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答题技巧-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分析特征,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语言特点,把握说明顺序,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等。,说明文知识点梳理,一、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客观事物,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二、说明文分类(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一般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三、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2、递进式3、并列式四、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五、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六、说明文的语言特征准确性、生动性。,考
2、点解析 考点一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概括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常考题型:(1)本文(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本文(第段)的说明内容是什么?(3)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题型1找说明对象。,1、看题目或首、尾段;2、抓段首、段尾关键句;3、归纳文章中心内容;(注:若是事物说明文,一般情况下,题目就是说明对象,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若是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应考策略】,树立“答案就在文段中”的理念,题型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一个原则尽量用原文中的原词原句作答1、从题目着眼找“特征”;标题中对说明对象的修饰
3、限制性词语,往往体现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从段首、段尾找“特征”;3、从开头段(有的在文章第二段)、结尾段找“特征”;4、由段意归纳整合“特征”。,(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先后顺序等)(2)空间顺序:按照被说明事物的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而后,或从外到内,或由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进行说明。(3)逻辑顺序 具体表现为: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从分析到综合。,考点二.说明顺序:,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如何确定说明
4、顺序,1、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一般事物说明文采用空间或时间顺序,事理说明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2、把握语言的标志。、空间顺序有“东”“南”“北”“西”“上”“下”“左”“右”等方位词作标志语;、时间顺序有表时间的发展、事物各阶段的标志语;、而逻辑顺序有“首先”“其次”“原来”“因此”等标志语。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一篇说明文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一定要分清主要的是哪种顺序。,分析说明顺序的答题基本模式,1、逻辑顺序文段主要用了逻辑顺序,先说明(介绍).接着说明(介绍).再说明(介绍).最后说明(介绍).2、空间顺序作者是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说明的,从文
5、中的“.”等方位词可以看出。3、时间顺序作者按照“.”的时间先后顺序介绍.事物的.,考点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直接找出说明方法;2、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某段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选文中任选一种说明方法,并说出它的作用;,相关题型,1、辨清说明方法(找语言标志)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列数字: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的区别);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作比较:比、而、相对于、较;打比方:像、仿佛;下定义:科学、完整(比喻句、否定句不是下定义)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应考策略:,(1)举例子: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
6、一个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佐证。(语言标志: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作用: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答题模式: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比、而、相对于、较)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鲜明具体。答题模式:把和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的特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一类(种)一类(种),作用:使要说明的对象的形状、性质、成因和功用等条理清楚。,答题模式:把分类加以说明
7、,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一目了然。,(4)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像、仿佛),作用:增强说明对象的形象生动性。,答题模式: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5)列数字:利用具体的数字资料介绍说明事物的特征。,作用:从数量上突出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答题模式:用具体的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比喻句、否定句不是下定义),作用: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概念准确清晰。表达上使用“是”的判断。,答题模式:科学、准确、简明地揭示了
8、的本质特征,便于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7)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特点作一般性的解释。,作用:采用通俗的语言来解说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更清楚明白。,答题模式: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8)引资料: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等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充实。,答题模式:引用突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充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9)摹状貌: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将事物特征表现出来。,作用: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形象,增强说明对象的形象性、生动性。,答题模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使说明对象具体可感。,(10)画图
9、表:用图表的形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作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答题模式:把列成图表,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直观。,辨别易错,1、不表示数量的数字不属于列数字的方法。如年、月、日等。2、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一般说来,“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意思不变,就是下定义;互换意思改变,就是作诠释。,举例子: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为了说明的特征(道理),条理清晰地从方面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10、。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3、牢记答题格式:,下定义:是,准确揭示了的本质特征。打比方: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可感。作诠释:使(要说明的事物)浅显易懂,概念清楚。引用:引用名言、格言、谚语等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谜语等,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关键词(术语)+说明对象的特征,考点四:说明文的语言,(1)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表述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作者严谨、周密、科学的态度。(2)通俗易懂(口语词)
11、:俏皮有趣,深入浅出,帮助读者轻松理解科学知识。(3)生动形象(比喻、拟人):语言轻松活泼,幽默风趣,具有趣味性。,常考题型:1、“”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文中“”词能否替换为“”词,为什么?,【题型1】修饰、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答题步骤】(1)判断:(删还是不删)。一般是不能删(2)解释:解释这个词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3)比较:比较删掉这个词语后与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4)总结: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格式:不能删去,“”一词表,如果删去,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一词体现了说明
12、文语言的准确性。,(注意:“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方法归纳一:,1、解释、分析词语本义 2、结合语境分析具体内容;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格式:“”词,表示-意思,从(时间、程度、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结合原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题型2】加点词语能否替换为,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能替换,原文“”词语的意思是,而替换的“”词语的意思就变成如换成“”词语,就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方法归纳二:,1、选择修饰限制性
13、词语;下面的回答同加点词的作用和好处一样2、把词语放在句子中解释(结合语境、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格式:“”词,表示-意思,从(时间、程度、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结合原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题型3】加点词语的含义或加点词指代的内容。,指代性的词语(这、其、其中、那)所指代的对象一般出现在它、这等词的前边;名词性词语的含义一般紧随其后,答题应从文中筛选出具有概括意义的句子,或根据文段内容进行概括。,(2009年)1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3分),一般指的都是代
14、词前边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而是一部分。(可用代入法验证),考点五.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把道理说深说透。(3)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4)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题型1】文中第段与第段的位置能否互换?(文中 段能否删去?),【应考策略】首先,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
15、序。答题格式:表态。一般是不能互换(删去)。分析。(具体见说明文结构或段落的作用),【应考策略】(1)根据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分析。开头语段的作用:A.内容上,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点)B.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或是趣味性、故事性),使说明对象具有神秘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结构上,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引起下文。,【题型2】说明文的结构及其段落作用,文中段落、句子的作用:A.内容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B.结构上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前文。结尾段落的作用:一般有总结全文的作用,或与开头的说明相呼应,使结构更严谨。,【应考策略】读懂原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这类题目,要做到:(1)看清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切记答非所问。题目要求是提建议,就不能是举例子;是谈看法就要首先表明看法、观点,然后依据看法找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2)抓住中心,所谈的看法要结合文章,不能脱离文章,太空太大。(3)不论自己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题干或文章观点,都要自圆其说,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和文章内容,言之有理。(4)正面积极,语言通顺。,考点六:拓展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9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