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图文.ppt
《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图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崇德教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工作报告图文.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报 告 提 纲,回归原点的反思与追问:我们到底需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1.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的迫切需要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大力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国力竞争:表层生产力水平竞争转化为深层人才为中心的竞争。核心素养解决两大问题:个人自我发展,社会健康发展。国际趋势:三个国际组织、十个国家和两个地区将核心素养放在教育改革的首位。3.全面实
2、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教育改革效果不理想课程体系需要重视顶层设计,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与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组成联合攻关项目组,共96名研究人员参与,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总体设计,进行6个子课题研究,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研究分工:山东师范大学牵头负责小学生核心素养 辽宁师范大学牵头负责初中生核心素养 华南师范大学牵头负责高中生核心素养 河南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牵头负责大学生核心素养 最终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缘起,把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三个原则:科学性、时代性与民族性,报 告
3、提 纲,(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定位,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基本特点,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中的主要功能,(二)研究目标与原则,面向未来立足现实文化传承,(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济南、广州、连云港等多次会议,(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专家
4、研讨,意见征询,形成框架,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四)研究过程与工作概况,开展项目研究的顶层设计,细化研究方案。,实施子课题研究,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共完成六个子课题研究报告。,召开50余次总项目及子课题研讨会,整合研究成果;进行多轮意见征询,征询130余人次的学科专家、课标组专家、课程教材专家、教育学、心理学专家的意见,修改完善总框架。,报 告 提 纲,三、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的建构,二、理论思考与指标遴选依据,一、核心素养研究的支撑性研究,1957年 最高国务会议让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 年 中华人民共和
5、国宪法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95年 教育法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 年 义务教育法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2007年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2001 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6、,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1.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围绕“德、智、体”主线,具体内容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体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
7、能力等,1957年 最高国务会议,197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5年 教育法,2006 年 义务教育法,2007年 未成年人保护法,2001 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2012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教学实践,具体、细致、教师教学相关,必须落实国家和社会的期望,2.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2.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为了提高组织成员国的国家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个体为适应全球化社会而获得自身完满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
8、与遴选”(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简称DeSeCo)项目。在OECD启动核心素养研究之后,组织12个国家(奥地利、德国、美国、法国等)开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并提交本国报告。随即带动国际各国和地区(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并推动本国或者本地区教育改革和测评的发展。,国际背景,2.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芬兰、匈牙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共15个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文献梳理 40
9、余万字。,整体呈现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相统一的趋势,2.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OECD,日本,台湾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 盟,Page 22,新加坡,Page 23,美国,Page 24,俄罗斯,2.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四种取向虽不尽相同,最终均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均重视自主发展(自主性)、社会参与及互动(社会性)、文化学习(工具性,强调人类智慧文明成果的掌握与运用、精神生产工具的使用等)三大领域,2.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比较研究,3.基于核心素养的传统文化分析,两汉时期经学思潮 董仲舒:天人感应,性三品 以孝为核心的汉代经学,魏晋时期 玄学思想 魏晋风度,隋唐时期 佛学与
10、中国文化 儒学:韩愈 李翱,宋明理学周敦颐 张载 程颢、程颐 朱熹理学 陆九渊 王阳明,清代朴学 戴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教育制度 学校设置 教育内容 人才选拔,魏晋南北朝学校设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隋唐时期宋代教育 教育政策 学校设置 教育内容 人才选拔,明代教育 教育政策 学校设置 教育内容 人才选拔 学规,清代 教育政策 学校设置 教育内容与方法 人才选拔 学规,教育家:孔子 朱熹 王守仁 黄宗羲 王夫之 颜元 张之洞,3.基于核心素养的传统文化分析,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先秦儒家(孔子、孔子后学、孟子、荀子)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老子、庄子),家国情怀,孝亲爱国民族情怀乡土情感,社会关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崇德 教授 学生 发展 核心 素养 体系 研究工作 报告 图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