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同字词异义及近义产生的原因日语专业论文.doc
《汉日同字词异义及近义产生的原因日语专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日同字词异义及近义产生的原因日语专业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日同字词异义及近义产生的原因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例析汉日同字词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汉日同字词异义、近义产生的原因,并介绍辫别的方法。 关键词: 同字异义词; 借词; 比较 日语和汉语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但由于日本从中国借用了汉字来标记日语,再加上两国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因而在语词方面也存在相互借用、相互影响的情况。在汉字被用于记录日文之初,日本大量吸收汉语语词,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语词。近代以后利用汉字及其所表达的意义及构词规则造了很多新词,其中一部分和制汉语词在不同时期被汉语吸纳。汉字作为共通的道具,汉日两种语言之间交互影响,就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同字词。同字词是指书写形式相同的词,本文所说
2、的汉日同字词,忽略字形的繁简方面,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因规范或简化而造成了字形不同,但追溯到简化前的字形,属同源的仍视为同字词。据有人统计,日本报刊杂志上使用的汉字有4000一5000个,现代日语中汉语词占50%左右,其中汉日同形的词占多数。汉日同字词中不乏共通的地方,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词也有相当数量,这使中日双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笔谈成为可能。但也应看到,虽然日语从汉语引进的汉字并没有脱胎换骨,但是由于汉字的多义性以及相同的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词,汉字在不同国度被悬隔已久,因而汉日相同的汉字各自担当的意义已发生了很多变化,相当数量的汉日形体相同的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既有同
3、形异义的,又有同形近义的,也有同形不同词的情况。中日语汇的复杂关系影响语言交际的正确性,如果对这方面的问题没有足够认识的话,势必会造成误解、误用。下面选汉日都常用的词为例,参照现代汉语词典、店辞苑和日中辞典的义项,通过比较,分析它们意义的异同,并就分辨日汉同形词应注意的情况加以说明。 一、同形异义、近义的基本情况分析(一)同形义不同1. 同形而不同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是构词的单位。汉字往往是多义的,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构成汉日同字词的字所代表的语素义不同,词的意义也就不同。以双音合成词为例,可分两种情况:一是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都不同。汉语“求人”的“求”是请求,“人”是
4、他人、别人。合起来指请求别人帮助。日语“求人”的“求”是征求,“人”是工人、雇员。“求人”指招聘人员。汉语的“远见”指远大的眼光。“远”是长远,“见”是见识。日语“远见”的“远”是远处,“见”是看的意思。“远见”是远望,远眺的意思。汉语的“相好”的“相”是相互,“好”是喜欢的意思。“相好”指彼此亲密,感情融洽;多指不正当的恋爱;也指不正当的恋爱的一方。日语“相好”的“相”是相貌,“好”是美好的意思。“相好”指长相、相貌好看;引申指脸色,表情。以上各词,尽管汉语和日语用来记录词所用的汉字相同,但相同汉字代表的语素不同,词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二是双音合成词中有一个语素义相同,一个语素义不同。汉语
5、“行人”指在路上走的人,“行”是行走。日语“行人”是指修行佛教的人,“行”是修行。汉语的“就职”是指正式到任,多指就任较高的职位。日语里的“就辙”是指开始工作,就业。汉语和日语的“就”都是到,开始从事的意思;不同之处在于汉语“职”是职务、职位。日语“戮”是指职业。上举各例尽管有一个语素相同,但由于另一个语素不同,因而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2. 、词的内部构造不同(l)词性不同有些汉日同字词的 和句法功能不同。汉语“合同”是名词,指两方面或几方面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日语“合同”常作动词用,意思为“合并、联合”。“元气”汉语里是名词,指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
6、。日语“元氛”有名词和形容动词两种用法,作名词时指精神、朝气;作形容动词用时表示健康、身体结实。“料理”汉语中是动词,意为处理、办理。日语中除有动词用法外,主要作名词用,意思是饭菜。汉语“丁宁”是动词,常用义是反复地嘱咐。日语“丁享”是形容动词,既指很有礼貌,恭恭敬敬,谦恭和蔼,郑重其事;又指周到,细心,精心等。(2)构词法不同从构词法来看,中日同字词中有些词的内部构造不一样,因而两者的意义及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不一样。汉语“亲友”是并列式,指“亲戚朋友”。日语“貌友”属于偏正式,义为至交,指亲密的朋友、好朋友。汉语“字画”属于并列式,指书画。日语的“字画”是偏正式,字的笔画的意思。汉语的“急死
7、”是后补式,“死”是表示程度,补充说明着急、焦急的情况。日语“急死”是偏正式,指突然死去。现代汉语“改正”是动补式结构,有改而使其正的意思。而日语里是并列式,“正”与“改”是同义的动词语素,两个词根同义互训。汉语“人头”是主谓结构,指人头、人数、人口。日语“人硕”是偏正结构,指人的头。汉语的“石头”义在“石”,“头”是构词的形态,属后缀。日语“石颐”属偏正式结构,“石”的坚硬这一比喻义修饰“颐”。指硬的脑袋;顽固的脑袋等。汉语的“老师”、“老婆”、“老爷”中的“老”是词缀,属前缀,它不表示具体实在的意义,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张斌先生认为:“这些构词的形态(前缀和后缀)有几个共同的特点:第一,
8、表示一定的词类;第二,位置固定;第三,意义虚化。”日语中的“老”是年老的意思,还是词根,有实义。日语“老师”指年老的教师,老教师;长老,法师。“老婆”指老太婆,老温。“老前”指老翁。 3. 语言单位不同从语法角度分,汉语的语言单位可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五种。有些汉日同字词的不同是语言单位大小的不一样,相同的书写形式,汉语中是词组,在日语里是词。汉语“必死”是偏正词组,一定会死。日语“必死”是词,指作好必定将死的准备去拼命的意思。“理屈”从结构上看,现代汉语中是主谓词组。日语是词,意思是道理,歪理。汉语“梦中”是方位词组,在梦中、睡梦里的意思。日语“萝中”是词,有名词或形容动词两种用法
9、,是着迷、热中等意思。汉语“有料”、“无料”是动宾关系。日语都是词,“有料”指收费;“燕料”指不要钱、免费;不要报酬。以上各例,在日语里是词,作为整体,划分句子成分时不能再切分;在汉语中是词组,可以切分。 (二)同形而义相近汉日书写形式相同的词,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词义的发展变化也就不同。两者在意义、句法功能和使用场合等方面同中有异,差异主要反映在词义范围的大小,词义轻重、感情色彩的褒贬,词与词的搭配、适用对象等方面。 1.意义上的差异第一,词义同中有异。有些日语词的词义概括的范围大于对应的汉语词词义概括的范围。如汉语“留守”与日语“留守”义不尽相同。日语“留守”的看门、看
10、家义跟汉语“留守”义相同,但日语中有不在家、忽略、开小差等义,这是汉语中所没有的。有些汉语词的词义概括的范围宽泛,对应的日语词概括的范围相对较窄。如“田”在日语中多指水田,旱田则另造一个词表示。汉语“水”包括热水、冷水。日语“水”只指冷水。大部分汉日同字词词义有交错,有同有异的情况居多。往往在某个或某几个义项上意义重合,但各自又有对方所没有的义项,两者在词义上既有联系又有发展。如中日都把恋爱中的恋人称为“爱人”,但日语中把有不正当关系的情人,外遇,情妇称为“爱人”,含贬义。汉语“爱人”有配偶的意思,日语中没有这种意思。第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感情色彩的不同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褒义词表
11、示肯定、赞扬、喜欢的色彩,贬义词表示否定、贬斥、憎恶的色彩。中性词既不表示肯定,也不表示否定。中日同字词中感情色彩不同的词只占一小部分,但大意不得,用错,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日语词不带感情色彩,是中性词。汉语词的色彩已发生变化,原来是中性词,在使用过程中转为贬义词。如汉语“姑息”表示无原则的宽容,含贬义。而日语的“姑息”,指采取权宜之计,是中胜词。现代汉语“劝诱”是劝说诱导,含轻微的贬义,日语“勤锈”义为劝说邀请,是中性词。汉语“风流”指有功绩而有文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日语中也有类似用法,而且不仅用于人,也修饰物。汉语“风流”又指男女之间放荡行为,是贬义词,日语中无此用法。汉语词不带感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日同字词异义及近义产生的原因 日语专业论文 字词 产生 原因 日语 专业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