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新石器时代建筑.ppt
《中国建筑史:新石器时代建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新石器时代建筑.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建筑史:新石器时代建筑一 仰韶文化建筑遗迹 1 概述 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村首次发现,命名 母系氏族社会遗存 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有猪狗等家畜 范围:遍及中原、西北,有绘红色和红褐色的彩陶,彩陶船形壶 1958年陕西省宝鸡县北首岭出土,有象征型符号 文字的雏形2 特征 仰韶文化聚落,常选择河流两岸,地 势 较高处;由初步的区划布局;分为居住区、制陶 区、墓葬区。以壕沟隔开;形成了初步的木骨涂泥建筑方法,为中 国传统建筑开端,房屋有方形、圆形两类反映了“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的演 变过程3 实例 临潼姜寨村落 初步的区划分为五组,每组中有公共用的大房子 择中,西安半坡遗址 构架方式:木骨涂
2、泥 类型:方、圆,甘肃秦安大地湾 木构架技术进一步发展 建筑面积约150平方 墙面白灰抹面 门增加,郑州大河村 多室,二 河姆渡文化建筑遗迹1 概况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首次发现,命名 四个文化层。第3、4层年代约公元前5000 前4000年 母系氏族社会 骨器有凿、锥、针、镞、耜,木器有茅、耜、镞、浆、耜、碗。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的 水稻粒和 杆。家畜有猪、狗、水牛,三 龙山文化1 概况 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得名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因最先发现黑陶,一度命名黑陶文化。但仰韶文化晚期也有黑陶。龙山文化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氏族聚落分布更为广泛、密集。,2建筑特征1 与仰韶时期比较,体量较小。这和小家庭的 需要是一致的。2房屋的平面布置和构造有所改变,出现了分 室房屋。3屋内地面用火烧烤后,涂抹一层白灰面。4黑陶工艺 扩大了窑室容量,火加深。改进工 艺后的黑陶更硬。装饰纹饰简化。,3建筑实例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建 筑遗址“吕”字形平面,分为内 外两室内外室有功能分工。,河南陕县庙底沟房屋遗址 单体房屋 底部是直径27m的园坑,坑深124m,周围有 10个残存的柱洞排列整齐,略向内倾 地面为光滑平整的白灰面层 室中央有柱洞,周围有草泥土 东部有阶梯式门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建筑 新石器时代 建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4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