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
《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配送管理教学课件PPT.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Distribution):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什么叫配送?,配送控制 1.理解:配送需求计划 2.理解:配送方案实施控制 3.掌握:配送流程的优化,配送方案的制订配送中心运营 1.掌握:配送中心的运营、基本模式 2.掌握:配送中心的功能、基本类别 3.理解:配送中心的概念,经营战定位,基本运作 配送中心管理 1.掌握:配送中心要素管理、配送中心管理内容。2.理解: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发展 1.理解:配送中心规划基础,布局规划 2.掌握:配送中心
2、的发展策略。配送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掌握:配送技术的应用现状。2.理解:配送技术发展趋势。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 1.掌握:共同配送的概念、类型。2.理解:越库配送的概念、运行及应考虑的问题。,第一章 配送管理,第一节 配送控制,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一)配送需求的概念与含义配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客户由于经营需要,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订单处理、库存、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方面。配送需求包括三个层次:功能性需求,配送规划与管制,策略性需求。,配送需求,配送规模,配送服务质量,订单处理,库存,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需求,
3、配送时间,配送费用,配送效率,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二)配送需求计划1.配送需求计划的概念 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DRP)是流通领域中一种复杂的计划方法,是MRP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控制问题,达到保证既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物流资源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二)配送需求计划1.配送需求计划的概念 基本原理:,订货合同,提货单,市场预测,社会需求文件,DRP,生产厂资源文件,库存文件,订货进货计划,送货计划,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在逻辑上DRP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的扩展。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根本的差异:M
4、RP通常在一种相关需求的情况下运作的,由企业制定和控制的生产计划所确定;而DRP是在一种独立的环境下运作的,由不确定的顾客需求直接确定存货需求。实际运用中,通常将DRP与MRP结合起来,形成DRP/MRP联合系统,从而综合了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计划安排,总体协调存货水平,计划存货运输。综合的DRP/MRP系统功能模型图如图所示。,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二)配送需求计划2.配送需求计划的优缺点,(1)DRP的优点在营销方面,DRP的优点表现在:DRP的实施改善了服务水准,保证了准时递送和减少了顾客的抱怨;更有效的改善促销计划和新产品引入计划;提高了预计短缺的能力,使营销努力不花费在低储备的产品
5、上;改善了与其他企业的协调功能,因为DRP有助于共用一套计划数字;提高了向顾客提供存货管理服务的能力。,(二)配送需求计划2.配送需求计划的优缺点,(1)DRP的优点在物流方面的优点集中体现在:由于实行了协调装运,降低了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DRP能准确确定何时需何种产品,降低了存货水平和仓库空间需求;DRP减少了延迟供货现象,降低了顾客的运输成本;改善了物流与制造之间的存货可视性和协调性;DRP能有效地模拟存货和运输需求,提高了企业的预算能力。,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二)配送需求计划 2.配送需求计划的优缺点(2)DRP的局限,A.DRP系统需要每一个配送中心精确的、经过协调的预测数。而在实际情
6、况 中,预测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可能成为一个大问题。B.DRP系统要求配送设施之间的运输具有固定而又可靠的完成周期。虽然完成周期可以通过各种安全的前置时间加以调整,但是完成周期的不确定因素则会降低DRP系统的效力。C.由于生产故障或递送延迟,综合计划会经常受系统故障或频繁改动的影响,尤其是补货运输周期和卖主递送可靠性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使DRP系统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1.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主要作业活动包括:拣选、分货、流通加工、保管、配送、订单处理和信息处理等。(1)拣选:拣选是配送中心作业活动的核心内容。所谓拣选
7、,就是按订单或出库单的要求,从储存场所选出物品,并放置在指定地点的作业。拣选的方式主要分为“摘取式(摘果式)”和“播种式”。(2)分货(货物分组):将集中拣选出来的货物按店铺、车辆、路线分别分组码放在指定的场所。分货作业也存在于货物上架之前。(3)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1.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4)保管:对正常配送活动保有的存货;集中批量采购形成的库存;供应的存货的保管。(5)配送:配送中心核心功能,也是配送中心最终要完成的工作。(
8、6)订单处理:是指接收订货信息、核对库存、制作各种票据,按订货要求做好相应的作业准备工作,是配送中心每天作业的开始。(7)信息处理:配送中心作为连接供应者和需求者的中介者,要同双方保持信息上的沟通,必须建立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此外,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活动的高效率同样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持。,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1.配送中心的作业环节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大致经过八个环节,见右图。,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2.配送中心流程的优化管理(1)进货环节建立预约机制进货也称备货。基本上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提供配送服务的第
9、三方物流企业直接向承担备货责任,主要通过向生产企业、经销企业订货或购货来完成。第二种是物流、商流分离模式,订货、购货由货主完成,配送中心只负责进货、理货工作。在第一种模式下预约时间就变得非常重要。,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2.配送中心流程的优化管理(2)仓储环节优化货物管理在配送中心的活动中,仓储有两种形式:暂时储存,储备形态。主要体现在货位管理上,通过物流信息系统自主选择货位,简便快捷地确定货物存放的详细地址。货位管理提供一个静态货位、动态商品的储存模式。货位与货物互为关联,易于寻找,大大降低了盘点、分拣、搬运等仓库作业时间,提高了效率。另外,盘点作
10、业实行定位定码的创新盘点法。分拣作业的优化主要采用数字分拣系统,实现自动化和人工相结合的新思路。物流配送中心在整个仓储管理和作业过程中,需要做到仓库规范化操作,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清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应该遵循什么步骤去做?,配送管理配送控制,配送管理配送控制,(三)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管理(掌握)2.配送中心流程的优化管理,(3)配送环节优化配送线路,提高配送效率配送是配送中心的核心环节。配送中心必须按照配送合理化的要求,在全面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距离较短的货运路线,选择经济、迅速、安全的运输方式和选用适宜的交通工具。,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1.
11、制定配送方案就重点考虑的因素(1)合理定位配送区域。由于企业客户分布相对不集中,送货地点分散,加之物流配送网络覆盖范围有限,很难合理经济地组织送货。所以应根据客户特征,如配送产品特性、地理分布等,合理定位配送区域,同时对不同配送区域可采取差别性的配送服务政策(及时送货、延期送货)。(2)用节约法制订配送方案。物流方案中配送环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产生成本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一大瓶颈,必须精心策划配送方案。配送方案必须明确的项目包括:配送区域、每一个目标配送方式、配送时间、时间的准确性和配送费用预算。,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12、控制(理解)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1)信息化控制。通过流通VAN与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联机,构成完整的信息网络,进行信息处理和交换,控制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整个物流过程,以确保对客户实施准时配送,并合理控制商品库存,减少库存商品的资金积压和节约物流费用。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仓储管理系统(WMS)、车辆高度跟踪系统、配货系统、财务会计系统等。,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2)合理化库存控制。库存控制历来是配送管理中最难的课题,控制合理的库存是保障服务水平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条件。库存控制的目的是:减少超额库存投资,降低库存水平,保护财产,防止延
13、迟或缺货,减少呆滞商品。,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2)合理化库存控制。合理化库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决策考虑因素:商品的重要性(ABC管理法)商品的季节性商品的可替代性政策或自然条件影响是否搞促销活动厂商生产情况及和厂商的联系,库存管理效益的评价指标:库存周转率损益率重点商品缺货率库存成本,合理化库存,关键决策:何时补充库存(订货点问题)补充多少库存(订货量问题)维持多少库存(库存基准问题),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3)配送流程控制。经营者必须不断改进配送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配
14、送环节以提高运作效率。以收货、储存、拣选、分拣、运输及配送为例的配送各环节控制要点:a.商品验收环节的主要内容 商品名称与订单内容相符?商品数量与订单内容相符?有无缺货?商品质量验收?商品包装验收?,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3)配送流程控制b.储存控制:a)储位管理:为了便于商品的存取,通常对储位采取编码管理,即分区行列层数,将商品存放位置与储位一一对应。b)储位指派原则:重点商品原则;大类管理原则;先进先出原则 c)盘点作业控制:为了有效控制库存货物数量而对各库存场所的货物进行数量清点的工作,称之为盘点。其目的是,确定现存量,并修正库存
15、;检查商品储存管理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对库房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发现管理上的问题。,配送管理配送控制,(四)配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控制(理解)2.配送方案的实施控制(3)配送流程控制c.拣货、分拣作业控制。主要根据订单拣选方式来决策,决策标准包括客户ABC分类管理、订单满足时间、订单满足率、拣选路径的最短化等。d.出货检查e.运输及配送控制。控制要点:时效性、可靠性、沟通性、便利性、经济性。提高运输及配送服务效率的措施有:消除交错输送、利用回程车、直接运送、运输及配送工具的变换使用、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改善运送车辆的通讯、控制出货量、共同配送等等。,第二节 配送中心运营,第一章 配送管理,配送管理
16、配送中心运营,(一)配送中心的概念(理解)一般地说,配送中心就是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基地。是通过转运、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备齐商品,并能迅速、准确和廉价地进行配送的基本设施。配送中心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2)配送功能健全;(3)完善的信息网络;(4)辐射范围小;(5)多品种、小批量;(6)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配送中心除具有集货中心、分货中心的职能外,还有比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保管仓库,流通仓库,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在仓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流通型仓库,强调了流通性。注意保管型仓库与配送中心(流通型仓库)的区别
17、。,(二)配送中心的作用(掌握)1.从供应商和厂商的角度分析(1)使物流成本得到控制(2)实现库存集约化(3)通过提高顾客服务水平,促进产品销售(4)有利于把握销售信息(5)有利于实现商物分离 2.从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以连锁店为便)(1)降低进货成本(2)改善店铺的库存水平(3)减少店铺的采购、验收、入库费用(4)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物流整体成本(5)促进信息沟通,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厂商1,厂商2,厂商3,用户1,用户2,用户3,厂商1,厂商2,厂商3,配送中心,用户1,用户2,用户3,配送中心作用,(三)配送中心的功能(掌握)1.储存功能2.分拣功能3.衔接功能4.集散功能5.配送功能6.
18、服务功能,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四)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掌握)1.按经营主体分类,厂商主导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批发商主导型配送中心,零售商主导型配送中心,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共同配送中心,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四)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掌握)2.按服务对象分类,配送中心,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商业货物配送中心,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3.按配送货物的性质分类,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以非商业货物为对象,如快件运输的货物处理中心也包含小批量的商业货物,(四)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掌握)4.按社会化程度分类,配送中心,个
19、别企业的配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通过型(分拣型)配送中心,集中库存型配送中心(商品中心),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综合型配送中心、礼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配送中心,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5.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公共配送中心的使用者通过租赁的方式取得配送中心的使用权。,(五)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掌握)配送中心模式是指配送中心这一经济实体的各基本要素的标准运作形式。配送中心由于产权不同,经营方式不同,其模式也不尽相同。尽管如此,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其基本要素及其运作规律却有着共同特征,由此构成了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1)基于销售的配送中心模式集商流和物流为一体。行为主体是生产企业或销售企
20、业。配送仅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而与商流融合为一体。如海尔物流。优点:由于可以直接组织到货源并拥有产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所以有其资源优势,也便于配送中心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便于向生产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后勤服务(如物料的配套供应)。缺点:不但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设备,而且资金、人力分散。对经济实力有较高的要求。对生产企业来说,如果都建这种模式的配送中心,势必造成新的资源浪费。,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五)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掌握)(2)基于供应的配送中心模式主体是拥有一定规模的库房、站场、车辆等物流设施和设备以及具备专业管理经验操作技能人员的批发、仓储或运输企业。其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商品交易活动,
21、而是专门为用户提供诸如货物的保管、分拣、加工、运送等系列化服务。只有物流,没有商流;或商流与物流相分离。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和设备并予以更新、改造、扩充,投资相对较少;业务活动单纯、专一,企业占压的资金较少,经营风险也较小。缺点:本身不直接掌握货物资源,因而其调度、调节能力较差,易受用户制约;由于其活动只是一种代理性质的活动,所以其收益较少,是一种高消耗,低收益的配送中心模式。,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五)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掌握)(3)基于资源集成的配送中心模式这是一种以资源集成为基础,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的配送中心模式。行为主体是虚拟物流企业,服务对象是大中型生产企
22、业或企业集团。特点:1)规模大,服务范围广。2)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网络体系服务于用户的变换需 求。信息技术的支撑是这类配送中心的突出特点。3)具有物流领域的专业化优势。4)其物流配送设施设备不全是属于自己所有,即有自有的,又有公用型的,分布地域广,因而所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化的配送服务,所追求的是物流合理化。,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1)配送中心的运作类型1)以生产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的商品完全是由自己生产制造,用以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及时地将配齐的成组元器件运送到规定的加工和装配工位。现代化、自动化设计较容易,但不具备社会化要求。2)以批
23、发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的商品来自各个制造商,它所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对商品进行汇总和再销售,而它的全部进货和出货都是社会配送的,社会化程度较高。3)以零售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社会化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4)以物流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最强的是运输及配送能力。它提供仓储储位给制造商或供应商,商品所有权仍属于制造商或供应商,配送中心只提供仓储管理和运输及配送服务。现代化程度较高。,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2)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配送中心作业流程是指配送中心活动过程在运作时所形成的基本工作顺序。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一般表现为:,进货,验收,入库,存
24、放,拣取,包装,分类,出货,送货,装货,检查,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方式包括:1)进货入库作业。实现商品配送的前置工作,是配送中心运作的基础环节。2)商品在库保管作业。除加强商品养护,确保储存商品质量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持商品在储存期内的使用价值和减少商品保管损失外,还要加强储位合理化和储存商品的数量管理工作。,(六)配送中心的基本运作(理解)(2)配送中心的作业方式3)流通加工作业。对成品或半成品按销售要求进行再加工。包括:a.分割加工;b.分装加工;c.分选加工;d.促销包装;e.贴标加工;f.半成品加工。4)理货作业。出货最主要的前置工作。理货作业按商品类型来划分,大至致
25、有两大类:一类是整取;另一类是零取。理货作业一般有“播种方式”和“摘果方式”两种:播种方式:将需要配送的商品集中搬运到理货场,理货场按门店区分不同的货位,然后将商品分配到每一货位处。摘果方式:根据各个门店的要求,直接到保管场所巡回取货,然后将配好的商品放置到发货场地的指定位置,或直接发货。,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D D DD D D,C C CC C CC C C,D D DD D D,B B B,A AA A,D D D,D,D D,保管场所(按品种不同放置),发货场所(按发货地不同放置),采用播种方式的配货作业,D D DD D D,C C CC C CC C C,D CD C,B B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配送 管理 教学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