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物理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疗效.doc
《综合物理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疗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物理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疗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物理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疗效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毕业论文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1型,其急性期症状重,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很多,但对其急性期的治疗仅限于常规的脱水疗法,即甘露醇加地塞米松,虽能有效地缓解症状,但类固醇引起的1系列不良反应,愈来愈引起临床重视,为了探索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有效物理疗法,我们于2000年7月2005年1月采用电针加红外线、牵引及超短波联合的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32例,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 1 资料与方法 1.1 1般资料 本组64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30例,女34例,年龄3755岁,平均43岁。急性发病14例,发病前无颈部不适及手臂麻痛,慢性病急性发作50例,病人原有颈部不适及手部麻木短时间内急性加重。所有病例均有剧烈的颈、肩、臂部痛或呈上肢放射痛;16例伴手指麻;21例伴无力;全部病例均进行X线颈椎片拍摄,均见椎体呈不同程度的增生样改变或椎间隙相对性狭窄,椎间孔变小。经X线片及CT,查血沉,抗链“O”,类风湿因子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者及未按照实验计划完成治疗疗程者。全部病例在入
3、选时投币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第1天应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对照组首先应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地塞米松5mg加入甘露醇内,2次/d,5天后应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综合物理疗法包括:(1)电针加红外线:取穴根据影像学的诊断选择病变椎体两侧及其上下各1椎体患侧的夹脊穴,疼痛麻木沿阳明经放射者加曲池、合谷穴;疼痛麻木沿少阳经放射者加外关、中渚穴;疼痛麻木沿太阳经放射者加后溪穴。选择30号1.53寸毫针,颈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捻转至穴位周围产生酸麻胀重感,以传导至
4、上肢及手的疼痛部位为佳,余穴均常规刺法,要求气至病所,然后在针柄上接G6805电针仪的导线,选用连续波,频率20Hz,电流量以患者舒适为度,同时加红外线灯照射,留针20min;(2)牵引:采用坐式枕颌带持续性牵引,牵引重量1般从35kg开始,逐渐增大至810kg,以患者感觉舒适且能减轻症状为准,但以不超过体重的20%为宜;牵引角度视病情及X线改变而定,上颈椎后伸520,C45为0,C56为前屈515,C67为前屈15,C7T1为前屈20,每次牵引20min;(3)超短波:患者仰卧,采用上海产80型超短波治疗机,频率40.68Hz,电极22cm15cm2,颈肩部对置法无热量,每次20min,以上
5、治疗均1次/d。在治疗期间,两组均用颈围护颈制动,因为颈部制动,保持颈椎稳定是治疗的前提。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能正常工作;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基本能坚持工作;好转:症状和体征减轻,工作部分影响;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两组均在入选时,治疗第1周及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进行临床疼痛测定1。两组患者治疗天数均在症状消失时结束,若症状未消失,最多不超过15天。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V.12.0统计学软件进行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物理疗法 神经 颈椎病 急性期 疗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322359.html