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论文英汉中动构式的概念整合机制.doc
《英语翻译论文英汉中动构式的概念整合机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翻译论文英汉中动构式的概念整合机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英汉中动构式的概念整合机制 英汉中动构式的概念整合机制刘芬1,2,白解红1(1.湖南师范学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邵阳学院外语系,湖南邵阳422002)摘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动构式的研究兴趣主要在于其语义、句法特征和论元角色及构句限制等方面,很少涉及中动构式的生成及其认知发生机制。本研究重新审视了英汉中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分析了中动句句法语义的冲突及融合,发现存在于人类概念结构中的状态意义和属性特征因其相似性发生跨空间的映射,并通过概念整合机制,形成新的概念:中动构式源于被动概念和主动概念的整合,是人们兼表状态意义和属性特征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英汉中动构式;句法语义冲突和
2、融合;概念整合;认知发生机制 收稿日期:2011-07-27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构式语法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实践研究”(湘教通2009321号);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构式的认知机制研究”(09YBB359);湖南省“中外文化传播基地”开放基金项目“汉外语言比较研究”(08jdzb09)作者简介:刘芬(1974-),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白解红(195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师范学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引言 纵观已有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动构式(Mid-dle Construction)进行过一些探
3、讨:Fagan1、Davidse&Heyvaert2、徐盛桓3、曹宏4、何文忠5等分析了英汉语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构句限制;Ackema6-7根据中动构式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并指出英语和荷兰语的中动结构与被动结构一样,具有施事论元的隐退和受事论元担任主语的特点;Lekakou8研究了以英语和希腊语为代表的两类语言中的中动概念范畴的异同,认为英语中动范畴寄生于作格(parastic on ergative),而希腊语中动范畴寄生于被动概念(parastic on passives)。对于英语中动构式的生成,Stroik9曾提出,中动构式靠句法推导而成,中动词具有完整的论元结构,通过论
4、元的升、降格完成,至于其生成的认知发生机制如何,她并未进行深入的探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动构式,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视角,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探析英汉中动构式的范畴属性特征、句法语义特征及其认知发生机制。 二、理论基础 基于对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10的进一步思考,Fauconnier等11-13提出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继而将之发展成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该理论认为,与隐喻一样,概念整合也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人们在交际时,不断地构建心理空间(Ment
5、al Space),同时对空间中的某些要素进行合成,以理解和生成语言,形成新的概念。概念合成通常涉及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一个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输入空间提供概念合成的基本元素,人脑通过选择、匹配、想象以及抽象化和概念化等过程对这些元素进行认知加工,构建起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类属空间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空间,是输入空间的交汇点,反映各输入空间共有的角色、框架和图式16(P20)。在合成空间里,有的元素源于输入空间,是输入空间元素的组合或完善,有的元素具有创新性,是联想和逻辑推理的结果,也是已知元素
6、的扩展(elaboration)。 Goldberg17(P5)认为构式是一个形式与意义的配对。 Dissel18进一步指出构式是一个特定形式与一个特定功能或意义的结合体,其中形式指音系、形态和句法特征,功能指语义、语用和语篇特征。构式这个形义配对体是语言在心智中的基本表征方式,体现了人类通过体验和认知加工对基本经验的概括和组织方式19。构式之间具有多重承继连接(inheritance link)的关系17(P72,109)。也就是说,有些构式承继了其他构式的部分结构和意义元素,具有其他构式的某些特征。我们认为构式间的承继连接正是其相应概念合成的一种表现。 多数学者对英语中动构式这个概念有了基
7、本的共识,而对汉语中动概念还存在争议。从跨语言的角度来看,中动构式是一个语义上的而非句法意义上的概念18。然而,“语法和语义密不可分,语法规则和语义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20(P17)。不同的语言在句法上表现同一语义现象是人类对现实认知存在共性的结果。虽然汉语没有泾渭分明的语态区别,却确实存在与英语中动构式在句法、语义特征上一致的表达形式。根据构式的定义和英汉中动结构的特点,我们认为,英汉中动构式并非是寄生于其他结构,而是与其他构式具有同等句法地位的、独立的构式。它们具有完整的论元结构,是一定形式和意义的匹配,并与主动和被动构式之间具有句法和语义上的承继关系。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为:NP+VP+
8、AP;在语义上表现为:表状态意义,凸显主语的属性特征。 概念整合理论可用来揭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语义元素合成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而构式作为语言在心智中的基本表征方式,它们之间的承继性连接正是其相应概念整合的结果。中动构式是中动概念的语言表征。中动概念与被动和主动概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或者说有一定的承继连接关系。我们认为概念整合理论对于词义构建的解释力,同样也适用于中动构式的生成。 三、英汉中动构式的基本特征 1.英汉中动构式的范畴属性特征英汉中动构式都是一定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是一个句法语义范畴,具有原型与非原型之分。原型中动句在句法结构上为:受事主语+及物动词谓语+状语。例如:(1)这面
9、料摸起来挺舒服的。 (2)这里的泉水喝起来真甜。 (3)你这孩子带起来真不省心。 (4)His novel sells well. (5)This article reads like a translation. (6)Government officials bribe easily in this country. (1)(-6)的主语“面料”、“泉水”和“officials”等是它们所在句的及物动词谓语动作的承受者,整个句子表达的是状态意义,凸显主语的属性特征。 非原型中动句在句子的部分结构或语义上背离了中动构式的典型形式或语义,是中动构式范畴的非原型成员。刘正光21提出“中动构式涉及
10、几个次类,它们之间构成一个连续体”:a.Ps+VP(Ps:patient subject);b.Is+VP(Is:instru-ment subject,including subject of means);c.Ls+VP(Ls:lo-cation subject);d.Ps/Is+V+DO(DO:direct object)。其中的“次类”指的就是中动构式的非原型成员或边缘成员。英汉非原型中动句对原型中动句的偏离主要表现为:非原型中动句的主语不是受事,而是被动参与者工具、处所或材料; 谓语动词也发生偏离,不及物动词进入中动构式;状语部分也有变化,中动句也有带宾语的实例。在英语中,不及物性谓
11、语动词的中动句其主语通常不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而是与受事相关的工具、手段或处所2。例如:(7)Narrow tyres manoeuvre more easily(.手段主语+不及物动词+状语)(8)The knife cuts well(.工具主语+不及物动词+状语)(9)This lodge sleeps five persons(.处所主语+不及物动词+宾语)(10)Professional bakers have understood for years thatbetter flour bakes better bread.(材料主语+及物动词+宾语)这一情况也适用于汉语中动句,例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翻译 论文 英汉 中动构式 概念 整合 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