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功能材料.ppt.ppt
《新型功能材料.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功能材料.ppt.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新型功能材料,1,第一节 概述,定义:以特殊的电、磁、声、光、热、力、化学及生物学等性能作为主要性能指标的一类材料。是用于非结构目的高技术材料。1965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J.A.Morton博士首先提出新型功能材料概念。,新型功能材料的分类,新型功能材料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有多种分类方法。目前主要是根据材料的化学组成、应用领域、使用性能进行分类。,新型功能材料的现状,近几年来,新型功能材料迅速发展,已有几十大类,10万多品种,且每年都有大量新品种问世。现已开发的以物理新型功能材料最多,主要有:1)单功能材料,如:导电材料、介电材料、铁电材料、磁性材料、磁信息材料、发热材料、热控材料、
2、光学材料、激光材料、红外材料等。2)功能转换材料,如:压电材料、光电材料、热电材料、磁光材料、声光材料、电流变材料、磁敏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电色材料等。,3)多功能材料:如防振降噪材料、三防材料(防热、防激光和防核)、电磁材料等。4)复合和综合新型功能材料,如:形状记忆材料、隐身材料、传感材料、智能材料、显示材料、分离功能材料、环境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5)新形态和新概念功能材料,如:液晶材料、梯度材料、纳米材料、非平衡材料等。目前,化学和生物新型功能材料的种类虽较少,但其发展速度很快,其功能也更多样化。,新型功能材料的展望,展望21世纪,新型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为:1)开发高技术所需的新型新型
3、功能材料,特别是尖端领域(航空航天、分子电子学、新能源、海洋技术和生命科学等)所需和在极端条件下(超高温、超高压、超低温、强腐蚀、高真空、强辐射等)工作的高性能新型功能材料;2)新型功能材料的功能从单功能向多功能和复合或综合功能发展,从低级功能向高级功能发展;,3)新型功能材料和器件的一体化、高集成化、超微型化、高密积化和超分子化;4)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兼容,即新型功能材料结构化,结构材料功能化;5)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新型功能材料的新概念、新设计和新工艺;6)完善和发展新型功能材料检测和评价的方法;7)加强新型功能材料的应用研究,扩展新型功能材料的应用领域,加强推广成熟的研究成果,以形成生产
4、力。,7.2 热电、压电和铁电材料,10,根据固体材料对外电场作用的响应方式不同我们可以把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导电材料(包括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等,以传导方式传递外界电场的作用和影响。)。,导电材料的分类,按导电机理可分为:电子导电材料和离子导电材料两大类。电子导电材料包括导体、超导体和半导体:,电导率 S/m,绝缘体,半导体,导体,超导体:,离子导电材料的导电机理源于离子的运动,由于离子的运动速度远小于电子的运动速度,因此其电导率较小,目前最高不超过102 S/m,一般在100 S/m以下。,另一类固体材料则以感应方式来传递外界电场的作用与影响,这类材料称为介电材料或电介质材料。,介
5、电材料介电现象和极化效应 前面导电材料都是以材料中存在的电子、离子和空穴等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长程迁移而形成的。与此不同,存在另一类材料,即所谓的介电材料,它们是绝缘体,并不存在其中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长程迁移,但仍然有电现象。这种电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材料中也存在荷电粒子,尽管这些荷电粒子被束缚在固定的位置上,但可以发生微小移动。这种微小移动起因于材料中束缚的电荷,在电场作用下,正负束缚的电荷重心不再重合,从而引起电极化,如此将电荷作用传递开来。,可以说,介电材料的电学性质是通过外界作用,其中包括电场、应力、温度等来实现的,相应形成介电材料、压电材料、热释电材料和铁电材料,并且依次后者属于前
6、者的大类,其共性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极化。这几类材料的属于关系如图所示。,一 热电材料 1.热电效应 某些材料当温度变化时,产生电极化现象,并且电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地,电极化强度随着温度升高,出现某方向极化的增强,随着温度下降,沿此方向的极化的减弱。这种现象称作热电效应。具有这种效应的材料称作热电材料。,在无外磁场存在时,它包括三个效应,Seebeck效应、Peltier效应和Thomson效应。下面就介绍一下这三个效应。,有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开路中,如果导体的两个结点存在温度差,这开路中将产生电动势E。这就是西伯克效应。由于西伯克效应而产生的电动势称作温差电动势。材料的西伯克效
7、应的大小,用温差电动势率 表示。材料相对于某参考材料的温差电动势率为,1.seebeck效应,2.peltier效应,电流流过两种不同导体的界面时,将从外界吸收热量,或向外界放出热量。这就是帕尔帖效应。由帕尔帖效应产生的热流量称作帕尔帖热,用符号 表示。对帕尔帖效应的物理解释是: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运动时,便释放出多余的能量;相反,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运动时,从外界吸收能量。能量在两材料的交界面处以热的形式吸收或放出。材料的帕尔贴效应强弱用它相对于某参考材料的帕尔贴系数 表示,(4),3.Thomson效应,电流通过具有温度梯
8、度的均匀导体时,导体将吸收或放出热量。这就是Thomson效应。由汤姆逊效应产生的热流量,称汤姆逊热。,为汤姆逊系数,若将A、B两根不同的金属或合金丝的端点互相连接(接点焊接或熔接)成为一闭合回路,并使两接点处于不同温度如图1所示,则由于温差电效应,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这种闭合回路称为热电偶。,热电偶回路中产生的温差电动势是由西伯克(seebeck)效应和汤姆逊效应联合组成的,热电材料中产生的热电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总接触电势和总汤姆逊电势所组成,即:,热电效应的应用,热电制冷又称作温差电制冷,它是利用热电效应(即帕尔帖效应)的一种制冷方法。1834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尔帖在铜丝的两头
9、各接一根铋丝,在将两根铋丝分别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通电后,发现一个接头变热,另一个接头变冷。这说明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电回路在有直流电通过时,两个接头处分别发生了吸放热现象。这就是热电制冷的依据。热电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电势可以成功地用来做成小型热电制冷器。图1示出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构成的热电偶制冷元件。用铜板和铜导线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连接成一个回路,铜板和铜导线只起导电的作用。此时,一个接点变热,一个接点变冷。如果电流方向反向,那么结点处的冷热作用互易。,热电制冷器的产冷量一般很小,所以不宜大规模和大制冷量使用。但由于它的灵活性强,简单方便冷热切换容易,非常适宜于微型制冷领域或有特殊
10、要求的用冷场所。,热电材料用作测温材料,热电偶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测温原件,它是由两种不同材料导线连接成的回路,其感温的基本原理是热电效应。,由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B组成闭合回路,当两接触点保持在不同的温度T1,T2时,回路中将有电流通过,此回路称为热电回路。,常用热电偶材料,铜-康铜 适合温度范围-200-400镍铬-镍铝 适合温度范围1300铂铑-铂 适合温度范围1350 短期可达1600 钨-铼 适合温度范围2500 短期可达2800 金-铁 适合温度范围-269-0,常用热电偶材料,压电效应及压电材料,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
11、的两个表面上便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其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压电效应。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有时人们把这种机械能转为电能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相反,当在电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产生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压电材料能实现机电能量的相互转换。,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材料具有压电效应,但压电效应十分微弱。随着对材料的深入研究,发现石英材料、钛酸钡、锆钛酸铅等材料是性能优良的压电材料。,压电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压电材料和压电陶瓷。压电材料的主要特性参数有:(1)压电常数压电常数是衡量材料
12、压电效应强弱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压电输出的灵敏度。(2)弹性常数压电材料的弹性常数、刚度决定着压电器件的固有频率和动态特性。(3)介电常数对于一定形状、尺寸的压电元件,其固有电容与介电常数有关;而固有电容又影响着压电传感器的频率下限。(4)机械耦合系数在压电效应中,其值等于转换输出能量(如电能)与输入的能量(如机械能)之比的平方根;它是衡量压电材料机电能量转换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5)电阻压电材料的绝缘电阻将减少电荷泄漏,从而改善压电传感器的低频特性。(6)居里点压电材料开始丧失压电特性的温度称为居里点。一、石英材料 石英材料化学式为SiO2,是单材料结构。图6-2(a)表示了天然结构的石英
13、材料外形。它是一个正六面体。石英材料各个方向的特性是不同的。其中纵向轴 z 称为光轴,经过六面体棱线并垂直于光轴的 x 轴称为电轴,与 x 和 z 轴同时垂直的轴 y 称为机械轴。通常把沿电轴x 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而把沿机械轴y 方向的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而沿光轴z 方向受力时不产生压电效应。,二、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材料压电材料。材料内部的晶粒有许多自发极化的电畴,它有一定的极化方向,从而存在电场。在无外电场作用时,电畴在材料中杂乱分布,它们的极化效应被相互抵消,压电陶瓷内极化强度为零。因此原始的压电陶瓷呈中性,不具有
14、压电性质。如图 6-4(a)所示。在陶瓷上施加外电场时,电畴的极化方向发生转动,趋向于按外电场方向的排列,从而使材料得到极化。外电场愈强,就有更多的电畴更完全地转向外电场方向。让外电场强度大到使材料的极化达到饱和的程度,即所有电畴极化方向都整齐地与外电场方向一致时,外电场去掉后,电畴的极化方向基本不变,即剩余极化强度很大,这时的材料才具有压电特性。,极化处理后陶瓷材料内部仍存在有很强的剩余极化,当陶瓷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电畴的界限发生移动,电畴发生偏转,从而引起剩余极化强度的变化,因而在垂直于极化方向的平面上将出现极化电荷的变化。这种因受力而产生的由机械效应转变为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功能 材料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