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言语行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oc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言语行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言语行为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语境听力教学 论文摘要: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想表达的有时是直接的字面意思,有时是间接的字面以外的隐含意义。言语行为理论指出当一个人说话时会同时产生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它试图解释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语境才能正确理解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言外之意”。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很多的听力对话测试中,说话者常常不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n
2、bsp; 目的,而是采用迁回的手段间接回答,这就要求听话者要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正确含义,做出正确判断。言语行为理论在对话中经常听到,在每年的四六级考试中也是屡见不鲜。笔者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下正确理解听力材料中一些话语的言外之意,也就是它所隐含的真正含义,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1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J.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62年人们把他多年来对语言的独到见解整理为12章内容,并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Austin在书中的第8章里
3、把人们说话时实施的言语行为分为三类,即“以言指事或言内行为”( locution)、“以言行事或言外行为,(illocution)、“以言成事或言后行为”(perlocution)。2启发学生通过语境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 人右进行言语交际的整个活动,都是在语境的制约下进行的。在英语听力课中,学生只有通过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发话人和受话人的“言外行为”。所谓语境(context),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阿自然、冉永平,2001)。 &n
4、bsp; 2.1背景语境(setting,常称为大语境) 背景语境由言语交际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交际双方个人历史、文化背景所构成,是内隐性语境。在指导学生听力时,教师应当适时地介绍有关英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知识,以帮助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例如: W : John,do you want to go swimming with me today? M: Sure. But 1 can’ t leave now. 1 have a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言语 行为 理论 大学 英语听力 教学 中的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