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中餐菜单的翻译.doc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中餐菜单的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中餐菜单的翻译.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中餐菜单的翻译 摘要:本文从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烹饪方式、菜式命名上的差异入手,探讨了中 餐菜单的翻译原则,提出了中餐菜单的翻译方法。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菜单;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08( 2009)02-0073-04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中国人 的方方面面都与吃是紧密相连的,见面打招呼“吃饭了吗?”,赞美好的作品为“脍炙人口 ”,吃的心满意足为“吃香喝辣”,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西方的饮食文化不够发达,烹饪 没有中国讲究,但是他们的用餐礼仪和用餐器具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比较中西
2、方饮食文化的 差异以及探究这些差异产生的内在原因,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研究中餐菜单的英 译问题,从而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饮食文化具有浓 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饮食的观念、宴会礼仪、烹饪方式以 及菜式命名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1、观念上的差异中国是一种美性的饮食观念,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在中国的烹调 术中,对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极致,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手段,将食品的味道弄出名堂 ,弄出特色来,这点是西方人望尘莫及的。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在摄取
3、食物 的时候,基本上是从营养的角度理解事物的。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 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中营养是带有普遍性 的。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肴原料的形和色等方面的搭配 ,但是在滋味上各种原料都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注重营养的搭配。2、烹饪方式的差异中国饮食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 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 行事。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此外,在原料 的粗加工上也是有区别的,中
4、餐加工完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块、片、卷、条、段、丁、末、 汁等,而西餐的原料处理完,一般只有片、块、丁等几种形状。3、菜式命名的差异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信息。中菜命名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 ,注重表情、联想能力,少量大众菜肴以原料命名;而西菜命名直截了当,突出原料,虽然 少了艺术性,但是多了实用性。如“佛跳墙”则是根据民间传说,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庙里 的和尚们纷纷跳出墙来等。西餐中的菜名要简单得多,往往一目了然。以“肯德基”餐厅为 例,光从店名就知道,这是一家炸鸡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鸡腿、香辣鸡翅、汉堡包,以及 新推出的墨西哥鸡肉卷和海鲜汤等,几乎都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式或者地
5、名来命名的。二、中餐菜单英译的基本原则菜肴名称首先表现为信息功能,这是传递原料、配料、烹调方法等信息的过程。菜单作 为餐厅商品广告之一,具有吸引顾客、推销产品的目的。中国菜肴的命名多富于艺术性,为 了提升菜肴的品位和档次,许多菜名文化蕴含丰富,牵涉到人名、地名、动物名称以及自然 景色等。基于此,菜名的翻译要跨越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想要让西方人理解并 接受中国菜名,翻译时必须遵循一些相关的原则。1、避免文化冲突中餐菜名为了吉祥,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翻译是应 按原料名直译,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讳的,则可省略不译。如“翡翠鱼翅”中的翡翠不 过是起装饰作用的新
6、鲜蔬菜而已。再如“红烧狮子头”,是由肉丸滚上糯米而成,因为像毛 发竖立的狮子头而得名。又如“脆皮乳鸽”,将象征着和平的鸽子烹而食之,也是西方人不 能接受的,所以最好将其略过。2、避虚就实原则中华菜名除了其直接的所指意义外,还有的包括着丰富的联想意义,形成了菜名的又一 特色。中华菜名讲究美的传递,但是鉴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的联想效果, 翻译中可避虚求实,采用转译或者意译。例如,百鸟归巢这道菜,实际上是鸡腿、猪肉、鹌 鹑蛋加上竹笋丝的组合,鸡腿、猪肉、鹌鹑蛋象征“百鸟”,竹笋丝象征“巢”。若要对等 翻译,解释上要下一定的工夫,且不符合译名的规范。因此最好根据菜名组合译为chicken
7、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一些“文化菜名”寓意深远,相当部分是不可译的 ,所以通常只译实名。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赋予深刻象征意义的高贵植物和晶莹 透亮的玉石被用来为一些色泽鲜艳、赏心悦目的菜肴冠名。人们常用“芙蓉”代表蛋清,把 豆腐比作白玉,青豆比作翡翠,但是这种高雅的联想与另一种语言文化是无法相融的,英译 的原则只有实译。总之,中餐菜名的英译应该借鉴中菜命名的艺术手法,尽量反映中餐烹饪特色,对一些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菜肴在翻译后还可以附加说明,这样既保留了菜名信息,又有助于引 起食欲。三、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要将中餐菜单译成英文,首先要了解
8、中餐菜名的构成及命名方法。中餐菜名通常由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等构成。这种反映菜肴内容和特 色的命名方法叫做写实性命名法,此外还有反映菜肴深刻含义的写意性命名法。由于汉语和 英语的差异很大,中餐菜名英译时,应采用写实性命名法,尽量将菜肴的原料、烹制方法、菜 肴的作料等翻译出来,以便让客人一目了然。1、直译法以原料命名的菜不加修辞,直译最为简便,烹饪方法不必译出。中菜汤类命名一般按此方 法,翻译时采用 “原料加汤”的处理方法。如: 双冬牛肉Beef with Mushroom and Bamboo Shouts 口蘑菜心Mushrooms with Cabbag
9、e Heart 青椒肉丝Shredded Pork and Green Chili 豆腐汤Bean Curd with Mushroom Soup荷包蛋Poached Egg人参鸡Chicken with Ginseng坛肉Pock in Pot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Rib直译能使目的语言与源语用基本相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内容,获取基本相等的效果。 因此对于菜名翻译来说,直译是可取且实用的方法。此外,在不违背西方文化的前提下,对 一些以传说、典故,特别是以形象命名的菜肴,仍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尽量在表达原译的 同时保持原汁原味,让海外游客在品尝佳肴的同时,领略中国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方 饮食文化 差异 中餐 菜单 翻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