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ppt
《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学派。由于其观点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故被成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为马斯洛、罗杰斯等。,第一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持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
2、探究自己情感,学会与教师及班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以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一)学习与教育的结果 在学习结果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即使学生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学习,即让学习者“学习如何学习”,而学习的内容是次要的。因此,人本主义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为目的。,(二)学习的分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
3、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两大类。无意义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在他看来,所谓无意义学习,就是指所学的材料是没有个人意义的,不涉及情感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仅涉及经验积累和知识增长。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意义学习则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它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这种学习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学习。,意义学习的主要要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学习者整个人(
4、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便是推动力或刺激都来自外界,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也都是来自内部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即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弄清他们想知道的东西、明了自己原来不清楚的某些方面。,(三)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我的关系。(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并且将这种气氛由教师逐
5、步扩大到学生之间。(4)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学会解决问题,这是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一)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观念上的更新 1、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罗杰斯的教育理想是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合一的人。要最终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就要“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2、教学过程应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 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任何学生自觉吸收有趣和需要的知识
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两个完整精神世界互相沟通理解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一)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观念上的更新,3、教学基本原则是真诚、信任和理解 罗杰斯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基本要求,以使学生在自由发展中自我实现:(1)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坦诚相待、(2)给学生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的潜能、(3)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才能使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实现自我。,(一)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观念上的更新,4、教学方法强调非指导性的原则 人本主义主张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能使他的学生不依赖它的指导而独立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师的全部责任就是帮助学
7、生理解经常变化着的环境和自己,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潜能。,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 这是由精神分析学家、群体心理治疗专家科恩于1969年创建的。她将人本主义提出的心理治疗方法应用于学校教育,从而形成了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模型。这种模型是指教师为课堂阅读与时间利用设计的一种技术。它要求教师提出有利于促进课堂讨论的课题,找到讨论的课题与群体中正在发生的问题的接触点,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以促进课堂的讨论,并且在教学中教师要体现一种真正的人本主义的能力。而且,该模型允许学生任何时候进行讨论,允许学生讨论时离题。,(二)基于人本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二)基于人本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2.开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构主义 人本主义 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44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