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鲜明的时代气息,不仅表现在教育理念的先进,而由此诞生的全新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更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口语交际就是其中之一。“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口语交际内容的编排正是适应了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课是指导学生运用口语进行交际实践,规范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以及“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主阵地。新课程的实施已有两年多了,但纵观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离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
2、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如何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到实处,让口语交际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想结合当前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现状,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因循守旧”-模糊与盲目的目标认识现状: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尽管在课程标准中没有了“听话、说话”的提法,但在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关于口语交际的提法上,在“倾听”和“表达”的基础上增加了“交流”、“沟通”、“交往”等的内容,也就是说口语交际的教学并没有完全摒弃过去对听话、说话教学的教学要求,此为其一;第二,教材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与原来听话、说话教学差别也不大,表面上看,还是比较的单调的:一个话题或是一幅或几幅简单的画面。再
3、加上对口语交际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了在实际教学中的两种不良倾向:1、完全沿袭过去听话、说话教学的一套做法。以“把话听清楚、听明白,表达正确”作为教学目标,以具体指导“把话听清楚、听明白,表达正确”作为教学的全过程,即将学会正确的倾听与表达作为教学上出发点和终结点。“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先怎样说,再怎样说”,一节课上就这样按照“师述生听,生述师听、师评(大多局限在对学生听、说的评价上)”的固定程序进行着。教学结果是整个的教学过程,成了对交际内容的机械背诵或是复述了;2、基本上在课堂上将学会倾听与表达的训练排除。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或“一问一答式”的交流,把整个交际的过程等同于人与人之间的
4、简单的谈话,缺乏对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训练与指导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口语交际课不过是改个头、换个面而已。思考:(一)提高认识,明确作用。口语交际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1、交际双方有一个共同的话题。2、交际双方要在正确理解对方话语的基础上顺利作出回应,并且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能互换角色,把话题继续下去。所以口语交际是一种“对白式”的,双向互动的动态的言语实践活动。而“听话”与“说话”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单向性的、“独白式”的口语交际,因为没有任何语言上的回应,所以交际就不会发生。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进行听、说的训练,就不能称之为口语交际课。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不
5、管是“对白式”还是“独白式”的口语交际,都是构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独白式”的“倾听”与“表达”训练,它在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准确性,语言组织的条理性以及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白式”的口语交际训练则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以及应变能力和沟通交往的能力见长。(二)相互融合,灵活调控。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为口语交际课上既要有对话、交流、沟通的“对白式”训练,又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会倾听、表达的训练,要做到二者间的互相融合、合理的转化和灵活的调控。只有这样口语交际课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课。以苏教版国标本二(上)练习1学会祝贺为例,教学时先让学生就“送
6、贺卡时,你打算怎样跟老师说?”进行准备,在自己练说的基础上,可以和同桌互说,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以此训练学生规范的使用语言,并且能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思想,然后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进行实践交流,当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方法以后,教师可以继续创设一定的生活化的情境,进行拓展性的训练,培养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有时,受教学内容的限制,一些交际内容很容易上成听话、说话课,比如二(下)中的练习2讲童话故事。这就需要教师变换角度、灵活处理。比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今天,校长要到我们班调查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校长会怎样问?你该怎样回答?你又会怎样讲给校长听呢?”让
7、学生扮演校长来调查、询问。这样,课堂不仅活了,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很好的实现了教学的互动。这样的教学提升了语言的品位和交际的层次,还深化了交际的深度。二、“平面推移”-封闭的教学过程现状:每一次的口语交际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内容或是话题,但教材设计的体例是开放的,在编排思想上也仅是为本次交际活动提供一个话题,设置一定的情境而已。有些交际的内容可能要涉及到课外,在课外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有的交际内容还需要其它学科的配合等等,所以开放的体例需要开放的教法的支撑。但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囿于教材,仅仅围绕教材给定的内容或范围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折不扣的执行这样预设好的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口语 交际 教学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