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ppt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4课,一.基于“幻想”的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与马克思构想 材料一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1.根据材料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结合教材,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思考它如何体现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特征:1、公有制 条件:生产力高度发达 2、计划经济 3、按劳分配,体现: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体现了公有制,取消商品贸易体现实行计划经济 不劳动不得食体现按劳分配,一.基于“幻想”的探索,(二)、前所未有的危机
2、 材料一“连年战争使苏俄2000多万人丧生,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农业生产直线下降。日用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材料二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更为严重的是,1921年2月28日,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水兵叛乱。根据材料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引发怎样危机?,1、经济上: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2、政治上:引发政治危机,农民和士兵与政府的矛盾尖锐,内容,政策,固定粮食税
3、,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私人企业,实行自由贸易,二、“思路较好”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合作探究: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材料一 列宁:“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二、“思路较好”的探索(二)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根据材料,分析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实践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
4、巩固。,理论上:找到一条使落后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逐渐僵化”的探索,(一)回归幻想,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利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1.据材料,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斯大林经济体制有怎样的特点.,特点:实行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以重工业为中心,社会主义一党专政、充满阶级斗争。,2.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为什么说斯大林体制是回归幻想?,原因:斯大
5、林体制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追求公有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三.“逐渐僵化”的探索,(二)确立模式,工业化宣传画,农业集体化宣传画,结合图片说明,斯大林经济体制是如何一步步确立?,过程:经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到30年代中期确立起来,三.“逐渐僵化”的探索,(三)功过是非,材料一“二五”计划后,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是自彼得大帝改革后,俄罗斯民族第一次凭借国力而不仅仅是凭借武力占据了世界制高点。材料二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 建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