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发现[精品资料].doc
《写作是一种发现[精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是一种发现[精品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写作是一种发现-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温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摘 要:当前写作中个人失语的麻木状态已经不容我们忽视,而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于是个体失语和个体意识觉醒的冲突造成写作主体欲言又止的困境。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深度化和心灵化使得主体性的回归成为可能,从而写作主体走出困境也有了希望。 关键词:主体性;写作主体;发现 作者简介:陈小碧,女,文学博士,副教授。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主攻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谢琳洁,女,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 : I206 :A :1002-2139(2013)-36-0
2、0-02 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当下社会卷入了信息化的漩涡,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开发和普及使得人们的表达无处不在。博客、微博、微小说、腾讯空间等面向大众化又极富娱乐趣味的网络平台出乎意料地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写作的欲望。在网络上,他们任意抒写心声,或是天马行空、或是娓娓道来、或是慷慨自昂我们简直不能相信,人人都在写作,这是一个泛写作的时代。正如韦斯特所言:“写作包围着你。” 这对处于失语状态的中国社会而言,似乎是一场我们等候已久的甘霖,然而我们很快发现,这不过是一场群体性的狂欢,还是难逃物欲化、类型化、模式化的宿命。我们的思想也正前所未有地面临各种各样的外在观念的笼罩和侵袭
3、,我们有时甚至分不清何者是自己的思想,何者是他人观念的植入。我们现今所面对的外在意识,我简单概括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市场意识。二是政治意识形态。最后一种是中国强大教育体制下的教学观念。 在这三种思想的控制和影响下,写作者大都处于失语状态,难见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主体。现在我们主要侧重从教育体制下,写作视域中主体性缺失这一角度入手,逐步思考如何发现自我、找到自我,试图让写作摆脱传统制式的思维模式,让写作回到写作的本质,使写作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之旅。 一、写作视域中主体性的缺失 在中国,受八十年代“主体性”争论和呼吁的影响,对于“主体”一词的理解,人们更多地强调个体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一面。”近年
4、来,对于写作主体一词的定义又回到了“写作的人”。不管主体这一词指的是写作者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还是写作主体,它在当前的中小学生的写作中大多都是缺席的。写作者对于写作缺少自觉性和能动性,大多属于被动写作。“写作的人”没有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来进行创作。 而写作者的缺席是因为应试教育或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写作的自由,“他们不由自主地被纳入了强大的前提预设和思想惯性,久而久之,真正自由地表达就困难了”。而这强大的前提预设和思想惯性指的就是中小学作文写作具有十分明显的模式性,由此导致现下中小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百花凋零。写作严重缺乏自主性和发现性,学生内心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们的自我被重重的枷
5、锁压制,被很多外在的物质、欲望、功利诉求等层层包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看不到自己。为父母的期待而生,为他人的眼光而活。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扮演、身份认同这些能量,把我们的生命能量团团围住,也隔绝了爱、喜悦与和平。很多人自我处于失落状态而不自知。现在中小学生的写作并非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自我创造、自我表达的过程,而是一个从有到有的过程。他们的立意思想是社会大众的思想或是来自所读的书籍文章;他们的谋篇布局是来自教师的谆谆教诲;他们的语言是现成文章的打乱重组或是直接取用可以说,写作主体体大多处于失语状态。 想要在写作中发现自我,挖掘主体的心声,离不开对客观世界和自我本身的观察、感受和想象。
6、家庭教育、教育体制、政治意识形态、物质欲望、名利等都是遮蔽主体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的阴霾。尽管他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都一直在改变,但是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的感觉。因着不科学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它或许被遮蔽、被忽视、被压抑了,但它仍没有消失,一直隐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二、主体自我发现的可能性 (一)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 首先要学会观察,要找到自己的感受,把自我从套话中解放出来,这就是要解除社会意识和集体意识对自我的压迫。张洁在方舟中说:“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所给予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即以我观万物,万物
7、皆着我之色。观察对象在人头脑中所抽象出来的特质并非真实的,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自身的想象,即人内心的想法加诸外物,又通过感观接受返回头脑之中,形成意识。而人们对外物的观察,最终要回归到对自我的观察。观察是一个和自我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一切外在之物都将着上我之色彩,如刘勰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我的观察者只能是“我”,只有“我”才能意识到自身内心的想法。自我观察实际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挖掘,通过内观,我们可能会发现被表面想法所掩盖的更深沉的想法,从而发现自我,找到自我。 感受,用王蒙的话说:“一个指的是感觉,对于生活有非常敏锐非常丰富的感觉;一个指的是感情,对生活有火热的感情。
8、感觉,包括人的身体和五官从客观世界得到信息和反应。感情怎是把这些反应统一起来的情绪。”因为有心,所以才有感受,否则世间万象不过是一个定义而已。在这里,我们以下雨为例: 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人会知道“天下雨了”,空气湿度会增大,温度会相对降低,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但是对用心去感受的人而言,在炎炎夏日,落下一阵倾盆大雨,他会看到乌云越来越密,向一个地方聚拢来,使整片天空的墨色深浅不一、浓淡相宜,简直就是一副意境悠远的中国水墨画。不一会儿,雨落下来了,刚开始它们只是三三两两地悄悄落下,雨珠如豆子般大小,不是像绿豆,而是像黄豆。瞬间,好像“先锋”探完了路,雨珠赶集似的落下啦,我们甚至可以看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资料 写作 一种 发现 精品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