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分析(1).ppt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分析(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分析(1).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信息技术 下册(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 下册(苏科版),(教材分析),初中信息技术(下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8单元 动画制作,补充内容,动画基础知识,制作逐帧动画,制作基本动画,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形状补间动画,单元目标,了解动画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制作动画常用软件,并能熟练地使用flash制作动画。体验并掌握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掌握简单动画的制作。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技术进行创新设计,将技术的文化特性与个性表达融为一体。,教法建议,理解 活用 重组教材用教材教 省编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是针对全省的学情编写的,所以它不可能完全适合我们南京每所学校的教学,所以在教学前
2、我们要对整个单元及每一节都要仔细阅读,根据自己学校的学情制定教学内容。,教法建议,潜移默化 教学法形象生动 学知识严格要求 成好习惯(元件入库、图层的更名、文件保存等),教法建议,创设情境 从简单开始 教学中要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设置问题和任务,当初中生初次接触flash时,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不易太难,避免出现在第一次课就失去兴趣的现象。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发挥主动性,逐步完成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教法建议,循序渐进 重-创新设计 本章教学的重点不能只着眼于技术传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表达个性。所以教学中应以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开拓学生
3、眼界,拓展其思维,让学生分析,模仿,乃至创新设计。,教法建议,归纳总结,不断升华 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概念的讲解,方法的总结,在学生完成任务,尤其是完成探究任务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炼,以构建知识。例如:帧、关键帧、层的概念、动画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它们制作的步骤及关键点、相同点及不同点等。,第1节 动画基础知识,第1节 动画基础知识(1课时),教学内容:,(1)动画的原理及动画分类。(2)网上获取计算机动画(3)常见动画制作软件的介绍(4)利用软件制作逐帧动画,第1节 动画基础知识教学建议:,、重组教材,动画基本原理 动画分类 从网上获取计算机动画常用动画软件介绍,动画基本原理动
4、画分类动画软件介绍体验逐帧动画的制作,阅读教材列出本节知识点再次更解纲要,学情分析,重组教材,在七年级的网络学习中已学会了如何下载Flash,酌情考虑,第1节 动画基础知识(1课时),2、创设情境感悟技术的发展、了解动画分类,剪纸动画,皮影动画,GIF动画,FLASH动画,3ds Max,1、了解了动画发展的历史2、动画的分类3、感悟技术的发展,树立技术创新责任感,看一看说一说,木偶动画,动画分类,第1节 动画基础知识(1课时),3、软件介绍开拓眼界,感受问题解决的多方法、多软件性,Ulead cool 3D Ulead Gif animator Flash 83ds Max,第1节 动画基础
5、知识(1课时),4、自主探究理解动画制作原理,课堂下发绿化版的Ulead Gif Animator和素材,学生探究Gif动画的制作过程,、加深理解动画原理、掌握制作Gif动画的方法、理解了帧的含义,思考:如何改变动画播放速度?,第节初识Flash(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flash软件的窗体结构(2)flash动画的基本知识(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图层、元析、时间轴)(3)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制作逐帧动画(5)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动画创作。,教学建议,、游戏的使用学生想学乐学学生初次打开Flash窗口,会感到与过去所学软件不一样,窗口复杂,很难一下子记住。教师可制作游戏找朋友,让学生在完成游
6、戏的同时掌握flash窗口组成。,例,、形象生动的类比理解更深刻元件演员舞台表演厅时间轴剧本库 后台制作动画导演,、难以理解的先放下,Flash中有一些专用名词、概念相对初学都较难理解,而这些知识将贯穿于Flash动画制作过程,因此应细致地讲解,实在不理解可以在后面学习中再慢慢体会。,、任务驱动体验成功,熟悉工具箱工具的使用,掌握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创新设计,第三节 基本动画制作,第3节 简单动画(3课时),2课时,1课时,动作补间动画(2课时)教材分析,1、选一个例子完成 教材中安排的任务是教材中,“移动的太阳”和“旋转的风车”,在初次学习时选一个简单例子2、增加动画补间动画知识点大小、颜色
7、变化 教材中补间动画只是作了位置的移动和旋转,而动作补间动画还可完成大小、颜色的改变。所以建议增加内容,透彻理解动作补间动画。3、去掉一个内容 教材中第二个动画是制作旋转风车,这个动画要学生自己绘出风车。这要用较长的时间可酌情安排。,第3节 简单动画教学内容,1、动作补间与形状补间的概念2、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3、形状补间动画制作4、元件的创建(图形、影片剪辑)5、元件的灵活调用,1、对比教学引入新课,2、展示范例开拓眼界 激发学习兴趣3、精讲概念打好基础,教师精讲相关概念,学生:1、了解动画补间动画2、动画补间动画的运动对象元件3、创建动画应建立两个关键帧3、动画补间动画可以完成对象的大小变化
8、、位置变化、颜色变化,4、自主探究学会学习,1.小球由小变大2.小球由滚动变为弹跳3.小球颜色的变化,探究任务:,学生透彻理解了动画补间,熟练地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5、及时归纳总结,5、循序渐进图层应用(1)实物教学(透明幻灯片讲解图层)(2)动画演示例:flash动画(3)库(4)完成综合练习,6、拓展延伸影片剪辑制作在Flash动画中,影片剪辑用的很多,教学中可以教会学生制作影片剪辑,教学建议(第3课时),形状补间动画(1课时)1、变化对象讲解 教学中强调形状补间动画只能用于填充图形、分离的文字或分离的图像设置动画。2、变化前的图形和变化后的图形分别在不同的帧上。3、如果变形的对象是位
9、图需将其转换成矢量图。文字则要进行两次分离。,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都属于补间动画。前后都各有一个起始帧和结束帧,二者之间的区别如下表所示。,补充内容(引导层动画),教学内容1、引导层动画的基本原理,如何区分引导层与被引导层。2、建立引导层的方法,了解引导线制作要求并学会制作引导线。3、引导层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4、应用所学的引导层动画内容参与FLASH作品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难点:引导层和被引导层之间的关系引导线应绘制在引导层中,图层属性的设置对齐对象的使用,如何使元件自动吸附到引导线上学生典型错误1、运动对象不沿引导线动。2、引导线与对象一起运动。,教学建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1
10、、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对比讲授,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引导层动画的概念。2、教学中讲解引导层中所放内容、作用、图标。分清引导层与补引导层。3、强调引导线不能封闭,被引导对象要准确吸附到引到线上,元件的中心必须位于引导线上。3、强化动画制作“先分析后制作”的意识。让学生掌握引导层动画的一般制作方法。4、让学生能应用引导层去实现一些动画效果,表达一定的内容。例,教学中所用实例飘落的树叶(一片树叶)探究:多片树叶的飘落赛跑,补充内容(遮罩动画)1课时,教学内容遮罩的概念,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难点,遮罩动画至少需要几层哪层遮罩哪层被遮罩是遮罩层运动还是被遮罩层运动,教学建议,对于遮罩
11、动画原理的讲解,可以使用实物讲解,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透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实例的制作来完成,在这个实例中重点讲解遮罩层(形状)被遮罩层(内容)实例2:在完成了探照灯效果后,可以让学生探究电影胶片的制作。实例3: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可以让学探究是不是一个遮罩层只能有一个被遮罩层。,除遮罩层可以运动,被遮层也可以运动,遮罩动画可以有多个被遮层,第9单元 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内容及课时按排,第1节 认识多媒体作品及其制作工具 第2节 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第3节 制作多媒体作品“苏州园林”3课时第4节 多媒体作品的评价与发布 1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根据需求分析,规划
12、和确定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案(2)利用合适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处理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主题,表达创意。难点:(1)整体构思多媒体作品,在充分表现主题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创意(2)选择恰当的形式组织和表达多媒体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理想的效果。,教学建议,通过对多媒体作品的分析,了解多媒体作品的组成元素及制作流程。,制作调试,规划设计,确定主题,交流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对作品规划,确定好各栏目的内容。由于课时较少,且小学有一定基础,建议教学前选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程度。根据测试结果,讲解一些新增知识:如母版、特色按钮制作、视频和Flash的插入等。完成一个作品5课时是不够的,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 初中 信息技术 下册 教材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