时比较麻烦,常需停机或拆卸机件,影响工作。因此,润滑脂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润滑脂适用于下列工作条件下机械的润滑:,(1
21、)因结构或工作条件限制而不能使用润滑油润滑的机械设备或部位。例如,在负荷大、转速慢、温度高的条件下工作的轴承,在大压力和离心力作用下,润滑油难以保证必要的润滑,用润滑脂可以达到保证润滑的目的。又如某些不能及时有规律地向摩擦部位加油的设备或开放式润滑的部件,都可采用润滑脂。(2)工作环境潮湿、水和灰尘较多、难以密封的机械;同酸性或其他腐蚀性气体接触的机械。(3)时开、时停的间歇式工作或转速经常变化的机械。由于不同转速要求不同粘度的润滑剂,润滑油难以在这种情况下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而润滑脂却具有这种性能。(4)长期运转,不便于经常添加或更换润滑剂的摩擦部位,如密封的滚珠轴承、高速电机、自动装置、远
22、距离遥控仪器等。润滑脂可以不流失地长期使用。,润滑脂的组成,润滑脂的特性是由它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现以皂基润滑脂为例,说明它的结构特点。一、润滑脂的结构特点 皂基润滑脂是用脂肪酸金属皂类(稠化剂)稠化润滑油而成的。稠化剂与润滑油形成一个分散体系,稠化剂是分散相,润滑油是分散介质。皂分子聚结成皂纤维或皂胶团,皂纤维互相吸引、交织连接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骨架,润滑油部分被吸附在纤维表面,部分渗入皂纤维,使其膨化,大部分润滑油被包围在结构骨架中,失去流动性,成为半固态软膏。皂纤维是由皂分子相互吸引聚结而成的。皂分子有一个极性端(即羧基端)和一个非极性端(烃基端)。分子的极性端彼此吸引连成皂纤维
23、,带烃基的非极性端朝向纤维外侧表面,具有亲油性,吸引润滑油分子,由此形成均匀的软膏状物质。皂纤维愈长、愈细,它的稠化能力愈强。一般皂纤维长度为0.1100 m以上,其他类型稠化剂纤维较短。,润滑脂的组成,二、润滑脂的组成润滑脂由润滑油、稠化剂、稳定剂和添加剂组成,它们的作用、类型如下:1润滑油 润滑油是润滑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量约为润滑脂的8090(质量分数)。润滑油的性质直接影响润滑脂的润滑性能。润滑油的粘度对润滑脂的软硬程度(稠度)有较大影响。粘度过太,稠化剂在润滑油中扩散慢,使润滑脂稠度变小,容易析出润滑油。润滑油的馏分组成过轻,会使润滑脂过分容易蒸发。粘度和凝点影响润滑脂的低温性能。
24、它的粘温性能对于润滑脂的高、低温使用范围和安定性均有影响。对润滑油的主要要求是粘度、热氧化安定性和蒸发性能等。润滑脂中所用润滑油分矿物油和合成油2类。,润滑脂的组成,2稠化剂 润滑脂中稠化剂的含量约占1030(质量分数)。其作用是稠化润滑油,使其成为润滑脂。稠化剂本身也具有润滑和抗压作用。润滑脂的稠化剂有脂肪酸金属皂类和非皂类稠化剂2大类。工业用脂肪酸皂类稠化剂有钠皂、钙皂、锂皂、铅皂、钡皂等,它们是由动植物油脂与相应的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反应得到的。由这些皂类稠化剂制成的润滑脂分别称为钠基润滑脂、钙基润滑脂等。非皂基稠化剂包括烃基稠化剂、有机稠化剂和无机稠化剂3类。烃基稠化剂主要是石
25、蜡和地蜡,本身熔点很低,由其稠化得到的烃基润滑脂即常见的凡士林,多用作防护性润滑脂。有机稠化剂有酞青铜颜料、有机脲,有机氟等,多用于制备合成润滑脂。无机稠化剂常用的有表面改性的膨润土、硅胶、石墨、炭黑、云母等,多用于制备高温润滑脂。稠化剂的种类和含量,对润滑脂的性质有很大影响。例如,钠基润滑脂耐热但不耐水,钙基润滑脂耐水而不耐热,锂基润滑脂既耐水又耐热。由有机和无机稠化剂制得的润滑脂具有高的抗热性和抗辐射性能。一般稠化剂含量多的润滑脂比较硬,含量少的润滑脂较软。,润滑脂的组成,3稳定剂 稳定剂又称为胶溶剂,是润滑脂所特有的,它可以改善润滑脂的结构性能,所以又称为结构改善剂。稳定剂能和皂类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润滑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4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