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移动财务分析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中国移动财务分析报告.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移动财务分析报告,2004 年,版权声明:该报告的所有图片、表格及文字内容的版权归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所有。其中,部分图表在标注有数据来源的情况下,版权归属原数据所有公司。艾瑞公司取得数据的途径来源于公开的资料,如果有涉及版权纠纷问题,请及时联络艾瑞公司。,1,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目,录,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概况.21.1 公司简介.21.2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31.3 公司股权状况.42 中国移动大事记.53 中国移动业务发展情况分析.63.1 历年中国移动累计用户数情况.63
2、.2 历年中国移动用户构成情况.73.3 中国移动签约用户发展情况.83.4 中国移动预付费用户发展情况.93.5 中国移动新业务的发展情况.104 中国移动收入状况分析.114.1 历年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情况.114.2 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结构情况.124.3 2004 年中国移动新业务收入构成比例.134.4 历年中国移动业务 ARPU 值变化情况.144.5 历年中国移动业务 MOU 值变化情况.155 中国移动业务盈利情况分析.166 中国移动股票交易情况分析.176.1 历年中国移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情况.176.2 历年中国移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情况.187 中国移动资产状
3、况财务分析.197.1 历年中国移动资产总额变化情况.197.2 2004 年中国移动资产构成情况.208 中国移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分析.218.1 历年中国移动负债变化情况.218.2 历年中国移动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229 中国移动现金流量情况分析.239.1 历年中国移动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变化情况.239.2 历年中国移动现金流量变化情况.2410 中国移动财务绩效评价.2510.1 中国移动偿债能力分析.2510.2 中国移动经营管理效率和盈利效率分析.26法律声明.27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
4、ncialResearch Report2004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概况1.1 公司简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于 2000 年 4 月 20 日成立,注册资本为 518 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 4000 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 31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 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
5、供基本话音业务以外,还提供传真、数据 IP 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著名客户品牌。用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以及“134(0 至 8号段)”。截至 2004 年底,中国移动的网络已经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 2 亿户,于 184 个国家和地区的 235 个运营公司开通了 GSM 国际漫游业务,与 73 个国家和地区的 51 个运营商开通了 GPRS 国际漫游,国际短信通达 106 个国家和地区的 214 家运营商,彩信通达 4 个国家和地区
6、的 14 家运营商。中国移动业务简介,公司2005.6 iResearch Inc.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服务种类GSM 移动服务数字移动数据及传真服务语音信箱短消息服务主叫号码显示呼叫转移呼叫等待呼叫限制神州行预付卡服务签约预付卡中国移动 IP 电话卡WAP 服务中国移动互联网卡信息点播手机银行,品牌,3,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1.2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中国移动董事会及管理层,姓名王建宙李跃鲁向东薛涛海张晨霜李默芳Source:中国移动 2004.122005.
7、6 iResearch Inc.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职务党组书记总经理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备注56 岁,2004 年 12 月加入移动,一九八五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系,27 年电信行业管理经验。46 岁,2000 年 4 月加入移动,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超过 29 年电信行业管理经验。45 岁,2000 年 4 月加入移动,毕业于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近 23 年电信行业管理经验。49 岁,2002 年 7 月加入移动。毕业于河南大学,拥有北京大学 EMBA 学位,超过
8、25年电信行业及财务管理经验。53 岁,2001 年 4 月起加入移动。毕业于中央党校,超过 25 年电信行业管理经验。59 岁,2000 年 4 月加入移动集团。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拥有北京大学 EMBA学位,超过 34 年电信行业管理经验。,1,2,3,4,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1.3 公司股权状况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主要股东,编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量(股)直接持有 间接持有,持股比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香港(BVI)有限公司,14890116842,14890
9、11684214890116842,75.5875.5875.58,Source:中国移动 2004.12,2005.6 iResearch Inc.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997 年,5,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2 中国移动大事记,05.4-被列入 2005 年“Forbes 2000”04.7-完成 10 个省市自治区移动公司的收购03.9-穆迪信用评级上调02.11-与美开通 GPRS 国际漫游业务02.10-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02.3-中国移动与韩 KTF 公司签署了
10、 GSM-CDMA 自动01.12-中国移动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01.7-移动 GPRS 投入试商用,取消移动入网费和附加费00.12-中国移动的交换容量超过 1 亿户00.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99.7-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 11 位99.4 月-根据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98.8-中国移动用户突破 2000 万97.10-成立中国电港(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97.7 月-中国移动第 1000 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96-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95-GSM 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94.3-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87.11-第
11、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005 年2004 年2003 年2002 年2001 年2000 年1999 年1998 年1996 年1995 年1994 年1987 年,6,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3 中国移动业务发展情况分析,3.1 历年中国移动累计用户数情况,2004 年,中国移动采取了多种营销手段,保持了用户数的稳定增长。截至 2004 年 12月 31 日,中国移动的用户总数达到 20429.2 万户,其中签约用户总数达到 5
12、988.7 万户,预付费用户总数达到 14440.5 万户,全年净增用户数达到 3817.9 万户,增长率达到了 23%。截至 2004 年年底,移动集团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64.3%,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同时,中国移动大力发展集团客户,以增加客户忠诚度和公司收入为目标,开发储备产品,提高业务普及率,优化管理机制和流程。截至 2004 年年底,移动集团的签约集团客户总数达到 111 万家,移动集团为其中 38 万家集团客户提供信息化基本解决方案。,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7,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
13、eport,2004,3.2 历年中国移动用户构成情况,由于中国移动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开展的差异化服务,在营销策略上在维持高端客户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低端市场的开拓,因而近年来中国移动的预付费用户所占的份额逐年增大,由 2000 年占用户总数的 27.6%,增长至 2004 年的 70.7%,已成为中国移动的主要客户群体。虽然签约用户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长率大大低于预付费用户,因而所占的份额呈下降趋势,2004 年签约用户占用户总数的 29.3%。,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8,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14、 Report,2004,3.3 中国移动签约用户发展情况,中国移动的签约用户主要包括全球通及与移动集团签订服务合约的客户,一般来说属于高价值客户,ARPU 值比较高。2004 年,中国移动重点加强“全球通”品牌服务与业务差异化建设,进一步凸现这一品牌的差异化优势,同时通过营销资源倾斜的手段,加大签约用户发展和维系力度,使得用户的忠诚度不断的提高。尽管电信市场对于高价值客户的争夺加剧,中国移动的签约用户在维持了原有的规模的基础上略有增加,月平均增长率为 0.2%。其中,由于 2004 年 7 月对内蒙古移动等十二家分公司的收购,因而在 2004 年 7 月用户数有一明显的增加值,13.9%。,
15、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9,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3.4 中国移动预付费用户发展情况,中国移动的预付费用户主要包括神州行、动感地带及针对低使用量用户市场推出的本地品牌或套餐产品用户。由于中国移动推出一系列针对低使用量用户的营销手段,针对“动感地带”,中国移动以提高客户群规模、提高新业务比例、塑造年轻人文化内涵作为品牌发展的重点,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和目标客户规模。针对“神州行”品牌,移动集团加强成本控制,保持客户规模的合理增长,进一步强化资费管理,使得话务量与收入的增长更为合理。,
16、这些营销手段使得预付费用户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率,2004 年中国移动的预付费用户净增 3640 万户,增长率达到 23%。从 2004 年的月度数据来看,平均每月增长在 2.3%左右。2004 年 7 月增长率达到 21.1%,主要是由于对于内蒙古等 12 家移动分公司的收购。,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0,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3.5 中国移动新业务的发展情况,中国移动的新业务保持稳健的增长,已经成为公司发展强劲的驱动力,成为拉动营运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2004 年,
17、中国移动的国际漫游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GSM 国际漫游服务扩大到 184个国家和地区,GPRS 国际漫游服务扩大到 73 个国家和地区。移动用户可以与全球 106 个国家和地区的 214 个移动运营商的用户互送短信。,短信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4 年,短信业务使用用户占用户总数的比例增长到76.8%,短信业务收入达到 163.80 亿元,短信业务使用量达到 1725.7 亿条,比 2003 年增长了 67%。,以 WAP、彩铃为代表的其他数据业务发展迅猛。WAP 使用用户数达 1281 万户,彩铃,用户数达 2721 万户。,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1
18、,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4 中国移动收入状况分析,4.1 历年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情况,中国移动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 20%以上,由 2000 年的 649.8 亿元增长到了 2004 年的 1923.8 亿元,其中 2004 年的净增长额为 337.8 亿元,增长率达到 21.3%。话音业务收入作为营运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铜壶费和月租费收入达到 1633.34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9.1%,占总营运收入的 80.1%。为了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移动根据价格弹性规律加
19、强利用闲时网络进行话务量营销,每分钟收入虽然比 2003 年下降了 23.7%,但是有效的保证了营运收入的增长和 ARPU 值的相对稳定。,在此其他业务收入包括新业务收入和其他营运收入,可以看出其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由 2000 年的 68.8 亿元增长到了 2004 年的 390.9 亿元,2004 年增幅达 131.8 亿元,增长率达到 50%。,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2,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4.2 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结构情况,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通话费及月租费
20、,新业务收入(包括短信、其他数据业务和移动增值服务),以及其他营运收入构成。下表反映了本公司各项业务在 2003 年、2004 年的收入变化及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综观中国移动两年来的主营业务收入,月租及通信收入保持比较稳定,占了营运收入的绝大部分,由 2003 年底占主营业务的 83.6%,略有下降到了 2004 年的 80.1%,而新业务的发展比较迅速,所占的份额由 2003 年的 10%上升到了 2004 年的 15.5%,已经成为中国移动进一步发展业务,提高营运收入的关键。,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3,iResearchChina Mobile
21、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4.3 2004 年中国移动新业务收入构成比例,中国移动继续加大新业务的推广力度,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数据业务和增值功能服务,新业务继续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2004 年新业务收入为 316.51 亿元,比 2003 年增长 76.5%,占总营运收入比例达到 15.5%,2003 年增长了 5.5 个百分点。,中国移动新业务包括短信业务、其他数据业务(主要是 WAP 和彩铃业务),以及移动增值服务。2004 年,短新业务的收入达到 163.8 亿元,占整个新业务的比例为 52%。同时,WAP、彩信和彩铃等业务增长迅猛,2003
22、年的营运收入达到 67.23 亿元,成为数据业务新的增长亮点,与此同时,2004 年中国移动加大了增值业务功能的普及作用,增值业务的收入达到 85.4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6.5%,占整个新业务收入的 27%。,2004 年,中国移动继续规范和深化服务供应商(SP)的合作管理,移动梦网发展稳定。截至 2004 年年底,中国移动的 SP 合作伙伴超过 1000 家,移动梦网应用更加丰富,其中短信应用超过 100000 种,彩信应用 10000 种,WAP 应用超过 10000 种,百宝箱应用超过2000 种。,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4,iResearch
23、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4.4 历年中国移动业务 ARPU 值变化情况,由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提高、新发展用户中低话务量用户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今年来中国移动电话业务平均每户每月收入(ARPU 值)呈持续下降趋势,但中国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不同品牌的、差异化的营销推广活动,有效的控制住了 ARPU 值下滑的趋势。2004 年中国移动签约用户的 ARPU 值为 167 元,基本和上一年的 ARPU 值持平,变化率仅为 0.6%。预付费用户的 ARPU 值则由 2003 年的 57 元下降到 2004 年的 56 元,变化率为
24、1.8%。,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5,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4.5 历年中国移动业务 MOU 值变化情况,中国移动的通话量保持稳定的增长,虽然 2001、2002 两年预付费用户的平均每户每月的通话分钟数略有下降,但是中国移动随后推出了针对低端客户的“动感地带”品牌,通过每月赠送的通话分钟、设置亲情号码、神州夜话等一系列的促销手段,促进了话务量的有效增大,2004 年预付费用户的 MOU 值达到 194 分钟,比上一年增长了 40.6%。同时充分的利用了闲时网络,提高了网络
25、的利用率。签约客户的 MOU 值也有较多的提高,由 2003 年的 418 分钟增长到了 2004 年的 517 分钟。,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6,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5 中国移动业务盈利情况分析,综观历年中国移动 EBITDA 以及净利润情况可以发现,中国移动赢利水平保持了长期持续良好的增长,2004 年的 EBITDA 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达到 55.4%和 21.2%,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营运利润为 616.48 亿元,EBITDA 为 1072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
26、 16.2%。净利润由 2003 年的 395 亿元增长到了 2004 年的 451 亿元,增长率达 14.0%。,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7,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6 中国移动股票交易情况分析,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于 1997 年 10 月 22 日和 10 月 23 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并且分别在 1997 年 10 月筹资 43 亿美元、1999 年 10月筹资 20 亿美元、2000 年 11 月筹资 69 亿美元,公司股票在 19
27、98 年 1 月 27 日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目前已经成为香港市场上具有主导作用的蓝筹公司。,6.1 历年中国移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情况,中国移动于 1997 年 10 月 22 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综观中国移动(NYSE 代码CHL)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表现,截止到 2005 年 5 月,股票最高收盘价略高于 44 美元,最低为 5.5 美元,大部分时间在 5 至 20 美元之间震荡,2000 年 2 月达到上市以来交易价的最高峰,44.43 美元,此后中国移动的股票价格有明显的下降。2004 年以来股价一直表现非常平稳,基本在 1517 美元附近小幅度波动。通常在交易量增大的时候
28、股票价格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中国移动公司近五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量变化来看,2000 年以前中国移动的股票交易量一直比较小,平均交易量大约在 3 万股左右。随着 2000 中国概念股票的兴起,中国移动的股票受到了明显的关注,2000 年年底交易量达到一个最高峰 236.6 万股。此后,交易量一直比较小,2002 年后,中国移动的平均交易量基本上在 50 万股左右徘徊。,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8,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6.2 历年中国移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情况,中国移
29、动公司于 1997 年 10 月 23 日在香港上市,代码 0941.HK。,综观中国移动在香港股市的价格,截至 2005 年 5 月 17 日,中国移动股票最高价格为66.91 港元,最低为 14.45 港元,大部分时间在 20 港元附近震荡。2000 年 2 月达到上市以来价格的最高峰,此后趋于下降,并于 2003 年 3 月跌至 14.45 港元,是上市以来价格最低点。进入 2004 年第三季度以来,故票价格稳中有升,特别 2004 年报出来以后,业绩相对较好,2005 年 4 月大约达到 26.55 港元。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基本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变动趋势保持一致。,中国移动股票在香
30、港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量则一直没有一个很稳定的趋势,最高 3855 万股,最低 1126 万股。由于中国移动的市值较大,且作为香港证券交易所一家有影响力的蓝筹股,中国移动的交易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股票市场的兴衰程度。,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19,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7 中国移动资产状况财务分析,7.1 历年中国移动资产总额变化情况,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移动分别在 2002 年和 2004 年资产总额的增加值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于 2002 年 7
31、月完成了对安徽、江西、重庆、四川、湖南、湖北、陕西以及山西八个省市的分公司的收购,而在 2004 年 7 月完成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移动分公司以及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收购工作,使得中国移动在 2002 年和 2004 年的资产总额分别增长了 64.6%和 20.0%。2004 年中国移动的资产总额为 3687.5亿元。,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0,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7.2 2004 年中
32、国移动资产构成情况,2004 年中国移动的资产总额为 3687.5 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 799.1 亿元,占总资产的 21.7%,非流动资产为 2888.4 亿元,占总资产的 78.3%,其中,固定资产为 2180.6 亿元,占总资产的 59.1%。,在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 451.5 亿元,占流动资产的 56.5%。其次为银行存,款,为 202.6 亿元。应收帐款为 87.9 亿元。整个资本结构是比较稳健的。,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1,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
33、8 中国移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分析8.1 历年中国移动负债变化情况,2004 年末中国移动总借款占总资本的比例约为 16.6%。总负债由 2003 年底的 1083.2亿元增长到 2004 年底的 1353.5 亿元,主要由于中国移动以债务方式支付了中国内地十家移动公司等资产收购的部分对价既包括了新收购的资公司的净债务,但中国移动的财务水平继续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2,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8.2 历年中国移动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中国移动的所有者权益
34、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率,由 2000 年的 797 亿元,变为 2004 年的 2332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30%以上。近两年由于移动通话市场的激烈竞争,所有者权益的增长稍缓,2004 年所有者权益增长率为 17.3%。,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3,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9 中国移动现金流量情况分析,9.1 历年中国移动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变化情况,2004 年,中国移动的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为 60.2 亿元,比 2003 年的 65.5亿元减少了约 5.3 亿元。主
35、要是中国移动为了降低资金成本,以自有资金偿还了 6 亿美元的到期定期票据,并支付了年内所完成的中国内地 10 家移动公司等资产收购的部分对价。2004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余额为 451.49 亿元人民币。,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4,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9.2 历年中国移动现金流量变化情况,2004 年,中国移动继续保持了强劲的现金流,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 1037.79 亿元,自由现金流达到 423.81 亿元。截至 2004 年年末中国移动现金及银行结存额为 65
36、4.13亿元,其中人民币资金占 94.6%,美元资金占 3.3%,港币资金占 2.1%。而 2003 年只有855 亿元。2004 年中国移动有比较重大的投资行为,主要是购入固定资产等,融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基本保持不变为 245 亿元。2004 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 733 亿元。,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5,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10 中国移动财务绩效评价10.1 中国移动偿债能力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是分别反
37、映公司的长期和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表明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款来筹资的。中国移动 2001 年至 2004 年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2004 年中国移动的资产负债率为 36.7%,比 2003 年的 35.2%提高了 1.5 个百分点。,流动比率为流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值,一个公司的流动比率越高,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公认的合理的流动比率标准值为 2。中国移动 2000 年、2001 年的流动比率分别为 1.2、1.3,基本属于正常,2002 年公司的流动比率下降到 0.9,2003 年和 2004年分别为 0.9 和
38、0.8,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由于 2004 年中国移动收购内地十公司,致使流动负债增加,而同时用短期存款偿还了银行的到期票据,流动资产的大幅减少导致流动比率过低。考虑到中国移动没有长期负债且考虑到中国移动能够获得的融资和继续从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净现金流入,中国移动的财务状况还是乐观而稳健的。,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6,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10.2 中国移动经营管理效率和盈利效率分析,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是判定企业能否因此创造更多利润的一种手段。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
39、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是考察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中国移动的总资产周转率保持比较稳定,基本在 0.50.6 之间变动,变化幅度小于 0.8,资产周转率偏低。这个一方面是由于电信业需要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资产的基数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移动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运作和收购活动,公司大量购并之后,内部的整合也需要一定时间。相信随着移动公司进一步调整资本性支出,挖掘现有网路潜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率,相信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移动的总资产周转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资产净利率是指总资产的盈利能力,它是净利润和平均资产的比值。中国
40、移动的资产净利率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变化幅度小于 0.04,2004 年度资产净利率为 0.13,表明中国移动的资产利用率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高的。,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27,iResearchChina Mobile Financial,Research Report,2004,法律声明,本报告为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没有经过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它商业目的。本报告中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
41、权为原著者所有。没有经过原著者和本公司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本报告中运营商收入及相关市场预测主要为公司研究员采用行业访谈、市场调查、二手数据及其他研究方法分析获得,部分数据未经运营商直接认可。本报告中发布的调研数据部分采用样本调研方法,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由于调研方法及样本的限制,调查资料收集范围的限制,部分数据不能够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本报告只提供给艾瑞会员下载,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准确性不承担法律责任。,公司网站/免费资讯:,中文研究网站:http:/英文研究网站:http:/,公司收费服务:,中国网民调查:http:/网络广告监测:http:/,公司其他子网站:,网络媒体排名:http:/网络广告推荐:http:/,报告购买/定制调查:,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南丹东路 300 弄 9 号亚都商务楼 1008 室,200030电话:021-54592025,34241076-业务部,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办事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 88 号 SOHO 现代城 B 座 1705 室,100022电话:010-85804143,85806810-业务部,报告总顾问,杨伟庆 iResearch 总经理,Email:,Copyright iResearch Inc.2005,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