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论文关于美国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技巧的发表论文.doc
《英语翻译论文关于美国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技巧的发表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翻译论文关于美国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技巧的发表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美国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技巧的发表论文 美国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技巧付筱娜(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摘要:俚语是英语语言中极为丰富多彩且富有活力的元素,其内容具有多元、广泛、善变、求新和务实的特点。它是英语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文化的语言载体。因此,俚语不仅是民间语言,更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本文就英语中俚语的发展过程谈谈俚语的文化内涵和翻译技巧。 关键词:俚语;文化内涵;翻译技巧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原本属于某一社会阶层的、昔日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市井杂语美国俚语(slang)现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交际语言之中,现如今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
2、际语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频繁出现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电影和报刊杂志中。美国俚语如今已经成为美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俚语的发展存在不同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自命高雅的人认为:俚语是贩夫苦力、盗贼、罪犯和不学无术的人使用的语言,粗俗不雅;一些文人学者认为:俚语不规范,污染了语言,应予以摒弃;广大民众的态度则认为:俚语形象生动、新鲜活泼、富于表现力。 事实上,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都是片面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虽然有些俚语粗俗不雅,难登大雅之堂,在正式文体中使用会显得不伦不类,乃至可笑。但在非正式文体或谈话中恰当地使用一
3、些俚语却是别具一格。俚语经常大量地出现在电影、小说和戏剧里、报纸文字中以及中下层社会人士的谈话里,且层出不穷、传播极快,显示了其特有的生命力。本文就美国俚语的文化内涵、翻译技巧作简单的研究,以求对美国俚语有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把握。 “如果把语言比作君临天下的帝王,那么,在金碧辉煌的殿堂里,居然出来一位莎士比亚笔下的小丑式的人物,登堂入座,甚至跻身于最庄严的盛典,这就是俚语,或称隐语。它出自大众之口,跳出了规范语言的藩篱,使他们能不拘一格,畅所欲言”(Whit-man walt 1855)。惠特曼的评论对俚语在生活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 一、美国俚语的来源美国俚语源于美国社会中的亚文化群
4、体。它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东西,是各个行业、不同层次的人在实际生活中的随心之作,同时也反映了这个群体中的语言特点。它与谚语、成语和俗语是完全不同的。 成语(或词语)语言精炼生动,结构趋于固定,使用起来朗朗上口,反映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种种经验,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规律。有些则有教诲和劝诫的作用,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俚语多数是田间劳作的农民、作坊的工人、林中的猎人、海上的水手、军队中的官兵、家庭主妇或厨师口头创作而形成,其特点简单明了。 例如to hit the sack(睡觉),sack为“袋子”,又引申为“睡袋”。“Im ready to hit the sack.”(我准备睡觉了)。这是二次世
5、界大战时美军中间十分流行的通用语言。类似的例子还有:His Dutch is up.他正在气头上。 He got in Dutch with his leader.他得罪了领导。 Lets go Dutch today.今天我们各自付账。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语言。俚语是各种民族和各阶层的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特点、历史、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了解美国俚语时,必须了解和研究它的民族特点,研究其特有的民俗性。而且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地大物博,科学技术先进,俚语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来源上都是纷繁复杂和包罗万象的。 1
6、.军事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均向海外派兵,故军中产生的俚语特别多。例如:1)gear:行军、作战时战士们使用的装备物质。在影片Save Private Ryan中,长官对士兵说:“Get yourgears and necessities and we go.”(整理好行头,我们出发)。这是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的常用语。 2)ammo:各种弹药。Short of ammo,so we needbackups.(缺少弹药,我们需要增援)。这是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军中通用的语言。 3)boot:美国海军或陆军补充兵员、刚入伍的水兵,还指入伍训练所打的绑腿。这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极为流行,迄今仍然如此。 2
7、.体育、文化和音乐1)nineteenth hole:高尔夫球俱尔部里的酒吧,或打过高尔夫球后所喝的一杯威士忌。这是相当通用的诙谐用语,因为高尔夫球场有十八个洞,故此,一场球的第十九个洞便是喝杯威士忌。 2)rock and roll:摇滚乐。始于美国50年代的摇滚乐,曾经在美国风行一时,直至今日经久不衰。 3)jazz:爵士乐。20世纪早期的流行乐,来源于19世纪晚期美国南部黑人,即兴演奏,以表达心情。 3.日常生活1)coaster:美国大西洋及太平洋沿岸的居民。美国是一个海岸线较长的国家,故生活在大西洋及太平洋沿岸的居民统称为coaster。 2)coffin nail:香烟。从1980
8、年起用,当时有人认为多吸一根香烟,等于多在自己的棺材上钉进一根钉子。 3)red head:大学一年级学生。美国的某些大学,一年级学生通常戴红帽子。 二、美国俚语的实用性俚语是百姓生活语言,老百姓的语言就是简单、明了。俚语之所以在英语语言中广为流行、为人们所接受和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它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性;另一方面是它的实用性,这些都是受欢迎的重要因素。 1.简洁、凝练美俚是高度凝练、简洁的语言,常常用少许几个词就能概括丰富的内容。现以下面这句话加以说明:Now that you are in the money,I suppose you want topaint the town r
9、ed.(你现在有钱,我想你一定要玩个痛快吧)。句中的“in the money”和“paint the townred”寥寥几个字,就形象生动地把“痛痛快快地玩”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类似的例子还有:kick(摇滚乐带来的)一时快乐;踢;力量;开心Bill gets a kick out of listening to rock music.比尔从听摇滚乐中得到快乐。 2.生动、形象很多俚语都具有生动、形象的表现特征,使话语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在美国俚语中对于酒醉有着种种色彩鲜明的描写。如微醉(slightly intoxicated)说high,feeling goo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翻译 论文 关于 美国 俚语 文化 内涵 翻译 技巧 发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