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论文英语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doc
《学术英语论文英语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英语论文英语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语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 英语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赵华威(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从衔接和连贯的关系入手,着重分析两者在英语书面语和口语中的不同体现。提出书面语不但强调连贯,同样重视衔接,衔接是否紧密可以看做评价一段书面语语篇质量高低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口语的灵活性和非正式性使意义表达更重于语言形式,口语形式更重视意义的连贯而非形式上的衔接。 关键词衔接;连贯;口语与书面语;语篇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0)06-0090-04 衔接和连贯是语言研究领域两个十分常见的概念。长久以来,很多语言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
2、究,究竟在组织句子和语篇的时候,两者哪个更重要?如何合理解释那些没有衔接却语义连贯的语言现象?当然,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衔接与连贯对于语篇解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语篇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那么,在书面语和口语中,衔接和连贯分别有着怎样的体现呢?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讲,书面文本更需要衔接和连贯的合理运用;相对而言,口语则更重视连贯,因为很多时候,在日常会话过程中,连贯的恰当运用可以满足人们交际过程中语义和语用双方面的需要。 一、衔接与连贯 针对衔接和连贯很多学者提出不同的见解。 Yule认为:构成语篇所需要的结构要素与构成句子所需要
3、的结构要素并不完全相同。语篇构成要素或那些能够使语篇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手段被称作衔接。衔接表示语篇中不同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和词汇关系,即不同句子或句子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而同样是上下文之间高度衔接的语篇,那些将有意义与无意义语篇区别开来的因素则是连贯。因此,连贯的关键在语言使用者本身而不在于语言本身,正是语言使用者去理解他们自己的所听和所说。 Thompson则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这样定义衔接:衔接是一种语言运用,它使语言使用者辨别语篇的经验连贯和人际连贯;而连贯则存在于语言使用者的头脑中,它是一种心理现象,不像衔接那样可以很容易地在语篇中找出表示连贯的语言形式。 二、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4、对于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不同学者同样提出不同的观点。Halliday和Hason3认为,虽然衔接十分重要,但是仅有衔接不足以使语篇保持连贯。“单就创建语篇而言,衔接仅仅是一种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4”他们提出衔接可能创建语篇,但也可能造成创建语篇失败,当然,没有衔接就一定不可能创建语篇。 以下面这段英语语篇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衔接在英语语篇中的重要性。 My father once bought a Lincoln convertible. Hedid it by saving every penny he could. That carwould be worth a fortune onwada
5、ys. However, hesold it to help pay for my college education. Sometimes I think Idrather have the convertible. 显然,在这段短文里,作者使用很多人称代词作为衔接手段,这也是我们通常使用的衔接方法。通过衔接使得指称同一人或物的指称语(通过照应语)能够很好地保持一致,例如: father-he-he-he; my-my-I;Lincoln-it。另外,还有词汇衔接,例如:Lincolnconvertible-that car-the convertible。有些词汇衔接是由许多具有共同意义成
6、分的单词构成,例如,与“钱”相关的: bought-saving-penny-worth a fortune-sold-pay;与“时间”有关的:once-nowadays-sometimes。还有一个衔接词“然而”(However),通过该衔接词表现之后发生的事件与先前的情况的关系。文中的前四句话都使用了过去时形式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最后一句话使用现在时形式。因此,通过不同的时态就很好地把两种不同的时间背景连接在一起。 分析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是如何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做出合理的结构安排。而且,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还是评判一篇文章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同的语言之间
7、的语篇衔接习惯不同,这也许就是我们在翻译文本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Widdowson5则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即便没有句法和形式上的衔接,我们依然可以创建语义连贯的文本和语篇。也就是说,在创建文本和语篇的过程中,衔接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Enkvist的观点和Widdowson相似,他也认为衔接并不能够保证语篇的连贯。 通过对衔接与连贯的分析,再根据英语语篇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总结如下三个方面: (一)高度衔接的语篇可能没有意义 上面一段英语语篇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说明衔接在语篇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衔接手段本身并不是使读者理解所读内容意义的必
8、要条件。 一篇文章要做到高度衔接,也许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在文中使用大量的衔接词。但是,这并不意味这篇文章一定有意义。来看下面这段文字,里面有几组衔接词,如:Lincoln-the car, red-thatcolor, her-she, letters-a letter等等。 My father bought a Lincoln convertible. The cardriven by the police was red. That color doesnt suither. She consists of three letters. However, a letteris
9、nt as fast as a telephone call. 从这个例子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我们解读普通文本时,“相关”并不是单纯指那些简单的词与词之间的关联。同样是上下文高度衔接的文本,如何将有意义的文本与没有意义的文本区别开来?这时,就需要考虑另一个因素,即连贯。 (二)没有连贯的语篇一定没有意义如果语篇没有连贯,那么它一定没有意义。我们来看下面这段英语文本:Leon has twenty - threeclasses per week. Leon lives in China. They are highschool students.我们说这段文本不但没有衔接,更重要的是缺乏连贯,主要
10、因为:一、没有衔接: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中,“twenty - three classes”和“lives inChina”没有任何关系和关联;第二句和第三句中,主语不同,因此,我们没有办法知道第三句中they指的究竟是谁。二、缺乏连贯:我们不知道Leon的身份究竟是老师还是学生,也不知道他是否是中国人,更没有办法仅仅通过这段文字获悉“他们(they)”究竟是谁。通常,在没有给出明确的所指情况下,语篇中不应该出现第三人称代词形式。如果语篇既无衔接,也无连贯,那么显然读者或听者根本无法判断一段文字所言为何。就像上面这段文字,除了一系列单词和句子的简单罗列之外,毫无意义。 (三)没有衔接的语篇可以有意
11、义 前文已经明确提出,连贯的关键在人而不在于语言本身。正是人自己来理解他们的所读所听。下面,让我们看这样一段对话:Carol: Are you coming to the party tonight?Lara: Ive got an exam tomorrow. 从表面上看,Lara的回答与Carol的问题毫无关联,即我们所说的缺乏衔接。Lara没有回答“去”或者“不去”,然而,Carol却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即她不去或她可能去不了。人们试着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他们对这个世界本质的体验保持一致。实际上,人们解读语篇的能力仅仅是人类认知世界和体验世界所具有的能力中的一小部分。人们总是试图使文本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术 英语论文 英语 中的 衔接 连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