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doc
《颈椎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颈椎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古建军 孙建民 丁永国 (宁夏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 银川750011)摘要:目的 探讨颈源性头痛经颈椎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YYZ)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XZ)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YYZ组治疗后近期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明显低于XZ组,P0.05)。治疗均经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2.实验方法 2.1 YYZ组: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硬膜外神经阻滞5:患者取右侧胸膝卧位,定位颈67棘突间隙,常规消毒、局麻,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入并突破黄韧带
2、,回抽无血、脑脊液,推注0.5%利多卡因2ml观察无阻力及全脊麻表现,后注入2%利多卡因1.5ml+地塞米松棕榈酸酯4mg+甲钴胺注射液500ug+灭菌注射用水6.5ml混合液共10ml,平卧休息2h,观察生命体征。银质针治疗6:患者取俯卧位,颈椎略前屈,按后枕部-颈部-肩背部之顺序,针对体表软组织压痛点标记,1%利多卡因局麻,于枕骨上、下项线两侧、颈椎2-4棘突旁两侧分别布4-5号银质针5枚、5枚和12枚(单侧减半),松解颈后部骨骼肌群。于颈6到胸2椎体棘突旁两侧椎板处、两侧肩胛提肌至肩胛骨内侧缘处分别布针16枚、6枚,松解颈椎前屈骨骼肌群。布针完毕后银质针针体尾端套上银质针导热巡检仪加热探
3、头,探头下端距离皮肤进针点3-5cm,进针处针体温度控制在4045度,巡检仪探头接触针柄的温度调节在80110度,探头加热25分钟后关机、拔针,无菌辅料覆盖。2.2 XZ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5。患者取仰卧位,令患者张口,在胸锁关节上方约2cm(即两横指),正中线外侧1.5cm处,相当于第六颈椎横突所在,其尾侧约1cm为穿刺点(第7颈椎横突所在处),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先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内缘,把颈总动脉和胸锁乳突肌推向外侧与气管分开,在穿刺点处用7号穿刺针垂直刺入23cm,触及骨质,表明针尖已达第7颈椎横突基底部,退针少许,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即注入1%利多卡因8ml,拔出穿刺
4、针,压迫穿刺点5分钟,观察生命体征。左右交替阻滞,疗程为68次。3.疗效观察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5法评价近期治疗效果。即0分为无头痛,10分为剧烈疼痛,03分为轻度疼痛,3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通过3个月至1年的随访评价远期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2448小时有无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1为显著性界值。二、结果1.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YYZ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X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组间患者近期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组
5、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YYZ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607.50.4081.831.09XZ6060.823.51.01t-5.0673.157P-3.210.001 通过3个月至1年的随访,YYZ组有效率达86.7%(52/60),XZ组有效率仅58.3%(35/60)。2、术后并发症 XZ组术后有3例喉返神经阻滞出现声音嘶哑症状,均于24小时后消失。YYZ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三、讨论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颈部的关节突损伤、退变、关节囊肥厚、肿大,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高位颈神经,压迫和刺激这些颈神经时在头皮上可出现感觉减退、过敏和感觉缺失。这些颈神经的感觉纤维支配范围可向前延伸到前额部、颞部、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椎 硬膜外 神经 阻滞 联合 银质 治疗 颈源性 头痛 疗效 观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