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发展及低渗透油田测试应用浅谈.ppt
《试井发展及低渗透油田测试应用浅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井发展及低渗透油田测试应用浅谈.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井发展及低渗透油田测试应用浅谈,提纲,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及方向二、试井分析的目的及作用三、低渗透油田概概貌四、低压低渗油藏常规试井技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五、低渗透油田的测试实例和工艺方法及模型选择六、低渗透油田试井压力测试异常总结,一,试井是油气藏工程的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油层物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渗流理论、计算机技术、测试工艺和仪器仪表、设备等各个领域,是勘探开发油气田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基础工作之一试井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很年轻。半个多世纪以来,从用一支纪录笔仅能记录下最高压力的一种简单的波登管压力计,发展到现在,压力计的设计和制造已十分精细,并日臻完善。由纪录、走时和
2、感压三大关键系统组成的机械压力计已能录取井下压力变化的各种特征,测量压力的精度已达到0.2%,井下工作时间,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可达360480h,其工作温度达到150370,种类已达几十种之多,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应用到试井领域。60年代末,美国HP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石英晶体电子压力计,测量精度达到0.025%,灵敏度达到0.00014Mpa,采样速度达1个测点/s,石英电子压力计可遥控测试,井下压力变化可从地面二次仪表观察,测试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需要控制,这样,显著地提高了试井分析的有效性,,一,目前电子压力计品种有几十种,
3、有的可在地面直读井下压力,温度参数,有的可将录取的资料在井下储存起来,仪器取到地面后再进行回放等。迄今为止,石英晶体压力计仍是精度和灵敏度最高的一种。这类高精度电子压力计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试井技术的应用领域。,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一,试井理论半个世纪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40年代以前,人们只认识到测静压。之后,发现静压的测取与关井时间有关,以及压力恢复时间的长短反映了井周围地层渗透性的好坏等问题。1933年穆尔等人最早发表了利用压力动态数据确定地层渗透率的论文。1950年两篇文章的问世奠定了现代试井理论的基础。,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一篇是霍纳发表的,提出用图解法解释测试的压力资料,即压力恢
4、复值与生产时间加关井时间的和,除以关井时间的对数值成线性关系,另一篇是米勒、戴斯、哈钦森合著的,提出压力恢复值与关井时间的对数值成线性关系。这两种方法是我们沿用至今的霍纳法和MDH法。一般说,前者适用于尚未全面开发油田的新井,后者适用于老油井。这就是通常称之为常规试井分析的方法。,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一,试井理论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结合,使试井分析方法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现代试井分析方法,即图版拟合解释法。近20年国外专家发表了一系列典型曲线,如1970年雷米发表无限大均质地层中,一口具有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井的典型曲线;格林加登等发表了具有垂直裂缝井的典型曲线;80年代布尔代等发表了双重孔
5、隙系统的典型曲线,以及相应的压力导数典型曲线等。,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一,近10多年来,国内外一批学者、专家编制了各种类型的试井解释软件,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不同条件的压力特征数值解可以准确完善的反映均质或非均质系统的动态特征。目前,国内许多油田已应用试井解释软件进行试井分析,求解测试层的各项参数。,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我国试井技术的应用始于50年代中期,0多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玉门油田是我国最先开展试井工作的油田,60年代初,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十分重视和录取第一性资料,充分利用压力资料指导油田开发,这一期间我国试井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童宪章、王德民研究总结了适合大庆油田的试井分析实用方
6、法。童宪章总结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写了压力恢复曲线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一书,指导了我国试井分析工作的开展。,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80年代以来,随着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试井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试井工作领域由开发扩展到勘探,由生产井、注水井测试扩展到探井测试,由单井测试扩展到一定控制面积内的测试。在测试工具仪表装备上,随着电子压力计的引进,促进了国产井下仪表的发展,固阻式电子压力传感器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高端电子压力计的研制也取得初步成果。,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目前,在国外以及我国的海上油田试井测试技术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试井测试已成为完井交井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和步骤,试井测试资料是进行
7、油气田评价和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时必须提供的资料。充分利用测试资料部署探井和调整井,提高探井的成功率和调整井的有效率,这比单一用钻井的方法要经济的多。,一、试井发展历程介绍,剪式,滚竿,俯卧式,背越式,一、试井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模型识别与模型检验的能力,储层物性特征,完井情况,供给区形态与大小,有效供给区形态与大小,完井情况,储层物性,地层压力,压力随时间衰减,核心目的是:评价决定油气井产能及稳产能力的关键因素,二、试 井 分 析 目 的,准确、有效地识别、评价完井效果、储层物性、供给区形态三种关键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改造方法、井型与井网选择,是试井分析的核心任务。目标:建立可靠
8、的单井(或多井)动态预测模型。,二、试 井 分 析 目 标,二、试井在油气藏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作用,必须实施的项目 必须使用的参数 可能实施的项目 可能使用的参数,油气藏模型,(网格粗化),数值模拟模型,(历史拟合),校正后的数值模拟模型,油气藏动态预测,经济评价,管网模型,开发方案设计,(产量递减分析),油气田动态预测,生产设备引进与安装HSE,数据,井筒模型,地质模型,地质,流体,流体模型,地球物理,地球物理模型,流量剖面模型,试井测试,试井模型,钻井,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模型,岩石物理,岩石物理模型,地质力学,地质力学模型,示踪剂,示踪剂模型,生产动态,生产测井,井生产动态预测,完井设计措
9、施改造,措施后井动态预测,解释模型,油气藏模型,数值模拟模型,生产管理决策,产量压力分析,三、低渗透油田概况,三、低渗透油田概况,三、低渗透油田概况,简介 低渗透油田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油田。随着建设时间的延长,低渗透油田普遍出现原油产量下降,综合含水上升,地面系统布局不合理、负荷不平衡、设施腐蚀老化等问题,需更新的站、所、设备设施、管线数量日益增多,导致生产运行费用、维修维护费用和管理费用逐年增高,不仅影响了油田的安全生产,同时影响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三、低渗透油田概况,分类 根据低渗透油层上限和下限的分类,把渗透率为(0.150)10m的储层通称为低渗透油层。根据
10、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可以进一步把低渗透油田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50)10m。这类油层接近正常油层,油井能够达到工业油流标准,但产量太低,需采取压裂措施提高生产能力,才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三、低渗透油田概况,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110.0)10m。这类油层与正常油层差别比较明显,一般束缚水饱和度增高,测井电阻率降低,正常测试达不到工业油流标准,必须采取较大型的压裂改造和其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地投入工业开发,例如长庆安塞油田、大庆榆树林油田、吉林新民油田等。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田,其油层平均渗透率为(0.11.
11、0)10m。这类油层非常致密,束缚水饱和度很高,基本没有自然产能,一般不具备工业开发价值。但如果其它方面条件有利,如油层较厚,埋藏较浅,原油性质比较好等,同时采取既能提高油井产能,又能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的有力措施,也可以进行工业开发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延长油田的东部油田等。,三、低渗透油田概况,以低渗透油气藏为主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总面积占国土4%,包括甘肃东部、宁夏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和山西部分地区。其天然气、煤层气、煤炭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三、低渗透油田概况,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
12、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南油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三、鄂尔多斯盆地地貌,三、鄂尔多斯盆地地貌,三、鄂尔多斯盆地地貌,三、低渗透油田概况,开发意义 地渗透油田在我国油气开发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发现的低渗透油气田占到新发现油气藏的一半以上,而
13、低渗透油气田产能建设的规模则占到油气田产能建设规模总量的70%以上,低渗透油气田已经成为油气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仅2008年,低渗透原油产量就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37.6%,低渗透天然气产量则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2.1%。其次,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分布具有含油气多、油气藏类型多、分布区域广以及“上气下油、海相含气为主、陆相油气兼有”的特点,在已探明的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的比例很高,约占全国储量的2/3以上,开发潜力巨大。,三、低渗透油田概况,开发现状 我国第一个规模开发的低渗透油田长庆安塞油田,是一个特低渗透油田,1997年产量为100万吨,2008年产量300万吨,11年间增产2倍,年均增长1
14、0.5%;而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田苏里格低渗透砂岩气藏,经过努力,实现了规模而有效的开发,2008年建成8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总体开发规划将达到200亿立方米以上。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中,长庆油田开创的“安塞模式”、“苏里格模式”被大力推广,为我国原油产量稳定增长和天然气产量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积累了技术和经验。,三、低渗透油田概况,要实现低渗透油气田的经济有效开发,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技术难题。因为低渗透油气田不是构造油气层,而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难度很大。在勘探期间,如何准确认识低渗透油气田的分布规律,控制它的面积、寻找油气的富集区等都是需
15、要继续探究的课题。此外,低渗透油田往往伴有低丰度和低压的特点,天然能量不足,导致油井自然产量很低。因此,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该类油气田的单井产量也是一个课题,否则就不能奢谈经济有效开发。由于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高成本性,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也是各油田公司都在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低油价时代。所以,如何发展高技术、攻克核心技术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问题。,三、低渗透油田概况,在我国各大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加紧低渗透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为了加强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作为为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提供基础数据的测试工作也不容忽视,同时低渗透油气田的测试有不同于常规的许多方面
16、,我们也不能照办照抄,要有开创性的工作,下面我就把在延长油田开展的一些测试方法给大家做一介绍,四、低压低渗油藏常规试井技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抽油井常规试井工艺技术(二)低压低渗油藏常规测压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抽油井试井的关键在于井底压力的准确测取,目前常规的试井取资料方法有以下几种:1、环空测压。通过偏心井口,在油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下入小直径压力计。但要求井的最大井斜不超过20,以免造成钢丝与采油管柱的盘绕或压力计遇卡。2、起泵测压。将井筒中抽油杆和泵起出井口,下入压力计测关井压力。由于井筒条件变化,起泵过程延误测压时间,压力恢复早期资料不完整。,(一)抽油井常规试井技术,3、测取液面。
17、关井后,由井口发出声波脉冲,经液面反射取得反射脉冲资料,再将液面资料换算成井底压力。自动监测装置的回声仪,采样密度和资料精度上基本能满足试井资料的录取,但对油水同出或油气比较高的井,由于 流体密度误差或气泡干扰误差,造成井底压力折算偏差较大,需经现场实验寻求校正方法。4、固定式测压。将永久式电子压力计安置在油管下端,导线置于油管外壁,压力信号由导线传至地面仪表,该方法试井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多应用于重点区块、骨架井测压。,(一)抽油井常规试井技术,上述抽油井常规测压方法在全国各油田非自喷采油井中应用非常普遍,但由于各油田地质条件差异,其应用效果存在着一定差异。抽油井常规测压试井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18、环空测压、地面井口关井,井筒内为气、液双相流体压缩过程,相应的井筒储集系数是单项流体条件下井筒储集系数的数十倍以至上百倍。对于中高渗、中高流度低压层而言,这种方法在一定测压时间内可获取满足储层评价的资料,但对低压低渗地层则存在着井筒储集时间过长造成试井周期长、井筒干扰信息过强等突出问题,使得测试成功率低、成果参数量少,限制了试井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二)低压低渗油藏常规测压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低渗、低流度储层的油井,要取得能够对比分析的合格资料,必须有足够长的关井测压时间,有的井在关井测压20天的条件下,也难以取得径向流动段资料,导致对测压资料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经对20口井测压资料统计,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渗透 油田 测试 应用 浅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