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2022年).docx
《鹰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2022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鹰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2022年).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鹰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2022年)第一条为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和江西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赣环执法20215号)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任何个人和单位依法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接收举报的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姓名、单位名称等相关信息予以保密,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举报人)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反映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统称被举报人)
2、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举报、属申诉案件的举报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控告方的举报不适用本办法。第四条奖励举报和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行属地管理,由市、县(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组织实施。重大举报事项原则上由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核、查办。第五条举报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举报:(-)电话举报:12369、12345o(-)微信公众号举报:“12369环保举报”。(三)来信来访举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指定地点。(四)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布的其他举报途径。第六条举报下列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
3、-)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未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五)非法转移危险废物或者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的。(七)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或者未依法执行“三同时”即投入生产或使用的。(八)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的。(九)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
4、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十)未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或者备案,非法生产、销售、使用、转让、转移、进口、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十一)其他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第七条举报下列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属于重大举报事项:(-)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铭、珅,铭、睇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3倍,或者含银、铜、锌、银、钿、镒、钻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10倍的。(三)通
5、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五)及时举报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避免了环境重大污染事故发生的其他情形。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奖励:(一)举报事实经核查不属实或举报内容难以确定的。(-)举报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已被有关部门立案或者调查的。(三)举报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在限期治理或限期整改期内的。(四)匿名举报,无法获得举报人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的。(五)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掌握的环境违法信息,指使或授意他人举报的。(六)举报人自愿放弃获得奖励的。第九条根据举报事实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鹰潭市 生态环境 违法行为 举报 奖励 办法 202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3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