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颅脑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疗培训ppt课件.ppt
《医学颅脑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疗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颅脑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疗培训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颅脑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疗,颅脑恶性淋巴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者系全身恶性淋巴瘤的局限表现,原发性者病灶仅局限于颅脑,且在半年内全身其它脏器未见淋巴瘤征象,较少见,但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其临床表现各异,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本病对放疗和化疗敏感,因此影像学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理,原发性者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T细胞极为少见。继发性者可为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上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围着血管向外浸润形成袖套状结构;另一种是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浸润生长。肿瘤无包膜,边界多不清楚。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无明显新生肿瘤血管,肿瘤周围的
2、血管壁明显破坏导致脑血管屏障严重受损。,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和大小。颅高压症状+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生于颅骨者多表现为头皮无痛性肿块。中老年多见。病程相对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平扫CT表现:特征为高密度肿块(原因:淋巴瘤细胞密集,核浆比例大)。CT增强扫描:大部分均匀一致显著强化(肿瘤周围的血管壁明显破坏BBB受损),部分不均匀强化。发生颅骨者表现为颅骨内外弥漫软组织肿块,颅骨破坏相对轻微,外形基本完整。,男,60岁,右下肢僵硬、乏力、麻木20多天,左侧丘脑及基底节区多发病灶。CT平扫呈略高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2005-12-19CT平扫,动脉期,延迟扫描,男,50
3、岁,反复头痛1年,加剧1个月。颅内多发病灶。CT平扫呈略高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延迟扫描,CT平扫,要了解肿瘤本身强化特征需延迟扫描,男,50岁,反复头痛1年,加剧1个月。颅内多发病灶。CT平扫呈略高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动脉期,延迟期,延迟期矢状位重建,要了解肿瘤本身强化特征需延迟扫描,病理组织切片,男,54岁,头痛3个月,右下肢麻木、乏力1个月。CT平扫呈顶骨内外略高密度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顶骨结构尚完整。,CT平扫,骨窗位,增强扫描,穿透性生长模式是颅骨恶性淋巴瘤的特征。,CT平扫,男,27,颅脑外伤2个月。,左侧硬膜下血肿?左额头皮血肿?,CT平扫骨窗位,影像学表现,MR
4、I表现 脑中线旁的深部脑组织(脑干、丘脑及基底节区)或脑室旁白质区多见,病灶可位于脑实质表面。病灶形态:团块状、类圆形,边缘清晰但多不规则,可见切迹、棘状突起或分叶,典型呈握拳征。病灶大小:肿瘤大小不等,最大径5mm80mm,平均20.5mm。,影像学表现,信号:平扫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以低信号最为特征,坏死或囊变少见;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一致强化,囊变部分无增强。瘤周水肿带:轻、中及重度度水肿带,占位效应相对较轻。多发病灶不少见。原发者与继发者影像表现相类似。,影像学表现,发生于颅骨及硬膜者表现:颅骨内外均可见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而相应的颅
5、骨质破坏较轻微,颅骨外形尚存,而颅骨两旁却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且大小不成比例。,影像学表现,MRS表现 病灶MRS显示Cho峰升高、Cr及NAA峰降低或消失,出现Lip峰或Lac峰,放疗后病灶复查,其波谱表现可恢复正常,Cho峰较放疗前明显下降,NAA表现为最高峰,Lip峰及Lac峰均消失。Cho峰升高反应肿瘤组织的高细胞组成及膜转换的加速,NAA峰的降低提示神经元的受损,Lip峰的升高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内富含Lip小体。,男,50岁,小脑蚓部及左侧额颞叶多病灶,MR-0046887,女,46岁,间歇性头痛3年,加剧6天伴呕吐,MR-0046887,女,46岁,左侧脑岛区类圆形团块状强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颅脑 恶性 淋巴瘤 影像 诊疗 培训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