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系列2:正极材料锂电池最亟待攻克的关键0808.ppt
《锂离子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系列2:正极材料锂电池最亟待攻克的关键080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离子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系列2:正极材料锂电池最亟待攻克的关键0808.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联系人,1,2012 年 8 月 8 日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新能源行业看好(维持)市场数据(2012-8-08)行业指数涨幅,锂离子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系列 2正极材料-锂电池最亟待攻克的关键报告要点,近一周近一月近三月重点公司,-1.12%-8.18%-15.91%,三元材料将赶超钴酸锂,磷酸铁锂整合本土优势浴火重生2011 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销量约为 63000 吨,较 2009 年增长 5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5%。从正极材料的市场份额看,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市场份,公司名称比亚迪中信国安杉杉股份当升科技中国宝安,公司代码00259400083960
2、0884300073000009,投资评级中性中性推荐推荐中性,额分别为 43%、11%和 38%,磷酸铁锂由于专利纠纷的解决,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的明朗,发展很迅速,现已占据市场份额中8%,未来锰酸锂,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加,而钴酸锂的市场将逐渐被这三种材料所取代。而从三种材料的应用领域来看,在动力电池领域,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是最,行业指数走势图,有前途的正极材料;在通讯电池领域,三元素复合材料最有可,能成为替代钴酸锂的正极材料。国内正极材料利润空间少,产能过剩,亟待寻求利润增长点虽然我国锂电正极材料有全球 4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供应的大多是中等以下品质的正极材料,利润水平不高
3、,杉杉股份 2011年业绩报告指出,其正极材料在其所有业务中属于负增长,这主要受整个行业内正极材料投资过大,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降所致。数据来源:Wind,日信证券研究所 金属锂矿作为战略资源备受关注,大 研究员曾维强执业证书编号:S0070512050001电话:0755-33358178邮箱:北京:罗美思电话:010-83991840邮箱:相关报告1、铅酸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生命顽强,行业集中度提升利好龙头企业2、锂离子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系列 1-新一代电池桂冠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作为锂电池行业发展的战略必需品,正极材料生产所需的金属矿显的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对于锂矿资源的市场竞争尤为激
4、烈,只要上市公司的业务涉及到锂矿资源,则该公司的关注度会受到空前提高,由此可知锂金属战略资源是如何的炙手可热,国际上碳酸锂的主要生产商有智利的 SQM、美国的 FMC 和德国 Chemtall,这三家公司包揽了全球 80市场份额。天齐锂业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四的锂产品生产商,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企业,则占领了国内相当大的市场份额。,2,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钴酸锂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其市场份额正逐步被吞噬,作为锂离子电池行业商业化的领路者,钴酸锂不可能就这么快退出锂电池行业的市场,截止 2011 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市场份额依然有 43%,而根据行业人士分析,钴酸锂电池在市场的
5、隐退也和现在新型正极材料的性能提高和市场份额的扩张程度相关,保守估计,在未来十年内钴酸锂材料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正极材料的产能不会减少太多,但是相对于爆发式增长的锂离子电池产业来说,其市场份额是走下坡路的。锰酸锂与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孰强孰弱,全球动力电池方面,日本和韩国均选择以锰酸锂作为动力电池,而且近期传出 A123 公司为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考虑研发锰酸锂动力电池,A123 在 2011 年净亏损达 2.58 亿美元,在这场锰酸锂与磷酸铁锂的动力电池市场争夺战中貌似锰酸锂先拔一筹。,三元材料正隐有取代钴酸锂之势,由于三元材料表现了 Ni、Co、Mn 三种元素的协同效应,是最有可能在小型通讯和小
6、型动力领域同时应用的电池正极材料,甚至有在 大 型动 力领 域应 用的可 能。因 此被 认为 目前最 有 可能 取代,LiCoO2 的锂离子正极材料,据测算三元材料在 2011 年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 38%。可以预见三元材料在接下来的 10 年发展中可能会主导锂离子电池市场。,我国倡导发展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中国倡导使用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用材料,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销量也是全球最大的,中国希望通过磷酸铁锂这项技术的突破从而使电动在 2010-2020 年的十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弯道超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准。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认为 2012 年以后最有潜力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
7、即为磷酸铁锂材料。,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3,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目 录,1.正极材料-锂电池最亟待攻克的关键.51.1 目前广泛产业化应用的四大正极材料.51.2 三元材料将赶超钴酸锂,磷酸铁锂整合本土优势浴火重生.51.3 国内正极材料利润空间少,产能过剩,亟待寻求利润增长点.61.4 金属锂矿作为战略资源备受关注.72 钴酸锂(LiCoO 2).82.1 钴酸锂的研究背景.82.2 钴酸锂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其市场份额正逐步被吞噬.92.3 国内外钴酸锂应用的市场状况.93 锰酸锂(LiMn 2 O 4).93.1 锰酸锂的研究背景.93.2 锰酸锂与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孰强孰弱
8、.113.3 高电压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正备受追捧.123.4 国内外锰酸锂应用的市场状况.124.三元材料(NMC、NCA).134.1 三元材料的研究背景.134.2 三元材料有取代钴酸锂之势.144.3 后起之秀三元材料引起国外化工巨鳄兴趣.145.磷酸亚铁锂(LiFePO 4).155.1 磷酸亚铁锂专利分析.155.1.1 国际上关于磷酸铁锂专利纠纷.155.1.2 国内关于的磷酸铁锂专利纠纷.175.1.2 磷酸铁锂专利纠纷后国内企业的出路.185.2 磷酸亚铁锂的研究背景.195.3 阻碍磷酸铁锂动力性电池产业化发展的几大问题.205.4 我国磷酸铁锂产业发展状况.225.4 新一
9、代聚阴离子高电压正极材料正引起广泛关注.236.国内正极材料的出路.247上市公司及盈利预测.25,插图目录,图 1:关于近 30 年来锰酸锂材料在 ISI 期刊上论文数量.10图 2:LiFePO4 和 FePO4 的充放电反应机理.19,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4,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表格目录,表 1:正极材料的分类及其运用.5表 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数据.6表 3:国内外主要正极材料厂商分类.7表 4:正极材料所需金属矿在我国的储量.8表 5:国内外磷酸铁锂生产企业所用技术介绍.20表 5:新能源汽车拉动的锂电池材料需求预测(单位:亿元).错误!未定义书签。表 6:国内正
10、极材料生产厂家现状.24,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钴酸锂,锰酸锂,5,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1.正极材料-锂电池最亟待攻克的关键从目前来看,一直阻碍当前锂电池产业化应用发展的问题所在就是眼下锂电池上游相关生产企业要解决的战略核心问题-正极材料,其在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成本中的比重最高,接近成本一半。电动汽车要求电池比能量高,如果电池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就会使当前的燃油汽车向电动车迈进的革新之路止步不前。1.1 目前广泛产业化应用的四大正极材料表 1:正极材料的分类及其运用,主要产品镍钴锰酸锂(三元)磷酸铁锂,产品用途及特点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开路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等特
11、点;生产的锂电池主要用于通讯数码类电池领域。钴价格昂贵,钴酸锂的毒性较大。目前技术上,容量已几乎发挥到极限。受资源等制约,有被替代之势。电化学容量高、循环性能好、成本低、具有三元协同效应;主要用于通讯数码类成本相对较低的锂离子电池领域。目前生产工艺相对成熟。研究已相对成熟,成本低,无污染,制备容易,安全性能好,理论容量低、循环性能较差,受电池体积小型化趋势的制约,主要用于动力电池、低成本电池领域。最具潜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理论容量相对较高,价格低、热稳定性好、无污染,优良的充放电循环性能。目前只有少数厂家掌握制备技术;主要用于动力电池领域。由于导电性能较差,需参杂其他材料,振实密度低,比容
12、量相对较小,在小电池领域,同样尺寸电池只有现有电池容量的一半不到。工艺极特殊,制造,难度大。配套电解液研发稍落后。对工艺要求极严,因动力电池一般由多个电池串并后组成,故对单个电池的一致性要求极高。数据来源:日信证券研究所整理1.2 三元材料将赶超钴酸锂,磷酸铁锂整合本土优势浴火重生跟据最新数据统计,2011 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销量约为 63,000吨,较 2009 年增长 5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5%。从正极材料的市场份额看,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市场份额分别为 43%、11%和 38%,磷酸铁锂由于专利纠纷的解决,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的明朗,发展很迅速,现已占据
13、市场份额中 8%,未来锰酸锂,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将逐渐增加,而钴酸锂的市场将逐渐被这三种材料所取代。而从三种材料的应用领域来看,在动力电池领域,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是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在通讯电池领域,三元素复合材料最有可能成为替代钴酸锂的正极材料。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3,6,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表 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数据,性能数据,LiCoO2(钴酸锂)/LixC6(做,LiMn2O4(锰酸锂)/LixC6(做负,NMC(三元材料)/LixC6(做负极),LiFePO4(磷酸铁锂)/LixC6(做负极),负极),极),结构开路电压(V)理论比容量(Ah/Kg)理论
14、比能量(Wh/Kg)实际比能量(Wh/Kg)热稳定性振实密度(g/cm)原材料资源环保性安全性原材料成本电池综合性能,层状3.0-4.2(3.7)158*584100-150不稳定2.0-2.4贫乏较差较差,电路复杂高好,尖晶石3.0-4.2(4.0)104*42480-100不稳定1.8-2.4丰富好好低一般,层状3.0-4.6(3.7)120-160*592100-150较稳定1.8-2.4较贫乏较差较好中较好,橄榄石(活性物质)3.4117*39880-100稳定1.1-1.5丰富好优异低较好,数据来源:日信证券研究所整理关于开路电压、理论比容量、理论比能量、实际比能量都是对应的正极材料
15、与 LixC6(做负极)的全电池数据1.3 国内正极材料利润空间少,产能过剩,亟待寻求利润增长点从全球范围来看,锂电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韩国,相应的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也主要集中在以上国家。日本和韩国的锂电正极材料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要优于我国多数锂电正极材料企业,在高端锂电正极材料的竞争中有一定优势。在国外市场,日本和韩国主要锂电企业的供应商主要还是本土锂电正极材料企业。由于我国部分锂电正极材料企业近年的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水平迅速提高,并且具备较大的成本优势,日本和韩国锂电企业近年开始逐步加大从我国采购锂电正极材料的力度。近年来,我国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发展迅速,正极材料的产销量已占
16、据全球的 40%以上。据行业协会统计,2009 年至 2011 年,我国锂电正极材料的产量分别为 18,600 吨、23,800 吨和 30,800 吨,保持年均 3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是在这 40%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中,我国的正极材料更多的是中等以下品质的正极材料,而在行业高端市场还是基本由日本所占领,韩国虽然现在在锂离子电池市场已经可以和日本并驾齐驱,但是其大多正极材料并非由本土企业生产,更多的是从我国和日本进口。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利,7,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截止 2011 年,正极材料的市场主要是由日本、中国所占领。从 2011年开始,韩国号召本土企业大力发展正极材料的生产
17、,希望通过本土企业的一条龙的产业链发展来进一步扩大其在锂离子电池以及其衍生产业的市场份额,因为韩国在电子行业的优势近年来相当迅猛,其在电池行业领域的发展也被带动起来,中国未来如仍然停留在中低端产品的生产而不寻求高端市场的扩张,后续将会更加被动,只能依托他国的产业链发展,这也是对我国的正极材料很致命的,同时也是我国本土企业需要寻求的出路,根据国内最大规模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杉杉股份 2011 年业绩报告,其正极材料在其所有业务中属于负增长,主要受业内正极材料投资过大,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降。2011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份额相对 2010年几乎无增长,也导致了国内没有相应的产业需求量,
18、中国市场的正极材料市场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亟待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表 3:国内外主要正极材料厂商分类,正极材料厂家国内企业,钴酸锂杉杉股份、当升科,锰酸锂杉杉科技、中,三元素当升科技、杉杉,磷酸铁锂天津贝特瑞、天,技、中信国安盟固,信国安盟固利,股份、深圳天骄、津斯特兰、浙江,以及湖南瑞翔,北大先行,美思、中航锂电,国外企业,NICHA(日亚化学)、AGC、清美化学、韩国优美科,日本三洋、日本电气、韩国LG 化学,NICHA(日亚化学)、清美化学、韩国优美科,A123、Valence,数据来源:日信证券研究所整理1.4 金属锂矿作为战略资源备受关注作为锂电池行业发展的战略必需品,正极材料生产所
19、需的金属矿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对于锂矿资源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国际上碳酸锂的主要生产商有智利的 SQM、美国的 FMC 和德国 Chemtall,这三家公司包揽了全球 80市场份额。国内的天齐锂业作为全球第四的锂产品生产商,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企业,则占领了国内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锂金属资源世界储量丰富,全球储量折算成金属锂有 2866 万吨,我国占 11.72%大约为 335 万吨。我国锂矿床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等省份,其中四川省甲吉卡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是世界上最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8,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好的,氧化锂含量 1.28,储量 103 万吨。盐锂矿
20、床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其中青海台吉乃尔盐湖是半干盐湖,面积 780 平方公里,有 2 层石盐,在盐层中赋存晶间卤水和孔隙卤水,氯化锂储量 466 万吨。,表 4:正极材料所需金属矿在我国的储量,镍 我国镍矿品位低,露采比例很小,可采储量仅占总储量的 10%,开采和冶炼的技术相对较为落后;选矿一般采用弱酸或弱碱介质浮选工艺,与先进技术有差距,开采和冶炼的成本居高不下。2010 年预计中国镍消费量将达到 40 万吨/年以后,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镍消费国。现在中国镍金属基础储量只有 230 万吨左右,近年来中国镍矿勘探没有重大进展,如果就按照这样消费下去的话,10 年后中国的镍矿资源将逐渐消耗殆尽
21、。,钴 我国钴金属资源量约为 140 万 t,绝大多数为伴生资源,单独的钴矿床极少,品位较低,,均作为矿山副产品回收,金属回收率低、生产成本高。,锰 我国锰矿资源较多,在全国 21 个省(区)均有产出;探明储量的总保有储量矿石 5.66 亿吨,,居世界第 3 位。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 6.4%。,锂 我国的锂矿资源丰富,以目前我国的锂盐产量计算,仅江西云母锂矿就可供开采上百年。,从盐湖内提取成本要远低于从矿山中提取。,数据来源:日信证券研究所整理,2 钴酸锂(LiCoO2),2.1 钴酸锂的研究背景,LiCoO 2 最早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是最早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
22、二维层状结构的 LiCoO 2 属-NaFeO 2 型,适合锂离子嵌入和脱出,其理论比容量为 274mAhg-1,实际充放比容量为 140mAhg-1,因其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电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已成为率先商业化的正极活性物质。LiCoO 2 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反应法、低温共沉淀法和,凝胶法,比较成熟的是高温固相反应法,即用 Li2CO3 或 LiOH 与 CoCO3等钴盐按 Li 与 Co 摩尔比为 1.0 配料,在 700900oC 空气气氛中煅烧而成。由于 LiCoO2 的实际比容量只有理论比容量的 5060%,且在充放电过程中,Li+反复嵌入和脱出造成的 LiCoO2 的结构在多
23、次收缩和膨胀后发生从三方晶系到斜方晶系的转变,导致 LiCoO2 发生粒间松动而脱落,使内阻增大,,容量减小。Li1-xCoO 2 在 0 x0.5 范围内循环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其可逆容量为 130140mAhg-1。但当更多的锂从晶格中脱出时,容量迅速衰减,极化电压增大。分析发现,过充(x0.8)时,相变发生,且在约 4.3 V时大多数电解质会发生氧化分解。另外,LiCoO2 安全性差且 Co 价格昂贵、,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9,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资源短缺、污染大,因此急需开发比能量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的新型正极材料。,2.2 钴酸锂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其市场份额正逐步被
24、吞噬,虽然相对现在已经发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来说,钴酸锂电池的优势不明显,而且该材料随着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市场的扩张正在节节退败,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行业商业化的领路者,它不可能就这么快退出锂电池行业的市场,截止 2011 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市场份额依然有 43%,根据行业人士分析,钴酸锂电池在市场的隐退也和现在新型正极材料的性能提高和市场份额的扩张程度相关,保守估计,在未来十年内钴酸锂材料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正极材料的产能不会减少太多,但是相对于爆发式增长的锂离子电池产业来说,其市场份额是走下坡路的。,2.3 国内外钴酸锂应用的市场状况,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相对成熟的钴酸
25、锂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大多都是日本的企业,特别是高端的钴酸锂材料,这些以日本的 NICHA 日亚化学、,AGC、清美化学以及韩国优美科(隶属于比利时)较为出名,而中国尤以杉杉股份、当升科技、中信国安盟固利相对产能较大。当升科技作为中国正极材料的龙头企业,到 2011 年,公司现有产能根据行业预测:其钴酸锂产能将达到 5000 吨以上,其正极材料的综合产能位居国内第一。而同样,杉杉股份在钴酸锂方面的产能也将达到这个规模。,3 锰酸锂(LiMn2O4),3.1 锰酸锂的研究背景,自 Thackeray 等人 1983 年首次报道尖晶石型 LiMn2O4 以来,在锂离,子电池领域,该材料得到了广泛研究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锂离子电池 行业 深度 报告 系列 正极 材料 锂电池 亟待 攻克 关键 0808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